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課類型:社群
召集人:簡于婷
指導老師:吳忻怡
提課類型:社群
召集人:簡于婷
指導老師:吳忻怡
理念介紹
本學期活動內容
我行我不塑徵件比賽報名
實體桌遊製作
規則修改
試玩心得收集
關於我們設計的桌遊:危機礁點
設計理念
近年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遷,威脅全球生物生存。隨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推動,ESG、淨零碳排和碳權等議題逐漸受到重視。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台灣也需積極參與地球保護行動。為此,我們選擇以台灣近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第20號全國性公投「珍愛藻礁」作為主題,希望喚醒民眾對永續發展的關注。
經過研究與實地訪查,我們設計了一款桌遊,讓玩家在「藻礁保育」和「三接天然氣接收站」等能源結構議題中探索平衡挑戰。遊戲遵循四大原則:議題導向,以「珍愛藻礁」公投為背景;公民參與,提升公共議題認識;永續發展,強調SDGs理念;環境教育,傳遞台灣環保知識。透過模擬現實情境,玩家將學習在利益平衡中發現核心問題,並體驗對地方社會的責任。
規則說明
遊戲配件:
圖板4塊:圖板上分四塊區域G、B、Y、E,代表綠碳、藍碳、黃碳和能源,每塊區域有六格,每一格上標有對應的資源類型
資源卡150張,包含:
良性資源120張:G、B、Y、E各30張,每一種又分為三種類型的資源,例如:G1、G2、G3
汙染源30張:又分為20張普通汙染源P,及10張強烈汙染源星星P
盒子1盒:象徵藻礁生態系
點數20點:結算時獲取1點
一般資源卡
普通污染卡
強烈污染卡
加分點數
資源卡編號
個人圖板
物品配置
桌遊外盒
遊戲設置:
遊玩人數為四人
每人配置一塊圖板置於前方
盒子置於中央
將資源與污染源打散於桌面
遊戲流程:
選定起始玩家,由他選擇 是/否 從牌堆中抽卡
>>> 選擇是,則執行A、B、C其中一種行動
行動A:將牌卡正面朝上置於我方圖板相對應的格子上
行動B:將牌卡反面覆蓋於其他玩家圖板的任意格上
行動C:將牌卡丟入中間的盒子裡,造成淨化或汙染海洋的效果
(注意:若抽到強烈汙染源,則一定要放進盒子中)
>>> 選擇否,則先翻開一張我方圖板上覆蓋的牌卡,並執行D、E其中一種行動
行動D:翻開後的牌卡若與圖板上被翻開的那一格完全相同,則要吸納盒子裡的1張汙染源到該格,並將已翻開的牌卡放回牌庫。此時若盒子內恰好沒有汙染源,則將該牌卡放回牌堆中並額外獲得3點點數
行動E:反之若不同,則將翻開的牌卡丟入盒中,或者放置到其他玩家圖板上的任一格
遊戲結束:
當任一玩家的圖板填滿時,遊戲結束。
壞結局:當盒子中的汙染源多於良性資源,則藻礁已被汙染,環境保護全員失敗
好結局:當盒子中的良性資源多於汙染源,全員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取得平衡,在發展的同時,也保護了重要的藻礁
遊戲結算:
在好結局的情況下,最終得分最高者獲勝。若最終為壞結局,則無人獲勝,以下為分數計算方式:
將我方圖板上所有覆蓋的牌卡與污染源先行移除,並挑出汙染源,每一個汙染源扣1分
圖板上剩餘的資源類型與放置區域完全相符者得2分,例:資源卡G2放在G2的格子上
僅資源類型相符者得1分,例:資源卡G2放在G1上
其餘0分,例:資源卡G2放在B2上
良性資源得分-汙染源扣分=最終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