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要如何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結論:
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族群,每年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來篩檢肺癌
年齡介於50到80歲
抽菸史超過20包年(算法為每天抽菸包數乘上抽菸年數,例如:每天抽2包菸、超過10年即為20包年)
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15年的成年人
研究設計:
因距離上一版2013年版本已經過8年時間,國家級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公布最新肺癌篩檢建議。
建議內容:
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族群,每年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來篩檢肺癌(建議強度為B) (建議強度共分為A~D,A最強,D最弱)。
年齡介於50到80歲
抽菸史超過20包年(算法為每天抽菸包數乘上抽菸年數,例如:每天抽2包菸、超過10年即為20包年)
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15年的成年人
建議停止持續篩檢
已戒菸超過15年以上
因為其他疾病導致預期壽命縮短或無法接受肺癌手術
與上一版差異: 從55歲下修到50歲,抽菸史從30包年下降到20包年
參考文獻: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7244
台灣本土化建議:
台灣肺癌學會於2020年12月發表「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建議需要篩檢的危險族群如下:
年齡介於 50-80 歲,抽菸史超過 30 包年,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 15 年的民眾,證據顯示可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以篩檢肺癌。尤以 60-75 歲者,最具成本效應。
具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建議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作為肺癌篩檢。
有肺病史、氡暴露及特定職業暴露 ( 如石綿 ) 的民眾,可以諮詢醫師考慮進行肺癌篩檢。
非吸菸,也無上述風險因子的民眾目前沒有證據支持肺癌篩檢。若擔心有罹患肺癌風險,建議諮詢醫師後,再進行肺癌篩檢。
患有嚴重疾病或無法接受根治性癌症治療的民眾,不建議作肺癌篩檢。
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宜在具有篩檢經驗,並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經驗的醫療機構進行。
建議抽菸者應即早戒菸,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並不能預防肺癌的發生。
不建議使用其他方式,如肺部核磁共振、正子攝影或抽血檢驗腫瘤指數等方式篩檢肺癌。
強烈建議政府應持續支持學界進行全國性臨床研究,以評估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檢效益。
參考來源: http://www.tlcs.org.tw/secretariatn_notice_article.php?the_no=czozOiIxODMiOw==
個人評論
不只關心肺癌篩檢,戒菸更重要!!
不吸菸者罹患肺癌比例也逐年升高,空汙也可能是靜默的無聲殺手,需要大家更多的關注與討論!! (從回台的第一天,就開始懷念日本名古屋每天都藍到發亮的天空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