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
對我來說,我覺得人生一成不變是很可怕的,一成不變的結果,很可能也是安定與慣性的結果,比如說,我們看著一個小朋友,在安逸的環境下長大,什麼事都被照顧的好好的,唸完小學上國中,台灣的國中生看起來都差不多,因缺乏運動,看起來有些笨重,反正這三年最重要的就是努力用功,然後考上一個好高中,高中三年也差不多,努力用功一直等上了大學再說…。
在我們人格最不穩定及最迷惘的時候,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只能遵循一個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跟從學歷制度,至少以後出了社會,啟薪會比別人高些,我們最重要的青春期,除了壓抑內心各式各樣的幻想,除了專注讀書外,好像別無其他。
大部分的人,只好利用自己瘋狂的解放自己,這種因為壓抑過度所帶來的玩樂,基本上也容易放縱過度,也可能都還來不及探討自己內心最重要的精神層面,緊接著出了社會,又要開始為社會打拼…。
出了社會後,又要克服菜鳥的恐懼,又要找一個有前途的工作,說真的,除了自己,誰也幫不了太大的忙,除了在夜晚,在燈火通明的酒吧買醉之外,誰還有力氣去談榮格與佛洛伊德亦父亦友的複雜感情,或是二次大戰時期聖海倫娜的奇蹟…。
我們被生活吞沒了…。
那是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我們工作了好多年,為了賺得固定收入以便支付房貸、車貸、日常開銷、渡假旅費,所以必須將工作與情緒固定下來,9 to 5,週休二日,就已經夠令人疲於奔命了,誰還敢記起18歲時發下要成為畫家或文學家的豪情壯志…。
雖然這樣還不至自暴自棄,但是當我們發現我們可能在這樣冷漠的社會裡,稍微學到了一點人情世故,稍微可以掌握一點點的自我時,卻發現到頭來一事無成。
我們已經習慣了這個社會的規矩,已經不敢過於放肆,說話保留三分,做事先找退路,合作是為了利益,朋友是某種需要…。
大部份的人就是這樣地活過來的。
我站在街頭,看著因為生活折磨而面孔呆滯的人來來往往,覺得難受,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反射性地摸摸我自己的面孔,那我是怎麼活出我自己的呢?
我也有很多的朋友,為了堅持自己的夢想,遠度重洋去唸服裝設計,她也想成為另一個J.P高帝耶。有人唸物理科學,她想成為另一個愛因斯坦。有人待了辛苦工作的所有積蓄孤注一擲,只為了心中一個模糊的衝動…。
而之後我看到的是,有了拿了碩士,有人拿了博士,多唸了幾年書,缺少社會歷練,可能最後仍回來了,在這樣孤助無援的社會載浮載沉,有人仍在劇場裡繼續奮鬥,每天坐公車轉捷運,讓夢想變成一種掙扎…。
你知道我看到了什麼嗎?
為夢想而堅持的人,這樣的賭注基本勝算不大,但是不賭的話,就一輩子也贏不了!
敢跟宗教或是社會對抗的人,會被歸於是叛逆的人,而在意念的拉鋸戰中,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輕易被說服或退縮的人,或是心中無夢想的人,或者是怎麼樣都可以的人,或者是趨炎附勢的人,或者是膽小怕事的人,或者是被人握有把柄的人,或是天性使然的人,或者是只求一口飯吃的人,最容易被這樣安於現狀的世界吞沒了…。
在這個世界中,最令我感到無力的就是人類的世界,非洲草原中,獅子會吃羚羊、斑馬,但是當獅子吃飽了,他們可以與所有動物在草原中相安無事…。
而人類是──如果我有能力將斑馬制服,無論吃飽與否一定要將之一網打盡,然後殺個片甲不留,以永絕後患…。
所以人類的社會中,征服慾是一個變態的開源,上流歸於上流,下流歸於下流,厲害的人只會忙於炫耀一切而忘了施捨,罪犯之所以犯罪往往指出於內心的一點點不平或是生活而已。
只因為滿足自私意識而毫不留情而相互殘殺,而自得其樂…。做得到這一點的,在這個世界上,惟有人類而已。在這樣不相互友愛的世界要談夢想是何等難事呀!
儘管如此,我還是在一面哭泣一面緊握著雙拳,堅定地重複著〝人因夢想而偉大〞這樣的信念。人生不只是物質上的缺乏而苦,對我來說,精神上的匱乏才是最難受的懲罰。
〝人因夢想而偉大〞,我仍是信心十足的以此信念,不因別人的嘲諷,不因別人的陰謀,不因別人的其他…,繼續勇往直前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