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時鐘紊亂容易生病
本文刊載於 88/3/15 中國時報
鄧資新
慕尼黑大學生物醫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博士後研究員
生物時鐘紊亂容易生病
本文刊載於 88/3/15 中國時報
鄧資新
慕尼黑大學生物醫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博士後研究員
疾病的發生是否與生物時鐘的功能失調有關?茲舉數例,略作闡明:
(一)老化的發生,不論是自然的過程或是外在因素的促進,皆推測與生物體內部自由基及自由基清除者(例如很多抗氧化物)之間的平衡有關,已有研究報告顯示:生物體內的抗氧化物(如SOD ,Catalase)其活性功能是受到生物時鐘的調節,因此,若生物時鐘的功能失調,就會直接或間接打破生物體內自由基的平衡,而造成老化。
(二)季節性引起的情緒低落(憂鬱),常發生在居住於高緯度地區的人們(因冬天日照不足),也就是在這個季節裡,光線這個時間賦予者在這個地區的強度(或長度)不足所致,因此,照光療法(讓生物時鐘得到足夠的暗示,適時發揮其調控功能)遂為現代精神醫學所接受且認為是有效的生理療法。
(三)癌症的發生,其成因雖多,且因種類而異,然皆引起細胞分裂週期的不正常現象,許多研究報告也已證實:正常細胞的分裂週期為生物時鐘所調控,所以,當其調控受到外在因子(如毒素等致癌因子)的干擾而導致失靈的話,癌症就可能發生。
(四)時差問題,由於科學之昌明,工商的發達,朝處台北、夜宿巴黎的情形已司空見慣,但是其造成生理上的衝擊(生物時鐘因產生相位位移,而需重新調整與當地的時間賦予者趨於同步)是值得審慎留意的。
因此,奉勸諸君,如果想要維持健康、長壽,請依循大自然的生活節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您一定要作空中飛人長途旅行的話,褪黑激素(Melatonin )雖證實可調整動物的生物時鐘,但人體的服用方式及成效目前仍有疑慮,可多吃些富含抗氧化物的天然蔬果、食品,亦不彷好好考慮亞秀夫教授的建議:向自然界的侯鳥學習,只選擇南北向的航程(無時差)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