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來源: 真平版教科書第6冊
教學節數: 每週( 1 )節 本學期共( 20 )節
學期目標/學習目標:
1.能了解並熟念本課課文和語詞。
2.能聽懂並說出臺灣傳統節日的閩南語說法。
3.能了解臺灣一年當中傳統節日的習俗。
4.能了解各種民俗童玩的閩南語說法。
5.以課文情境激發學生絕妙新穎的創意發想,利用大自然的資材創作童玩,期能建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正確觀念。
6.能聽懂並說出各種家具的閩南語說法。
7.藉課文情境,教導愛物惜物的好習慣,及禮尚往來的禮節學習,並能體會與人分享資源的快樂。
8.能聽懂並說出房屋隔間的閩南語說法。
9.藉課文情境,讓學生學習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與懇切態度。
10.能聽懂並說出交通工具的閩南語說法。
11.能運用各課句型,複習本課詞彙。
12.藉由囡仔歌「公共汽車」的情境,複習交通工具的閩南語說法。
13.藉由囡仔歌「掩咯雞」的情境,學習早期孩童的趣味遊戲。
能力指標:
1-2-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閩南語語詞及語句的語音成分。
1-2-2 能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2-3 能聽辨社區生活中的常用語句及語調。
1-2-4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認識社區及在地文化。
1-2-5 能初步聽辨閩南語的一字多音。
1-2-6 能初步運用科技與資訊媒材提升聆聽能力。
1-2-7 能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
1-2-8 能養成聆聽閩南語的禮貌與態度。
2-2-1能流暢地說出日常生活對話語句。
2-2-2 能運用閩南語與師長、同學及社區人士進行對話。
2-2-3 能唸唱歌謠及說出簡單故事。
2-2-4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描述生活周遭的人、事、時、地、物。
2-2-5 能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情緒與需求。
2-2-8 能養成主動用閩南語與人溝通的態度與習慣。
3-2-1能聽念標音符號的聲母、韻母、聲調。
3-2-2 能運用標音符號提升聽說能力。
4-2-1 能認讀閩南語語詞和語句,並瞭解其語意。
5-2-1 能聽寫基本的閩南語常用語詞和語句。
融入重大議題之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
1-2-1 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1-2-4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3-2-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家政教育】
3-2-3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2-2 認識自己與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4-2-5 瞭解參與家庭活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