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趨勢
全球化競爭。EX. LOGO設計平台,競標式評選。
網路世代
認知 > 興趣 > 考慮 > 購買行動 AIDA
認知 > 興趣 > SERACEH評價(開箱文) > 考慮 > SEARCH價格(比價,問價格表示要買,優惠組合、付款方式) > 購買行動> Share AIDSAS
SEARCH會在不同平台媒體發生,也會跨裝置與跨螢幕作查詢。
廣告接觸與在地行銷
接觸廣告與轉換發生,不見得在同一個裝置。不同商品有所不同。 * 寫履歷與投履歷是在桌機還是手機,視行為、易用性...。
在地行銷與運用:搜尋在地相關資訊(半數會一天內前往實體店面),與自己相關,行動廣告56%會搜尋。作報告才會超過10頁。
在地行銷原則:相關、實用、當地。
數位行銷世代:跨媒體、跨裝置、O2O(可互換)。
網站與產品
網站要做好,4P最重要的是產品,不整理好,導再多人來也沒用,同時價格也要訂好。
兩個顧問:Page Speed Insight, Mobile Friendly.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peed/pagespeed/insights/?hl=zh-TW
https://search.google.com/test/mobile-friendly
精準搜尋引擎
搜尋行為:想搜的時候,表示有需求。沒有被搜到這個字詞,內容就不會被看到。
*胃痛還是胃藥,胃痛解決問題但不見得是胃藥。 Mobile01:站內搜尋 (Google)。
GDN (Google Display Network)多媒體聯播網。
彌補沒有搜尋時,不會被接觸與看到,大部分網友在連覽網頁,不是停留在搜尋。效果為"抓住潛在消費者"!!
沒有搜尋,但有需要會記得你與找到你。汽修廠,GDN投放在店家附近。
內容行銷
文章:用故事方式表達以進行介紹與行銷。
影片:內容測試(看完還是略過)、接續內容、看完後可接"幕後花絮",最後行動號至"官方網頁"或"電影院"。
>>>內容須有深度、故事、體驗,才能作深度溝通。
>>>一隻30秒影片測反映。再用接續內容、再用花絮。三階段後,鼓勵到戲院。消費者不會第一次接觸就行動。
目標對象重要,但是廣告素材更重要,第一次接觸。 內容測試,廣告素材不同,如Youtube的留言不同。
電子郵件行銷
GMAIL 開信點擊廣告、還可以儲存、甚至轉寄 (效益擴大)。
GMAIL用戶10億以上,以往EDM需有名單。差別在GMAIL不用名單,GMAIL點促銷內容,右上角或置頂有廣告曝光。
合適的對象:需要較正式的收發EMAIL,例如外貿類,也是和客戶溝通,使之成為忠誠顧客。
媒體特性
線上目標 行銷管道
1.觸及率與知名度 多媒體廣告 社群平台 內容行銷
2.提高網站銷售量 搜尋引擎 電子郵件
3.提高網站流量 搜尋引擎 多媒體廣告
4.培養顧客忠誠度 社群平台 內容行銷 電子郵件
網友進入網站流程與各項指標
網友搜尋 > 看見廣告 > 點擊廣告 > 進入網站購買
1.平均每月搜尋量:指定地區與目標,使用者每月搜尋該關鍵字的過去12個月的平均次數。)
2.曝光數:廣告顯示次數,包括搜尋結果頁與其他Google聯播網的出現次數。
3.點擊數:有人按下你的廣告,算點擊一次。廣告越明確,越可獲得點擊。
4.轉換數:按下廣告並完成有價值的活動 (線上購物、加入會員、填寫表單等對企業有價值的行為)。
例如房仲的線上轉換,有價值行為~留下資料,預約看屋。B2C B2B不同。B2B報價、媒合...。
想排序前面,不見得全依賴出價,不見得要抓第一名,價格忍受度。有些狀況需要第一名,若需要市場代表性。
與目標一致的出價測略:曝光 點擊 轉換 曝光>>>點擊>>>轉換
曝光 :VCPM, Viewable cost per mille, CPM=100。 卷軸往下拉超過BANNER一半且一秒為viewable。
點擊:Cost per Click
轉換:Cost per Acquistion, CPA *不同產品利潤不同。
查看 "品質分數",點選關鍵字。
Q. 品質分數如何查看 (1-10分) : 1.點閱率 2.關鍵字與廣告文字的關聯性 3.到達網頁品質。
品質分數評估指標
1.點閱率 CTR (點擊/曝光數) EX. 搜"信用貸款"。 點與不點,都是曝光了。
2.關鍵字與廣告文字的關聯性 Ad Relevance
3.到達網頁品質 Landing Page Experience :關聯性、使用便利、載入時間...。
品質分數影響甚麼
1. 網頁排名 Ad Rank:品質分數越高,評級越高。
2. 實際單次點擊費用 Avg. CPC: 品質分數越高,實際點擊費用越低。看分母。
公式:實際單次點擊費用= 廣告評級下一名的評級分數 / 我的品質分數 + 0.3台幣
完整的廣告結構設立
如同品牌為帳戶,下方有很多產品群(男裝、女裝...),一個個產品群就是一個個廣告活動,廣告活動可以用產品分類。
每個產品群下方又有產品線(外套、牛仔褲...)或一個個小單品,產品線或單品可視為單一廣告。
Google廣告偏好 [點我] 跟著Google帳號走!!
FB廣告偏好 [點我]
前往您的Google 帳戶。
按一下左側導覽面板上的[資料和個人化]。
按一下「廣告個人化」面板上的[前往廣告設定]。
啟用[廣告個人化] (如果尚未啟用的話)。
在「個人化廣告運作機制」下方,選取您的個人資訊或興趣。 如要更新您的資訊,請選取[更新],按照畫面上的步驟操作。
FB廣告與再行銷 [點我]
為什麼你需要設置FB廣告再行銷
Dr. Jeffrey Lant研究顯示,消費者需要接觸商品七次才會採取購買行為。
也就是說,除了第一眼抓住顧客眼睛是不夠的,因為普遍消費者需要接受多次的商品訊息才會產生購買行為,這時候再行銷就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再行銷就是對於你產品有興趣的顧客且曾經瀏覽過網店、有購買流程卻沒完成購買的顧客投放廣告,這跟一般投放廣告不同於,一般廣告的投放就是對於你設定的潛在顧客客群,而這些卻是曾經對你的商品有觸及的消費者,轉換率會有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