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克 牛頓

艾薩克 牛頓 (Sir Isaac Newton)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84歲)

國籍: 英國

研究領域: 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神學、自然哲學和鍊金術

研究機構: 劍橋大學、皇家學會、皇家鑄幣局

母校: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知名於: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微分學和積分學古典光學

受影響於: 笛卡兒、伽利略、哥白尼、羅伯特、波義耳

影響於: 伏爾泰、愛因斯坦

圖片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8%90%A8%E5%85%8B%C2%B7%E7%89%9B%E9%A1%BF

牛頓出生在英國一個叫做烏爾索坡的偏僻村落,那年是西元1642年,由於早產,從小就衰弱多病,沒有人寄望他能順利長大,但是他卻奇蹟似的存活下來。在他出生前,父親就過世了,母親在他3歲的時後改嫁。牛頓小時候被外婆撫養長大,個性有點孤僻、內向、害羞。牛頓小時候在學校的成績並不優秀,可是對於一切他不明白的事物都很感興趣,並且會不厭其煩的動手去做實驗,同時很有木刻模型及機械方面的天份,他還發明了水鐘、風車及燈籠等東西,可以說是一個『少年發明家』

牛頓1687年他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重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學說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稜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在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在被調查的皇家學會院士和網民投票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