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口腔部位的不自主运动

1. 肌张力障碍

所谓肌张力障碍(dystonia),指由于持续的肌肉紧张,导致发生无意识的扭曲或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的病态,部位发生在颈部、眼睑、面部、口部等处。肌张力障碍是仅次于帕金森氏症及特发性震颤的第3大常见的运动异常疾病,发病年龄覆盖幼儿期到老年期,发病时越年轻,越具有蔓延至全身的倾向(参考文献26)。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在口腔及下颌发现症状的口下颌肌张力障碍(oromandibular dystonia)有:无意识闭口的闭口肌张力障碍(jaw closing dystonia)(图1)、无意识开口的开口肌张力障碍(jaw opening dystonia)(图2)、舌头伸向前方的舌前突肌张力障碍(tongue protrusion dystonia)(图3)、下颌横向错位的下颌错位肌张力障碍(jaw deviation dystonia)(图4)、下颌向前突出的下颌前突肌张力障碍(jaw protrusion dystonia)(图5)等(参考文献13,17-22,26)。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容易被误诊为下颌关节疾病或心因性疾病,有不少患者在确诊前曾到多个医院、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闭口肌张力障碍的患者一旦到牙科、口腔外科就诊,往往被诊断为下颌关节症或磨牙症。患者照片的使用,已征得其本人许可。

图1.闭口肌张力障碍之一例。这位患者一想说话,其进行咬合工作的肌肉(称为“咬合肌”,在两颊部分)就会收缩,使嘴巴无法张开。这位患者还并发了眼部肌张力障碍(眼睑痉挛),像这位患者的情况,病名被称为“Meige综合症”。

Video 1. Jaw closing dystonia (Meige syndrome)

图2.闭口肌张力障碍之一例。这位患者一想说话,开口的肌肉就会无意识地收缩(翼外肌),导致无法说话。饮食没有问题,安静时完全没有症状。

图3.舌前突肌张力障碍之一例。这位患者持续说话时,舌头的肌肉(颏舌肌)力量逐渐增加,使舌头向外伸面。这位患者也是只在说话时出现症状,进食及进行其它运动时完全没有症状。

Video 2. Tongue protrusion dystonia

图4.下颌错位肌张力障碍之一例。这位患者闭口时,其下颌向右约错位8mm。这是由于左侧翼外肌无意识地收缩。这位患者病程长,安静时也会出现这种异常收缩。下颌关节症也可能导致下颌错位,但这种情况下开口时是向下颌关节盘脱位的一侧错位。该患者在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检查中,并未发现下颌关节有异常。

图5.下颌前突肌张力障碍之一例。这位患者因两侧翼外肌的不自主收缩而下颌前突。发病后的病程长,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下颌关节没有问题,如果用力,上下颌可以移动到咬合位置。

2.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

肌张力障碍有如下的临床特征(参考文献13,26):

・定型性肌肉收缩模式(stereotyped pattern of muscle contraction)

每个患者的肌肉收缩模式相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的闭口、开口等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

・动作特异性(task-specificity)

症状在做特定的动作时出现或恶化,例如在口下颌部位,因发声、咀嚼而产生开口、舌前突及其它异常运动。在进行其它的下颌运动或安静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如果病症若出现长期化或重症化,则患者在进行其它的下颌运动及安静时,也会出现症状。

・感觉的欺骗性(sensory tricks)

症状因特定的感觉刺激而变轻或变重的现象。在口下颌部位,若口中含着口香糖、手帕、香烟等物或轻触下颌或牙齿,可使症状暂时变轻或消失。

・溢出现象(overflow phenomenon)

进行某种动作时,不相关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产生肌张力障碍的现象。从咀嚼肌到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颈部肌肉、肩部肌肉,异常收缩可能出现扩大。

・清晨效果(morning benefit)

早晨起床时、清晨时,症状变轻。大部分肌张力紧张患者在起床时症状最轻,而因磨牙、咀嚼肌过度紧张而产生的下颌关节症Ⅰ型病症则多半在起床时就有肌肉症状,这一区别是用于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

・共同收缩(co-contraction)

正常情况下,协同肌和拮抗肌不妨碍相互的运动。例如:开口时,闭口的肌肉不收缩,闭口时,开口的肌肉不收缩。患有肌张力收缩的患者,相互抑制的平衡出现崩溃,运动时拮抗肌同时收缩,妨碍试图进行的运动。咀嚼肌常常出现开口肌和闭口肌同时收缩,对发声、咀嚼造成障碍的症状。

・触发器现象(flip-flop phenomenon)

指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因为某种原因而突然变轻或变重的现象。在发病后病程不长的病例中,患者会在治疗途中症状突然痊愈。

・震颤(tremor)

震颤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身发生不自主的快速、有规则的反复运动,安静时在头颈部的口唇、舌头及下颌发现震颤,在家族性肌张力障碍的家庭内,可能仅表现为震颤。

也有部分存在不自主运动的患者没有上述肌张力障碍的特征,其原因只可能是心因性。心因性的不自主运动有非一贯性的运动(模式、分布、速度变化)、自然康复、反复复发等特征。

3. 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dyskinesia)是发生在舌头、嘴唇、下颌等处的像似在反复舔食或吃着什么的反复咀嚼的不自主运动。肌张力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的异常,而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的异常。年纪大的患者或长期内服精神科药物的患者有此症状。舌头、嘴唇因运动障碍而反复蹭到牙齿,有时候也导致受伤(图6)。

图6.因下唇的反复运动,嘴唇因下颌前牙而出现破口的病例。

Video 3. Oral dyskinesia

4. 磨牙症

就寝时或精神高度集中于某种精密作业时或紧张时,无意识产生的磨牙或咬紧牙关等无意识的口腔习惯,被总称为磨牙症(bruxism)。起床时出现咬肌、颞肌部分(从脸颊到太阳穴、头部侧面的部分)疼痛及齿面磨损。如果高强度的磨牙长期持续,可能导致咬肌肥大症、肌凸起过长症、咀嚼肌肌腱增生、无法开口的咀嚼肌腱及腱膜增生症。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