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類簡史

綜觀歷史,最早的土壤分類很可能是出自古代中國禹貢一書,其是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與顏色來進行劃分;隨著科學的發展,根據不同的應用或研究的目的,歷代學者創造出為數頗豐的土壤分類系統,基本上這些土壤分類系統可根據其應用目標,有幾種取向(Arnold and Esaran, 2003):

①. 土壤調查取向:這是為了能了解土壤的分布,作為某些特定目的的應用,如工程或地質環境等。

②. 土壤化育取向:了解土壤化育的關聯性,即呈現化育因子與土壤化育間的關係。

③. 詮釋取向:了解土壤的性質,可以用來預測土壤可能的反應,特別是受環境因子與人為活動影響下,將得以用來預測土壤產生的變化,以應用在土壤管理和改良上,在農業上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④. 對比取向:可以提供不同分類系統間的對比,取得較為一致的觀點,或是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使得不同的使用者可以透過該土壤分類,對調查的土壤取得相同的觀點。

多數的土壤分類多半具有前述一至多種的目標取向,不過早期的土壤分類系統所能達到的目標有限,因此後續的土壤分類逐步改善這樣的限制,使土壤分類系統能更加的完善,而達到一真正的綜合分類系統(comprehensive system);雖然以現行的國際通用分類系統如Soil Taxonomy或WRB系統,仍有其不完美或侷限的地方,但已獲得較多的肯定,並在各國獨自的分類系統外,廣為採用,作為土壤學家或相關學者與政府單位溝通的平台。

大體上而言,19世紀以來的近代土壤分類發展,約可分為五個階段(Buol et al.,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