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講主要圍繞著如何正確理解聖經的核心信息以及神在歷史和個人生命中的作為。牧師首先引出一個核心觀點:無論從哪個角度讀經,焦點都應該是耶穌基督。他強調要從羅馬書一些較少人關注的經文,分享一個非常熱門的主題:耶穌基督在聖經中的位置。
牧師以詩篇69篇大衛的經歷為例,說明舊約的經文,即使是充滿負面情緒的禱告,也都是為了教訓我們。保羅在羅馬書15章引用詩篇69篇,證明舊約都是為教訓我們而寫的,目的是要我們藉著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得著盼望。然而,讀經不能斷章取義,必須全面且認真,否則可能扭曲神的心意。牧師分享了自己年輕時在當兵期間大量閱讀聖經的經歷,體會到熟讀聖經的重要性,能幫助我們不被膚淺的解讀所誤導。
接著,牧師深入探討了解釋聖經的關鍵在於看見基督。保羅在羅馬書中將詩篇69篇的經文視為基督的發言,表明整本聖經都在為基督作見證,所有的經文都指向基督,或是直接預言,或是間接透過預表。因此,當我們在讀經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該思考這段經文與基督有什麼關係。
在後續的信息中,牧師聚焦於羅馬書第九到十一章,探討神揀選的意義。他強調,神的揀選並非預定個人得救與否,而是祂應許的傳承,其核心焦點是基督。神的主權和憐憫在揀選中彰顯,祂揀選雅各而非以掃,並非因為人的行為,而是為了成就祂的旨意。我們都是蒙憐憫和恩典的對象,不應以人的角度質疑神的公平。
牧師也闡述了信心是聽從基督的話而來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的認知。信心的基礎是神的信實。此外,神使用萬事互相效力,即使看似負面的事件,如以色列人的不信,也成就了神救贖外邦人的計劃。
最後,牧師提醒聽眾要警惕自我中心,真正的公平正義在於神,而非我們有限的理解。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中,特意要憐恤眾人。最終的讚美應歸於神,因祂的智慧和作為超越我們的測度。總之,這幾段信息強調以基督為中心的讀經法,認識神的主權和恩典,並以信心回應祂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