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蟎的特性

禽蟎一般只會感染飛禽類,以吸食野鳥或家禽類的當作食物來源,是野鳥與家禽的體外寄生蟲,身長不到1mm,有八隻腳和一個尖銳的口器以便刺入皮膚吸血 。所以台灣人常鴿子麻雀、鸚鵡、八哥、斑鳩、台灣藍鵲及各種野鳥等,都有可能感染禽蟎。

禽蟎的習性是白天躲起來繁殖,晚上才出來活動,禽蟎喜歡溫暖及潮濕的環境,所以好發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國家,而春天和夏天是也是禽蟎繁殖的季節。人體溫暖的皮膚皺褶處(如腋下和胯下)衣服袖口腋窩脖子胸罩邊緣腰帶附近胯下褲管開口等,自然也成了禽蟎容易躲藏的位置。


跳蚤的彈跳高度大約20公分,所以叮咬多半是發在下半身之衣服蓋不到的區域,而禽蟎叮咬好發的區域,以上半身為主,且衣服遮蔽的地方也會咬。


禽蟎,只喜歡喝「鳥」的血,不喜歡喝「人」的血,所以熱帶禽蟎會跑到人身上,常是因為禽蟎在偶發情況下,脫離鳥禽類宿主,沒有鳥血可喝,不小心跑到人身上吸血而已。人的血並不適合禽蟎吃,禽蟎一旦牠吸了人的血,慢慢就會死掉,不會再繁殖下去。因此,如果不再有帶有禽蟎的鳥類飛來住家附近,則屋內的禽蟎會因為沒有適當的食物來源,慢慢會死光。

造成的危害

禽蟎不會傳染疾病給人類,而禽蟎寄生的鳥類可能棲息或築巢於建築物的屋頂上、屋簷下、 窗台、陽台、或是窗型冷氣的上面或下方,禽蟎能經由門窗縫隙、冷氣機與牆面之間的空隙或是空調的通氣孔等侵入室內,一旦入侵家中, 喜歡停留在棉質和布料的家具、床褥上。


而禽蟎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所以春、夏時節最活躍,被咬的患者也最多。禽蟎在晚上活動力較強,民眾往往在睡覺時被咬 。

有別於其他的蚊蟲叮咬,禽蟎在衣服遮蔽的地方也會咬禽蟎只能爬行,遇到衣物較緊的部位或鬆緊帶就會停滯不前,因此衣褲的邊緣處常常是禽蟎常叮咬的地方,被叮咬後皮膚會很癢,可能會抓到破皮,嚴重時也可能出現水疱或結痂


禽蟎可能入侵家中的方式有下列四種

1.來自家中陽台。陽台有冷氣,而鳥就在冷氣周遭或屋簷下築巢,禽蟎會經由冷氣通風孔或牆壁縫隙,進到屋內,叮咬人類。


2.居家附近有鳥類。例如鄰居有養鴿子,或是住的地方剛好正對公園,導致常常有鳥飛到窗邊或陽台


3.曬衣服或曬棉被處。曬衣服的地方有鳥飛過來,禽蟎跟著跑到衣服或棉被上,人類穿到或蓋到後,就會被叮咬。


4.工作場所。雖然家裡附近沒有鳥,但有可能工作的地方附近有鳥,也可能將禽蟎帶回家中。

建議

1.不讓鳥類在家築巢與聚集

只要杜絕鳥類,禽蟎就不會再復發,可使用防鳥踏、圖釘於鳥類可能會棲息或築巢的地方例如外陽台、窗台、窗型冷氣附近、採光罩、雨遮等處。


2.不要在有鳥棲息的地方曬棉被與晾衣服


3.摘除鳥巢

千萬不可將其搗爛,就以為問題解決了,這樣可能反而會讓還留在鳥巢裡的禽蟎四散出來,使其更容易侵入屋。正確的作法,應該是用塑膠帶把鳥巢包起來,捆綁後再丟棄於垃圾筒。


4.使用吸塵器

使用吸塵器將家裡徹底吸一變,特別是冷氣機、窗子、床舖、地板、窗緣、布沙發、地毯、床單、枕頭套等處


5.施藥

雖然禽蟎不用撲殺也會自己死亡,但可在有懷疑的地方用噴霧式或水煙式殺蟲劑。


6.被咬之後的處理

就醫診治口服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藥膏以緩解搔癢及紅腫。

防治方式

匯澤使用美國原裝進口超微粒ULV噴霧機,進行小範圍室內空間噴灑,噴出極細微粒可在空中停留2-6小時,讓消滅禽蟎的藥劑徹底布滿整個空間與細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