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類型:微課程 團隊名稱: 《弒蛇》—劇聚 指導導師: 王聖閎藝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辦理動機
正逢新生入學的盛夏,團隊希望能注入一股新活水,激盪出更多創意,希望藉由此展吸引到有興趣加入劇聚公演團隊的學生們。本展覽由團隊成員一手打造,從零進行創意發想、融合動靜態元素,並執行設計,將藝術概念搬進現實中。
◆辦理目的
1.招募對劇場藝術與管理有興趣者。
2.建立團隊組織形象。
3.讓中央大學教職員生認識劇場。
◆展區
一號展區:進場通訊
二號展區:劇少厘多
三號展區:劇菁匯聲
四號展區:聚為己友
◆招工組別介紹
招募職位:導演助理、製作人助理、舞監助理、演員、音效、舞台、燈光、服化、影像
表導、燈光、音效、舞台、影像、服化是劇聚的六大技術組,一齣戲的設計與執行都仰賴他們完成所有環節,他們具備獨立執行、跨組溝通、對劇的想像、敢於創新等優秀能力,歡迎有興趣、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學加入劇聚的技術組💫
由舒偉傑老師、蘇耀庭老師帶領同學認識肢體表演,並結合本次演出劇本進行更深入的表演訓練。每堂課共三小時,包括暖身、認識演員職位、認識身體,最後則是演戲指導。
1.藉由黑色風扣、黑模板、快乾接著劑、噴膠等材料,製作黑盒子劇場模型,讓社員在往後可以利用模型來模擬演出效果、道具擺放位置。
2.由陳慧老師教授並共同討論本學期冬季公演,所遇到的舞台設計問題,期許透過老師與成員之間的交流,讓演出製作過程更加順利,也從中學習問題解決能力。
由徐仲驊老師帶領已具專業基礎能力的燈光組成員,透過6小時完整的燈光軟體應用課程,帶學員以實地操作、思考的方式,培訓出一批優秀的燈光設計者,配合專業劇場設備,呈現軟體與硬體設備結合的美麗燈光成果。課程中主要學習ETC軟體的以下功能操作:
Channels Table、ML Control、Color Picker、Patch、Magic Sheet、Cue、Augment3D、Group、Faders
由陳昕葦老師帶領同學認識音樂設計、音感訓練、音效器材、錄音設備使用等,預計教授以聽覺相關及「音效設備認識」的訓練方向。課程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音樂基本判斷與概念;音效製作與設計;最後是音樂製作與設計。
劇聚的六大技術組對劇場充滿熱愛、專業的技術能力,以及對戲劇無邊的想像力,在有限的人力、時間與經費中,他們總能創造一場又一場扣人心弦的演出,為觀眾帶來難忘的觀賞體驗,他們是操控劇場想像力的重要工匠們。除此之外,劇聚還有一顆無聲的齒輪——製作組,他們推動整個團隊運行,將每個環節精準扣合,成為驅動成員們夢想的小小引擎。
1.資產追蹤庫存表:本學期開始編寫清晰的道具與擺放空間表,確保每項資產都有跡可循,為劇場運作帶來條理與效率,減少非必要支出。
2.SOP文件化:將行政工作流程整理成圖文並茂的操作說明書,建立SOP,為後續團隊傳承打下穩固基礎。
3.經費監管者:確保在有限的資源中合理分配每一筆收益。
4.夢想落地執行:製作組在幕後協助整合各組行政需求,確保每個構想得以順利落地,一起將團隊的創意化為具體的成果。
🌟不僅能累積專案管理、活動執行與行銷宣傳等硬實力,也能培養細心、規劃與協調能力,成為未來跨領域挑戰的基石。歡迎有興趣、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學加入劇聚的製作組~
⭐導演自編自導的全新創作
本次劇本由團隊成員於「112學年度劇本寫作工作坊」中完成,授課講師為陳弘洋劇作家,老師亦是劇聚於今年夏季公演演出《再約》的劇作家。今年冬天,我們將在校內首度公開演出《弒蛇》這齣戲,這將會成為團隊新里程碑。
⭐大膽嘗試全新演出設計
本次演出大膽嘗試新舞台、燈光、音效設計,讓技術組之間更加緊密契合,也望能增加觀眾在視覺、聽覺上的體驗。
Generational trauma (代際創傷)泛指家庭每代化為不同形式傳承下去的創傷,是複雜抽象甚至幽微的暴力。一代人在經歷傷害後形成創傷,給家庭留下了傷口,並繼續傷害後代。後代繼續傷害後代。
同樣是殺,弒的殺,是下對上。下對上也是傳統上子女與雙親間天生的不對等關係。蛇是長條狀,銜尾蛇更是無限、循環。瘋子的答數聲,是一系列傳統價值的複述,是為一條蛇(舌)。清潔阿姨,同時是未落網的弒母兇手,割掉瘋子的舌頭。「弒蛇」是向打破創傷輪迴許願。在風格上或許較接近新文本,結合古典作品的復仇與悲觀元素。
📝整排(Run-through)
意旨整體的排練,為完全不打斷的排練,演員把戲從頭到尾演練一次,目的是讓演員及工作人員(Crew)對整體節奏能夠熟悉 。
📝技排
單獨技術上的排練,遇到技術問題時就會停止。
📝總彩排(Dress rehearsal)
所有演員帶妝髮、完整服裝、道具、燈光、舞台、音效等通通就位,導演不會打斷彩排,時間流程完全照表操作,「視同正式演出」的完整排練。
第一次整排 11/8(五)
第二次整排 11/16(六)
第三次整排 11/20(三)
第四次整排 11/28(四)
第五次整排 11/30(六)
劇場籌備暨演出周 12/7(六)~12/14(六)
⏰113/12/12(四)~113/12/14(六)
18:30觀眾入場 19:00~21:00正式演出暨映後座談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三館黑盒子劇場
少年 / 黃奕夫 飾
男同學 / 章家康 飾
醫生 / 郭翊政 飾
清潔阿姨 / 葉亭君 飾
⭐社會實踐:讓劇場連結更多可能
我們計劃透過校外服務,例如「一日劇場工作坊」,向孩童介紹劇場藝術的魅力,培養他們的表演興趣與創造力。同時,藉此機會擴大藝文參與的人口,讓劇場成為更多人的文化記憶。
⭐團隊創新:在地藝術與技術的全新結合
未來,我們不僅專注於演出的呈現,更期待深入桃園在地,結合表演藝術與劇場技術,成為引領在地文化發展的創新公演團隊,成為桃園知名的學生劇團。
⭐社群推廣:讓在地藝文被看見
持續透過創意貼文推廣劇場藝術與自身團隊,提升團隊的社群曝光率。我們致力於推廣在地藝文,讓更多人關注劇場創作,並以此作為橋樑,連結桃園地區的表演藝術愛好者。
⭐持續傳承:雲端化劇場運營
劇聚一直積極推動文件雲端化,不僅有助於知識與經驗的傳承,更希望透過數位化方式,讓劇聚的努力被更多人看見。我們計劃建立完整的運營SOP,為未來的團隊奠定穩健基礎,同時吸引更多有志於劇場藝術的夥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