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69週 第68~69篇
(當篇讀經:林前十六1~24)
第69週.第五日
第六十九篇 對付收集餽送與結語
當日讀經:林前十六4~18。
4若我去也合式,他們可以和我同去。5因為我正要經過馬其頓,經過了,就要到你們那裏去,6或許和你們同住幾時,或者也過冬,以便我無論往那裏去,你們都可以給我送行。7我不願意只是路過見你們,主若許,我指望和你們同住幾時。8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到五旬節,9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10若是提摩太來到,你們要留心,叫他在你們那裏無所懼怕,因為他作主的工像我一樣。11所以無論誰,都不可藐視他。但你們要送他平安前行,使他可以到我這裏來,因我正等待他和弟兄們同來。12至於亞波羅弟兄,我再三的勸他,要同弟兄們到你們那裏去;但現在他絕不願意去,幾時有了機會他必去。13你們要警醒,在信仰上站立得住,要作大丈夫,要剛強。14凡事你們都要在愛裏作。15弟兄們,你們曉得司提反一家,是亞該亞初結的果子,並且他們委身服事聖徒;16我勸你們也服從這樣的人,並一切同工同勞的人。17我因司提反和福徒拿都並亞該古的來臨而喜樂,因為你們的不在所致使的短缺,他們都補足了,18他們使我和你們的靈都暢快。這樣的人你們務要賞識。
二 使徒的意願
貳 結語
一 親切的囑咐
禱讀:
林前16:13~14 你們要儆醒,在信仰上站立得住,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事你們都要在愛裏作。
生命讀經:
二 使徒的意願
十六章四至九節給我們看見使徒的意願。四節說,『若我去也合式,他們可以和我同去。』在六節他又接着說,『或許和你們同住幾時,或者也過冬,以便我無論往那裏去,你們都可以給我送行。』在八節保羅告訴我們,他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節。本書寫於以弗所,使徒第三次出外盡職時,在那裏留了三年。(徒十九21~22,二十1,31。)
貳 結語
一 親切的囑咐
林前十六章十節說,『若是提摩太來到,你們要留心,叫他在你們那裏無所懼怕,因爲他作主的工像我一樣。』要叫提摩太在哥林多人那裏無所懼怕,哥林多人就必須順從並服從保羅的話。在本節保羅似乎是說,『你們必須在七日的第一日裏,就是活在復活裏。你們也必須在基督與神的作頭之下,你們必須分辨那身體,切慕那更大的恩賜,在愛裏運用恩賜,還要在復活裏。你們的光景若是這樣,那麼我年輕的同工在你們那裏就無所懼怕。你們要留心,叫提摩太在你們那裏無所懼怕,因爲他作主的工像我一樣。』
在十一節保羅接着說,『所以無論誰,都不可藐視他。但你們要送他平安前行,使他可以到我這裏來,因我正等待他和弟兄們同來。』這裏保羅勸崇尚哲學的希利尼信徒不要藐視他的年輕同工。除非哥林多人活在復活裏,不然他們怎能送提摩太平安前行?這是不可能的。本節實在給我們看見一幅非常愉快的圖畫。保羅正等待提摩太和弟兄們同來,盼望哥林多人送他平安前行。
在十二節保羅繼續說,『至於亞波羅弟兄,我再三的勸他,要同弟兄們到你們那裏去;但現在他絕不願意去,幾時有了機會他必去。』哥林多人藉此應當曉得保羅對亞波羅的態度,以及保羅與亞波羅的關係;這與他們的愛好成了明顯的對比。(一11~12。)保羅對亞波羅的態度和關係保守了一,哥林多人的愛好造成了分裂。
保羅和亞波羅都是活在那靈裏的人,然而一位勸另一位去看望召會,另一位卻不願意去。這表明二人在那靈裏都有自由,那靈在他們裏面也有自由。這也表明沒有人對主的工作施行控制。
在十節保羅直截了當的題到提摩太。但是他在十二節說到亞波羅的時候,卻用了『弟兄』一辭。這是親愛、親切的措辭。從本書的前幾章我們知道,有些哥林多人喜歡亞波羅過於保羅。他們的偏好是分裂的原因。現在保羅題到『亞波羅弟兄』,指明他和亞波羅之間沒有甚麼。保羅似乎是說,『你們哥林多人在亞波羅和我之間造成了差別。但是我願意你們知道,我們之間沒有甚麼。亞波羅是我的弟兄;他是我們的弟兄。我極力勸他到你們那裏去。』儘管保羅知道有些哥林多人比較喜歡亞波羅,他仍然鼓勵亞波羅到哥林多去。事實上,他乃是再三的勸他去。然而,今天許多的基督徒工人,如果知道某地的人對另一位同工有偏愛,就不可能鼓勵那位同工到那個地方去。
我們已經指出,雖然保羅勸亞波羅到哥林多去,但那時亞波羅絕不願意去。那麼,是誰活在那靈裏,是保羅,還是亞波羅?答案是:兩個人都活在那靈裏。雖然保羅和亞波羅都活在那靈裏,可是他們對於亞波羅到哥林多去這件事,卻有不同的感覺。
有些人定罪我,控告我是獨裁者;他們說我有統治的權柄,控制眾召會與眾聖徒。事實上,我並沒有控制眾召會或眾聖徒。許多人能作見證,當別人來找我,尋求一些建議時,我鼓勵他們到主面前去禱告。我告訴他們,他們該作甚麼,不是由我來決定的。保羅沒有控制人,今天我們也不控制人。
在十三節保羅說,『你們要儆醒,在信仰上站立得住,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在此保羅囑咐哥林多人不爲任何異端,特別是說沒有復活的異端所動搖。這節的信仰是客觀的,指我們所信的。作大丈夫就是作長成的人,在信仰上剛強,並且站立得住,在領悟上不作小孩子,(十四20,)也不作嬰孩爲波浪漂來漂去,並爲一切教訓之風所搖蕩。(弗四14。)這需要在生命裏的長大,(林前三1,6,)是在哥林多的信徒所輕忽而缺乏的。
十六章十四節說,『凡事你們都要在愛裏作。』這裏的愛正如十三章所說明的。
在十六章十七至十八節保羅說,司提反、福徒拿都並亞該古『使我和你們的靈都暢快』。這應當是由於基督的豐富,藉着他們的靈,供應給別人,以摸着別人的靈。這指明我們與聖徒的接觸和關係,必須是在我們的靈裏,並且是藉着我們的靈,不是在我們屬魂的情感裏,也不是藉着我們屬魂的情感。如果這些弟兄們到保羅這裏來是滿了閒談,就不能使他的靈暢快。他們叫使徒和所有哥林多人的靈都暢快,這事實指明他們是活在靈裏,並在靈裏行事爲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