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幕僚課程筆記_EP5
期末發表的腳步離大家越來越近,研究幕僚課程也終於進行到講師 Jarvis 真材實學的尾聲啦!在回收問卷瞭解量化資料後,也別忘記質化研究方法——訪談的重要性,訪談除了能讓我們直接與使用者對話,了解需求與核心問題外,也是再一次對假說的測試,從訪談中重複驗證,找出需要修正的蛛絲馬跡。
📍 訪談開始前,就想好會出現的輸出
在訪談背後,實際上存在著研究者心中一個待驗證的假說。因此在設計訪綱與尋找受訪者時,就應該想好訪談後希望得到什麼資訊,不過這裡指的可不是利用誘答哦!在訪談過程中,應該注意問題需要開放,但避免籠統;貼近真實情況的答案,才是可以推動修正出更符合使用情境的假說的要素。
📍 訪談中,要拿出十足的好奇心來挖掘
在訪談過程中,需要透過不斷的提問以挖掘出真正有價值的資訊;同時也要注意邏輯鏈與因果關係,在持續深掘的回答中察覺(誰)真正的需求。
📍 找到對的訪談對象至關重要
空有一身訪談技巧,卻沒找到正確的訪談對象,(會怎樣?),因此除了針對想驗證的假說擬定問題外,也需要思考對假說最重要的用戶群是誰,利用簡單的用戶分群技巧尋找,再進一步在訪談過程中大展拳腳,拿到有價值的資訊。
如果量化資料是一把驗證假說的利刃,那麼質化資料就是過濾問題的篩子。藉由直接的互動與提問,篩除有所偏誤的部分,留下真正直擊核心需求的假說,完善整個解決問題的流程,成為一份能夠打造更佳校園的議題實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