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教育中心簡介
➳ 環境教育課程
➳ 大有茨味系列活動
➳ 大有農事體驗活動
➳ 報名方式
插秧時農夫彎著腰、倒退走,一手一撮,溫柔而堅定地將秧苗插進柔軟的土壤裡,是對大地的謙卑、也是對作物的尊重。如此開啟稻米成長的過程。身為台灣人的我們,都吃過米飯,但,像這樣從秧苗開始認識我們的主食,並不是人人都有的經驗;和我們一起用身體,來記憶食物的味道。
活動時間:每年驚蟄前(2月底),半日遊
注意事項:本活動於水稻插秧前整地後進行。請關注我們的臉書,或者留下您的聯絡方式,活動前將與您聯絡。
活動人數:10人以上開團。
金黃的稻穗低著頭,在微風吹拂下形成壯觀的稻浪,農人一手握住稻桿底部、一手熟練地將鐮刀一劃,稻稈隨即被割起。握在手中沈甸甸的稻桿上結著的稻穀,隨著打穀機的轉動,一粒粒的落下。食物的取得本來不易,被機械取代後的工法,也許能夠因應大量、快速、低成本的需求,但卻少了太陽的溫度以及人的愛情,如此不易見的「感受」,邀請你來共同體驗。
活動時間:插秧後4個月(6月底、7月初),半日遊
注意事項:本活動於水稻插秧前整地後進行。請關注我們的臉書,或者留下您的聯絡方式,活動前將與您聯絡。
活動人數:10人以上開團。
夏季炎炎的烈日,使得農人必須在清晨及日暮時工作。邀請你,來去大有住一晚,學習夏季的農作、在農閒時享受最新鮮的清涼水果!
活動時間:8月,兩天一夜
注意事項:八月時的旱作體驗依照當年度決定栽種的作物不同,有不同的體驗。請關注我們的臉書,或者留下您的聯絡方式,活動前將與您聯絡。
活動人數:10人以上開團。
不論二期選擇種植的作物為何,到了農曆年底,各農戶皆開始收成,準備下一期的耕種。平時種滿作物的土地,這時都裸露了出來,人們可以在柔軟的土地上奔跑、玩耍,享受農忙時沒有的悠閒。天氣逐漸轉涼,利用現地材料,在田地裡以土塊堆成窯,點起一把火、放入食材,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自然的力量,為自己準備豐盛的一餐。
活動時間:12月,半天或一天
注意事項:收割後的焢窯體驗,可團體報名,請關注我們的臉書,或者留下您的聯絡方式,活動前將與您聯絡。
活動人數:10人以上開團。
秋天,是蔬菜生長的好時機,栽種前,需要先將雜草清乾淨,在大力地將堅硬的土塊敲碎,讓幼苗的根有生長的空間。而不同的蔬菜,有著不同的栽菜方式:撒籽、栽菜苗,就連苗的栽種間距,都是一門學問。用心照顧的菜園,會反應在蔬菜的生長上,最後受惠的,還是享用蔬菜的我們。
活動時間:10月初,半天
注意事項:秋天的栽菜體驗,可團體報名,請關注我們的臉書,或者留下您的聯絡方式,活動前將與您聯絡。
活動人數:10人以上開團。
葉菜類的生長時間不長,大約45天就可以收成,前一個月栽下去的蔬菜,已逐漸亭亭玉立、秀色可餐。在不施放農藥及化肥的東籬園裡,赤著腳,用雙手將蔬菜從土裡拔起,就算不小心被露水噴到也無傷大雅,將沙土輕拍掉後,生吃蔬菜也別有一番風味。座落在一旁的大灶,也歡迎嘗試使用古法生火、調整火侯,來上一盤炒青菜;有人說,菜餚最佳的調味料就是「自己動手」。
活動時間:11月底,半天
注意事項:葉菜類長大後栽菜體驗,可團體報名,請關注我們的臉書,或者留下您的聯絡方式,活動前將與您聯絡。
活動人數:10人以上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