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两年后,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谋臣文种劝勾践以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来说服夫差释放勾践。夫差听信谗言,答应了越国的投降。吴国撤兵后, 勾践到吴国伺候吴王,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回国后的勾践“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中夜潜泣,泣而复啸”(《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以激励自己不忘复兴大事。正所谓: “若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他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以三万雄兵吞大了吴国,成就了伟业一洗前耻。 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为了生存而活养,这也是他忍辱负重的“活着”的人生哲学,也正是这样的生命观给予了他成功的希望。
1976 年, 在经历了连续两届错失奥运会金牌的重创下,日本马拉松选手圆古幸吉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亚洲飞人刘翔因跟腱部位疼痛难忍,在第二次起跑的瞬间,在万众瞩目的时候,毅然选择离开跑道,退出比赛。此举动全世界都为之唏嘘,愕然不已,但刘翔的最后选择是明智、理性、成熟的。不以一时的成败论人生,懂得能届能伸,知道何时应暂行隐退,何时见机发力,一跃而起, 亮剑出击。
由此可见,勾践和刘翔曾经的失败后做出的决定俨然是一种活着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