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图书管理学会37位学生在学会负责老师的带领下,走访双溪毛糯麻风病院,旨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本,走进马来西亚古迹保留地,认识世界第二大麻风病院,一个具备人文关怀与历史价值的场所。
当天早晨,同学们在义工们的带领下走进了希望之谷民众大礼堂,聆听麻风病的历史以及故事馆设立的缘起。过去,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病患在法令下被迫接受隔离,然而希望之谷的建设是英殖民时期一位英国医生以“人道主义,城市花园”的概念出发,希望设立“自己自足,没有围墙,没有歧视”的病患居住的地方,而不仅仅只是隔离中心或“病营”。因此,来到这里求医接受治疗的病患,他们的生活与普通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接受治疗,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可以上学、娱乐、考试、工作、甚至是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而希望之谷的名字由来,就是给予病患希望,希望他们不要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着走着,脚是有一点累了,导览员把学生带到康乐小屋歇一歇,再顺带介绍这特别的站点。这是平日院民们娱乐休闲的活动地方,他们聚集在这里玩粉彩、茶叙、手作、中医义诊、刮筋等。从故事馆、艺术馆再到康乐活动小屋,有机会会亲近这充满人文历史的地方社区学习关心社会的人事物,让我们了解了这些麻风病患,如何度过他们早年被隔离的岁月,呈现了他们如何被社会弃绝、丧失希望到后来重获健康、重拾自尊的过程,这多么令人动容呢!
活动尾声,同学们在再聚集民众大礼堂围成一个大圈,分享此次走访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其中一位同学分享说,希望之谷与自己想像有所差异,这里拥有社区的基本设施,病患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一片片生长茂盛的菜园,证明了麻风病病患者其实与普通人一样,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最后,全体会员们,老师及义工们也在礼堂大白布上“照亮团圆,点燃希望”前留下了一张大合照,为这次的希望之谷学习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聆听导览员讲述麻风病患者的故事
参观艺术馆
故事馆导览
大枫子树下尝一尝果实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