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羅 9:1~29(參考經文:[速讀]創15-17,25-33)
1、揀選失靈 - 自圓其說的硬拗?(8:29、38~39、9:1~6)
信息中探討了保羅在羅馬書九到十一章處理的核心問題,即今日以色列人在神計畫中的身分。當時絕大多數猶太人不信耶穌,直到今天仍然如此。這引發了一個疑問:神當初揀選亞伯拉罕並給予應許,那今日誰是繼承人?應許由誰承受? 針對猶太人的不信,牧師提到一個常見的解釋是「取代理論」,認為以色列失敗後,神揀選教會來繼續祂救恩的計畫,教會取代了以色列。然而,這個理論引發了另一個問題:未來教會是否也會被新的選民取代?這將導致信徒失去確據。
保羅在闡述這個問題時,被一些人認為是在「硬拗」或「自圓其說」,因為他需要解釋為何許多以色列人,作為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卻不相信彌賽亞,看似與神的應許相悖。牧師強調,保羅並非在酸以色列,而是誠心誠意地講。由於保羅不認識羅馬教會的信徒,他需要非常謹慎地以聖經為根據來闡述他的論點。
保羅透過舊約聖經來解釋,他指出「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並引用創世記的話:「唯獨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保羅以此說明,承受應許的並非僅僅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而是神所應許的後裔。牧師認為,保羅的這種解釋並非事後找藉口,而是他本來就從舊約中看見了基督。
2、一個應許的兒子(9:7~9)
信息中強調,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是與「一個兒子」緊密相連的。神明確應許撒拉將為亞伯拉罕生一個兒子,以撒。以實瑪利雖然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但並非應許之子。亞伯拉罕甚至曾希望以實瑪利能活在神面前,暗示他認為以實瑪利可以承受應許,但神明確否定了。
牧師指出,神不斷強調「一個兒子」,這個應許最終指向耶穌基督。正如馬太福音記載耶穌的降生,天使告訴約瑟馬利亞將生「一個兒子」,並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保羅的解經方式是從舊約中看到基督,亞伯拉罕承受的是一個關乎萬國蒙福的應許,而這個應許的內容就是基督。以撒作為應許之子,預表著基督。預表是在某一點上相似,藉由一個現實存在的事物指向一個更高層次的真理。
3、還好神不公平!(9:10~18)
信息中討論了神在利百加懷孕時就預言「將來大的要服侍小的」,並且說「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這個揀選在雙子還未出生,善惡都未做出來之前就已決定。牧師指出,許多人將此視為「雙重預定論」的證據,認為神預定了雅各得救,以掃不得救(這是不對的)。然而,牧師強調,這裡的重點並非個人的得救與否,而是神揀選的旨意,是透過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來傳遞並實現一個應許。神有一個救贖全人類的應許,透過彌賽亞讓地上萬國得福。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是在傳遞這個應許的進程中。
牧師提到,從人的角度來看,以掃似乎沒有做什麼大惡,反而是雅各藉著欺騙奪取了長子的名分和祝福。許多人,包括牧師自己都覺得以掃的個性更討喜。然而,神卻揀選了雅各。牧師認為,這並非表示神不公平,而是要顯明神的揀選不在乎人的行為,只在乎照著那呼召人的主。如果神的揀選是看人的行為,那麼沒有人有資格蒙選。雅各和我們一樣都是不配蒙選的人,但因著神的揀選,我們也有機會蒙選,這也不是因為我們的行為。因此,神的這種看似「不公平」的揀選,反而凸顯了神恩典的主動性,與人的行為無關。
4、門徒 預定得榮耀的器皿(9:19~26)
信息中提到,羅馬書第八章講述了神的揀選、預定和呼召,這給予信徒確據,沒有任何事物能使他們與神的愛隔絕。然而,牧師反對將羅馬書第九章關於揀選的討論理解為預定某些人得救、某些人不得救的「雙重預定論」。他強調,神對雅各的揀選,以及「大要服侍小的」這個預言,是為了顯明神傳遞應許的旨意,而不是預定個人的得救與沉淪。這裡的「揀選」是指選擇一個傳遞神應許的器皿。最終,這個應許指向基督,凡在基督裡面的都得到這個應許的福分。
牧師進一步解釋,若以雙重預定論來理解,會摧毀我們的確據,並使良心不安的基督徒不斷掙扎。我們得救的確據並非基於我們自己的屬靈追求或行為好壞,而是基於神信實的應許。牧師認為,若不聚焦於基督,就無法回答羅馬書第九章提出的「難道神的話落空了嗎?」這個問題。
牧師強調了神預定的計畫是要藉由揀選的器皿來傳遞祂的應許,而這個應許最終在基督裡成就,使信徒得享榮耀。雅各取代哥哥以掃的事件,甚至被解讀為預表基督作為長子,將長子的名分和祝福讓給我們這些不夠資格的弟兄姊妹,這其中就包含了福音。我們這些第一代的基督徒,穿上了基督的義袍,神聞到的是基督的馨香。因此,門徒作為蒙揀選的人,是神預定要藉以彰顯祂榮耀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