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71週 第3~4篇
(當篇讀經:林後一23~二11)
第71週.第五日
第四篇 引言(四)
當日讀經:林後二1~9。
1但為了我自己,我已經這樣斷定,不再帶著憂愁到你們那裏去。2因為我若叫你們憂愁,這樣,除了我叫他憂愁的那人以外,誰能叫我快樂?3我曾把這事寫給你們,免得我來的時候,那些應該叫我喜樂的人,反倒叫我憂愁;我深信你們眾人,都以我的喜樂為你們眾人的喜樂。4我先前由於許多的患難,和心中的困苦,多多的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要叫你們憂愁,乃是要叫你們知道,我對你們的愛是格外充盈的。5只是若有叫人憂愁的,他不是叫我憂愁,乃是有幾分叫你們眾人憂愁。(我說幾分,免得我說得太重。)6這樣的人,受了多數人的責罰,也就彀了,7你們倒不如饒恕他,安慰他,免得這樣的人或者憂愁太過,就被吞滅了。8所以我勸你們,要向他證實你們的愛。9為此我也曾寫信給你們,要知道你們經過試驗的品德,看你們是否在凡事上都順從。
2 不帶憂而來
禱讀:
林後2:4 我先前由於許多的患難,和心中的困苦,多多的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要叫你們憂愁,乃是要叫你們知道,我對你們的愛是格外充盈的。
生命讀經:
2 不帶憂而來
保羅在林後二章一節說,『但為了我自己,我已經這樣斷定,不再帶著憂愁到你們那裡去。』一面,保羅呼求神在他的魂上作證人;另一面,他告訴我們,他自己已經作了斷定。這不是在魂裡麼?在二章一節,保羅的己是屬靈的己,屬靈的魂,在靈的控制和指引之下的魂。保羅按著屬人的方式,為了他自己,已經這樣斷定,不再帶著憂愁到哥林多人那裡去。這個斷定不是那靈所感動的,乃是一件屬人的事,是保羅為了自己而斷定的。不過我們必須記得,這是在靈的控制和指引之下的人所斷定的。這是另一個例子,說出神成肉體的原則。這個原則可見於加拉太二章二十節。神成肉體的原則總是這樣運用的。主耶穌作為一個人,行了神蹟,但行這些神蹟的不是主耶穌自己,而是神。這就是我們所說神成肉體的原則。
保羅在林後二章二節問說,『因為我若叫你們憂愁,這樣,除了我叫他憂愁的那人以外,誰能叫我快樂?』這句話富於哲理,合乎邏輯,也很屬靈。
保羅在三節繼續說,『我曾把這事寫給你們,免得我來的時候,那些應該叫我喜樂的人,反倒叫我憂愁;我深信你們眾人,都以我的喜樂為你們眾人的喜樂。』這裡的『曾…寫』,是指保羅在前書裡所寫給哥林多人的話。
保羅在四節說,『我先前由於許多的患難,和心中的困苦,多多的流淚,寫信給你們,不是要叫你們憂愁,乃是要叫你們知道,我對你們的愛是格外充盈的。』保羅在這裡說到他自己。有些所謂的屬靈人堅持說,我們絕不該談論自己。我在弟兄會的那些年間,受到教導說,信徒絕不該談論他們自己的事。我多年採取這種作法,後來我看見這種作法未必正確。我們是否談論自己,在於我們的動機。保羅在哥林多後書說了許多自己的事。在這段引言裡,他不但談到自己,也為自己辯護,為自己表白。有時候我們必須談到自己。基督需要見證人。基督是實際,而我們就是這實際的見證人。身為見證人,我們不該驕傲,也不該謙卑。時候到了,我們就必須誠實而放膽的為主作見證。這正是保羅在這裡所作的,他告訴哥林多人,他先前由於許多的患難,和心中的困苦,多多的流淚,寫了前書給他們。他這樣寫信給哥林多人,不是要叫他們憂愁,乃是要叫他們知道,他對他們的愛。
五節說,『只是若有叫人憂愁的,他不是叫我憂愁,乃是有幾分叫你們眾人憂愁。「我說幾分,免得我說得太重。」』保羅很謹慎、不誇張。他寫信很慎重,用『有幾分』這個辭。這裡的太重就是壓得太重、說得太過。保羅說,犯罪的人有幾分叫全召會憂愁。他說有幾分,免得壓得太重、說得太過。這指明他是個柔細、謹慎、體貼的人。
保羅在六節說,『這樣的人,受了多數人的責罰,也就彀了。』這指明哥林多的信徒讀了保羅的前書以後,多數人都責備並懲罰那亂倫的人。這裡保羅指出,這樣受了多數人的責罰,也就彀了。因此,他在七節繼續說,『你們倒不如饒恕他,安慰他,免得這樣的人或者憂愁太過,就被吞滅了。』這裡的饒恕也是待他以恩慈的意思。現在需要的不是指責,而是鼓勵和饒恕,撫慰並裹傷。因此,保羅在八節說,『所以我勸你們,要向他證實你們的愛。』
九節繼續說,『為此我也曾寫信給你們,要知道你們經過試驗的品德,看你們是否在凡事上都順從。』經過試驗的品德,或,蒙稱許的品德。蒙稱許就是經過試驗的品質,蒙稱許的品格。保羅寫前書給哥林多人的目的,是要知道他們是否蒙稱許。他寫信是要試驗他們是否順從。現在保羅知道哥林多人是順從的,也是蒙稱許的。他們對前書的順從,向保羅證實了他們是蒙稱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