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宮

二百多年崇福宮、做十六歲禮俗始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119號

簡介│

主祀玄天上帝,1736年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鎮大崙鄉蔡姓祖先恭迎來台,奉於蔡家宗祠,是謂「崇福祠」,後來於1762年建廟,俗稱上帝公口,始稱崇福宮,1849年曾重建。 日治時期(1925年)開闢永樂町,廟宇平頂重建,由原來的坐北朝南,改為坐南朝北,1946年又重修為歇山頂式,1983年再重建而成今貌。後因道路拓寬,原本廟前的四角亭變成今之騎樓。

建築特色│

崇福宮屬五條港區之佛頭港,其廟身不大卻有著眾多匾額。崇福宮的頭旗涼傘長又美,此頭旗全長一丈四尺一,相當的長,是日治時期大正14年(1925年)的作品,繡工精細,舖棉浮字紮實緊繃,圖像活靈活現,立體感十足。

做十六歲成年禮│

五條港區內有一說,崇福宮為府城做十六歲的起點。昔日童工多,但僅能領半薪,十六歲才能領全薪,因此當家中女兒到了十六歲必須祀神祭祖,感謝兒童守護神七娘媽的庇佑,於七夕七娘媽誕辰時,舉行出鳥母宮等儀式,此民俗活動是府城傳統家庭的傳統習俗,今在網路新聞的報導下,也成為吸引外地人士來臺南體驗的在地文化之一。

資料來源

  • 佛頭港上帝香:台南市佛頭港崇福宮。取自http://my-mit.com/2016/06/10/佛頭港上帝香:-台南市佛頭港崇福宮/。
  • 封面圖片來源:五條港文化園區網站,取自http://www.sjps.tn.edu.tw/fiveharbor/big5/point.asp?G1=4&G2=20。

Copyright © Street of Life 2017.

更新日期:201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