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特性

名壁蝨,多生活在野外的草叢中,例如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的泥土、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及人房的縫隙中等等。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不吸血時僅約火柴棒頭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動物,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若被叮咬時未發現而任其吸血,等到蜱吸飽之後會自行離去(約一個禮拜到十天)


蜱蟲埋伏在葉片前端或地上,直到感應到附近的宿主所釋放的熱能或者呼氣時的二氧化碳時,再趁機跳越到宿主的身上,蜱蟲要天氣溫暖才比較活躍,但冬天時也有能力襲擊任何宿主。

造成的危害

會把螯肢和餵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膚,餵食管表面布滿了倒齒,很難拔除成蟲甚至可以咬著一星期不放,蜱在叮咬的時候,常常會留下一個像香菸頭燒過的結痂。蜱會襲擊狗、貓、兔、馬匹、牛隻、麋鹿獅子和其他哺乳動物,因此蜱常常會跟著寵物回家,被叮咬的宿主會導發生貧血、癱瘓、被傳染疾病(Q熱萊姆病猩紅熱立克次體類病原體所傳染的疾病等),甚至死亡。


蜱的唾液有麻醉的效果,所以在被蜱叮咬時多無痛感,但不久之後造成急性炎症反應,成局部充血、水腫,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要是蟲體攜帶了一些比方像螺旋體、細菌病毒,容易產生一些感染症狀,比如發燒、肌肉疼痛、腹痛、嘔吐這些,有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還可能引起繼發性感染,例如腦膜炎、面神經炎、神經根炎、周圍神經炎,房室傳導阻滯、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統關節炎、慢性萎縮性皮炎。


蜱還會帶來傳染病,這類疾病稱為發熱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有15%的致死率,目前仍無有效的治療藥物,疾管署已經列為第四的法定傳染病。這類症狀發病前會有1至2周的潛伏期,發病後會出現發燒高燒,噁心、嘔吐、腹瀉,嚴重時會因血小板數值下降,全身出血,重症者可能會死亡

建議

1.不外露皮膚

去戶外時應該戴帽子、穿長褲長衣、選擇緊口的衣褲、穿長靴。


2.選擇光滑、淺色的長袖衣服

光滑讓蜱不容易攀爬到衣服上,而有蜱落到淺色衣物上時也可以可以更容易的發現。


3.使用

戶外遊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水。


4.遠離蜱聚集地

盡量不進入草叢不久坐草地


5.徹底檢查與清理

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回家之前先徹底檢上述部位,若有發現蜱要用拍打的方式去除。回家之後馬上洗澡、洗衣服。


6.夏天要注意

4月至10月為蜱蟲活動季節,這時段去戶外要多注意。


7.寵物定期用打蟲藥、 回家檢查身體

寵物若有去草地或是跟其他狗玩,就可能會被蜱蟲侵襲,所以定其施用打蟲藥可以預防蜱蟲傷害寵物,寵物回家之前也是要仔細檢查身體看是否有蜱蟲身上。


8.不強行摘除

如果被蜱蟲叮咬,用強行摘除的方式會刺激蜱分泌更多的病毒,還會使蜱蟲的口器留在皮膚中。正確方法應該是用酒精塗抹,使蟲頭部放鬆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取出後可將蟲體先暫時保存起來,因為如果真的發病可以從該蟲體身上找出原因。


9.及時就醫

被蜱叮咬後所引發的疾病是可能造成死亡的,因此若出現發燒高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狀況時要及時就,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防治方式

匯澤使用最新鋰電池電動噴霧機,使用環保署核可的藥劑,針對各種細縫做殘效處理,徹底殺死蜱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