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青少年交換學生按月報告書
日期:11月25日
學生姓名:范姜士昀 派遣扶輪社名:台中南區扶輪社
接待國家:德國 接待扶輪社名:Witten Rotary Club
接待地區:D1900;目前由第1接待家庭接待。
現今居住地址:Hochstraße 21, 58300, Wetter
本月活動
1.請敘述參加扶輪社活動的情形:10/28 第一次參加扶輪社的月例會,顧問事前有通知我們要準備一段3~5分鐘的自我介紹還有簡短介紹目前在德國的交換生活。第一次參加例會有點期待,覺得很新鮮,但一想到要上台用德文演講就很緊張。第一次見到社裡面的叔叔、阿姨,大家都很親切,很熱情的跟我聊天,還好他們講話不會太快,也沒有用太難的字。一開始都只是寒暄聊天、吃飯,氣氛都很好,整個感覺很放鬆,但後來輪到我們交換生自我介紹的時候,我就開始緊張了,雖然原本都有準備,也練習了很多遍,但是因為真的太緊張了,有些地方還是不小心卡詞了,還好整體還算可以。接著又是一陣寒暄,這次例會也就進入了尾聲。
2.請描述你現今的日常生活(學校、接待家庭、私人活動…等等):這個月其實是我來德國後,第一個比較靜的一個月,所有扶輪社、學校的大活動都暫告一個段落了,一切都回到最規律的生活。回到學校,各個科目也陸續開始期中考了,雖然我在課堂上聽懂的越來越多了,但整體而言對我來說,要聽懂所有的內容真的還是很吃力,就更不用說準備期中考了。要了解所有的內容,融會貫通,還要有辦法用德文寫出相對的答案和文章。在家裡除了平常的家庭互動外,其餘的時間都拿來準備考試,轟媽每次看到都會跟我說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考不好沒關係,但自己還是會覺得應該要努力看看,至少知道自己盡力了。目前已經考了英文、德文、數學這三個必修科目了,考完心裡想的並不是“怎麼這麼難”,而是覺得這裡的考試模式和制度真的跟台灣的好不一樣,英文跟德文這兩科不是我熟悉的選擇題 ; 數學也不是單純的填充題,而是我最不擅長的作文、分析文章、還有各種簡答題、申論題。
即使在這種規律而且壓力還有點大的生活中,但還是有一些很好玩,值得回味的事。首先當然是萬聖節啦!雖然在德國,萬聖節不能算是一個大節日,但家家戶戶都還是會買南瓜回來做南瓜燈籠,準備一整籃的糖果給上門討糖的小朋友吃。雖然我沒有跟轟妹一樣畫吸血鬼妝,但我去了同學家開了一個小小的派對,玩了他們最流行的桌遊,跟大家一起吃披薩,既然是萬聖節,當然不能錯過這個大家一起看鬼片一起尖叫的機會啊。我們看了一部叫“Die Frau in Schwarz"的鬼片,雖然這部片有一點年紀了而且還是德文發音的,但我覺得還不錯看,看完鬼片也快要11點了,我跟一些人先離開,其他人則選擇留下來在那個同學家過夜。
這些日子下來,我漸漸了解一件事,原來“做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事“跟誰一起”,即使是最平凡的事,跟重要的人一起,這些平凡的事也會因此變得不平凡。
3.目前遇到的挑戰或困境:以往總覺得語言那道高牆是我遇到最大的挑戰,雖然現在仍然在努力地攀上那道高牆,但總覺得它沒有像以前一樣那麼困難了。最近遇到的比較大的挑戰大概是適應家裡多一位成員吧。去智利交換的轟妹因為一些比較特殊的原因,選擇先回來德國。消息來得很突然,其實當下聽到轟爸轟媽說的時候也相當不知所措,甚至會很緊張。這種感覺真的很複雜,期待著和自己年齡相仿的轟妹的到來,但也很擔心萬一相處不來怎麼辦。一直到這個禮拜一轟妹回來,跟他相處了幾天,心中的石頭才終於放下。轟妹雖然比較有想法,但其實很好想處,而且也很照顧我,前天還帶我去參加一個派對,雖然在那個派對上幾乎都是我不認識的人,但大家都很親切也很熱情,我跟著大家也玩得很開心。
4.給委員會的建議:至今為止,我覺得整個交換都相當的不錯、算相當的順利,也覺得一年下來的訓練相當的實用。例如之前rotex學長姐有分享他們在這邊的經驗,遇到的一些問題還有解決方式等等的,讓我可以盡量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小問題,也懂得在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該如何解決對轟家和自己是最好的。
5.本月與輔導顧問見面的次數:1次(10/28 扶輪社例會)
萬聖節的南瓜燈籠(左圖)
到同學家看鬼片(上圖)
生物課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覺得最好玩也最喜歡的一堂生物課)
假日跟朋友一起去Dortmund,吃優格冰淇淋
Saint Martins's Day,一個在德國算蠻有紀念性的節日。
節日由來的表演(左圖)
節日傳統麵包-Stutenkerl(右圖)
轟爸帶我跟轟妹去打室內的米你高爾夫。入場的時候會又一副3D眼鏡,讓我們在打的時候增加難度。
轟家最喜歡的烤肉方式
第二次包水餃,這次轟媽跟轟妹都說要學,大家很認真也很開心的包著水餃
就在轟妹從智利回來的那個晚上,德國下了初雪,雖然不多,但還是讓我們很興奮
Dortmund的聖誕市集
傳統點心-橘子裹巧克力醬(上圖)
全德國最高的聖誕樹(右圖)
期待著聖誕節的到來,家裡也開始佈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