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富翁要捐钱给那些对生活完全失去希望的人。他理所当然地认为乞丐是没有希望的人,但当他递钱给乞丐并说明原因后,却遭到了乞丐的断然拒绝,乞丐忿忿说:“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 他言下之意是说,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拥有希望,而希望存在于每一个活着的人心中,从来就不曾把我们遗弃。
人穷志不穷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大灾荒,百姓没有粮食吃,背井离乡,到处逃亡,有饿死在他乡的,有饿死在路上的。全国一片饿殍景象,情形十分凄惨。齐宣王想尽一切办法救济灾民,但还是无济于事,宣王只能干着急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民逃荒到别的国家去。
有个名叫黔敖的富人家,派出去很多的奴役大发慈悲在路边摆些饭食,等待着饥饿的百姓来吃。有一个几天也没有吃饭的饥民,用衣袖遮着脸,用绳子绑着鞋子,饿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走上前来。黔敖看见了他,就左手端着饭碗,右手提着水壶,高声吆喝他说:"嗟!来食。"意思是:"喂!来吃吧。"
黔敖认为在这么严重的荒年里,粮米比黄金还值钱,自己能施舍些食物给饥民,已经是了不起的义举了,所以说话的声音大些,语言也不客气。那个人一听,觉得黔敖很不礼貌,挫伤了自己的自尊心,就扬起眉毛,瞪起眼睛,看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受这种侮辱,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种程度!"
安德鲁·卡内基
钢铁大王卡内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纺织工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则以缝鞋为业。12岁时,因生活太过艰难,他随家人移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卡内基在纺织厂里当过童工、烧过锅炉,在油池里浸过纱管、也曾当过信使。送信期间,卡内基苦练出高超的电报技术;十六岁的他便被聘为一名电报传递员,每周工资2.5美元。
在长达10年的后续生涯里,他非常勤奋地工作,得到晋升,但仍然不算富裕。有一次参与股票投资的时候,家里的全部积蓄不超过60美元。他与母亲商量,以房屋作抵押来贷款,方才买到了共计600美元的股票。
美国内战前,他和一款卧铺车的发明者伍德罗敷结成了合伙经营关系,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卡内基和伍德罗敷分得可观的利润,成为日后卡内基通过投资进一步增加财富的基础。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并在同年结识了另一位实业家亨利·克雷·弗里克,两人结为商业合作伙伴。
即便家境不理想,卡内基也从未向贫苦的生活屈服。他依靠着自己后天的不懈努力,铸造了一系列成就,成为闻名世界的钢铁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