營業額 = 市場規模 x 市佔率
市佔率 = 營業額 / 市場規模 市佔率提高是否只是市場規模變小、市場規模未來是否持續提升...
市場規模 = 目標群眾 x 購買率 x 客單價 = 總體產值
*購買率估算,是否有長期數據? 若沒有,用市調是否太慢? 可預估1%。某些商品購買意願的變化變異很大!
依序採用策略:1.提高市佔率、2.增加銷售地區、3.增加產品種類
*增加不同銷售區域難度高、增加產品品項難度更高。
[借用大數據]
使用FB數據找出規模。再配合Google Trend預估成長還是消退。再配合關鍵規劃工具細看趨勢,抓出淡旺季!!
潛在觸及人數 80000人,例如 香水、跑車、戰鬥陀螺、大數據課程、美容課程、各類流行商品名或服務名等...
一般產業:營業額 = 來客數 x 成交率 x 客單價 = ( 人流 x 入店比例 ) x 成交率 x 客單價
網路產業: 營業額 = 流量 x 轉換率 x 客單價 = ( 人流 x 入店比例 ) x 成交率 x 客單價
營業額 = ( 曝光量 x 點擊率 ) x 轉換率 x 客單價
*轉換率:你想要網友做的動作,網友達成你要的目標。
曝光管道:SEO + 內容行銷(部落格、粉專、官網...) + FB廣告 + Google廣告
流量 = 直接流量 +自然搜尋 + LINE + EDM + 簡訊...
[關於產品]
可以先推一個可惜產品,測試市場,並慢慢逐步改善產品,使產品或服務更加完美。
[網路文章]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創業概念,用最小的成本,快速驗證你的產品以及商業模式,想要創業的人,不能不知道這個有效的創業概念!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7675/BN-2015-10-16-154041-156
[建立廣告]
<1>行銷目標
A 品牌認知:品牌知名度(可能會對廣告受眾部分用戶進行問卷調查)、觸及人數(幾天內看到幾次以內)。
B 觸動考量:流量、互動、應用程式安裝、觀看影片、開發潛在顧客、發送訊息。
C 轉換行動:轉換次數、目錄銷售、來店客流量(自動導航、立即撥號)。
[FB行銷 關於貼文]
AB兩位朋友
A:常常幫我的文章按讚(留言、分享)
B:幾乎不太按讚
我的貼文對A來說是7~8分,但A可能常常幫人按讚,我的貼文不見得被A看見。
對B來說,我的貼文可能只有4~5分,但B朋友很少,還是會看到我的貼文。
互動是關鍵、且持續的互動。如何增加互動,主動出擊方式增加互動。
粉絲即皇帝 粉絲已經忘記你這個妃子。今天看不到之後就不到,妃子可以花錢學才藝或者賄絡誰,即下廣告曝光。
不買廣告就要常常產生互動。
粉絲俱樂部,命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需要以有趣,排除商業性,利他為主,。
1.行銷目標:流量 網站
2.廣告受眾:建立新受眾、地點:位於此地點的所有人 台北市 16-20女性 (410,000 )>>16-22男女 時尚潮流 (潛在觸及人數130,000)
3.版位:編輯版位 所有裝置。FB動態消息、即時文章、右欄、IG動態。
4.預算和排程:總經費 700元。檔期:一周。
5.單一 圖像廣告(1200 × 800 )、
6.到達頁面:
http://tcnews.info/photography-generation/
http://tcnews.info/photography-generation/?utm_source=FBAD201801&utm_medium=FBAD&utm_campaign=FBAD_TCNEWS_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