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
苦甜巧克力粉 / 麵粉
杏仁片 / 糖 / 奶油
克重300
--240
原來很排斥做手工餅乾
到處都有人在做,覺得一點獨創性都沒有.
這餅乾的開發純屬意外,
起因於吃到重乳酪蛋糕,覺得底部的餅好吃.
餅底做法一點秘訣也沒有---
很好的巧克力粉+很好的奶油,就這麼簡單!
做成餅乾時,為了避免單調,加上杏仁片.變成了第一款餅乾!
結果,口碑不錯,真沒想到.
成分:
蛋白/自烘焙核桃/
自烘焙南瓜子/糖
克重:180
--180
做"布列塔尼餡餅"的"副產品"--多出很多蛋白
--想到出路了---法式蛋白堅果酥
望文申義,就是把蛋清打成義式蛋白霜,再拌入各種堅果,
"一坨"進烤箱烤!100%無油,100%無香料,100%無添加劑,
"純粹"的食材原味! 排行第一的餅乾!
法文”noix”指”堅果” , “meringue”指”酥”.
原配方用到蜂蜜,但在選食材過程無法保障是純蜂蜜,決定改用糖
很意外的,純蛋白與純糖,碰撞出如麥芽糖般的口味.
堅果一定是要自烘焙--低溫/石板,會烤出天然的堅果香
做手工餅乾的過程中,我發現,我最喜歡的都是法式&義式餅乾
原因無它
傳統的法式/義式餅乾配方都很單純.真正好吃的,外型都不討好
但,因為單純,所以美味! 放添加劑,其實是破壞食材
成分:
麵粉 / 自烘焙杏仁 / 檸檬
克重:221
---200
義文”bis”指”兩次”, “cotti”意指烘烤,
是一種兩次低溫烘烤的硬餅,
很傳統的餅乾,義大利人是沾著濃縮咖啡一起吃.
去義大利沒吃過? 你確定去的是義大利??
這是我個人最愛的餅乾!
就像...嗯...像"楊過的玄鐵劍", 以拙取勝!
很好的杏仁/很好的麵粉/很好的技術
就這樣, 完全不花俏. 單純的美味.
唯一缺點...硬...很硬....非常硬!
成分:
麵粉/自烘焙杏仁/海鹽
奶油/糖/熟蛋黃
克重:260
---250
原文就是蛋黃酥餅,
翻譯為"瑪格莉特"是對岸強國人幹的,沒啥原因,
估計只是因為叫”蛋黃酥餅”不太好賣.
原來這餅乾長得也不像花,應該只是隨意的用手指在中間壓一下,免得烤成地瓜球.
在泰國買的原木香料砵捨不得用,把杵拿來壓麵團.好用!
然後,愛吃堅果的老公,塞了顆石板烤杏仁在中間.ㄟ…..怎麼變成一朵花了!
意外,純屬意外,純屬一系列的意外.
好濃郁的蛋香原味啊,秘訣是什麼?
基本上,秘訣很白痴--要用蛋黃, 用好的蛋黃!
這算秘訣? 算!
你知道多少人做這蛋黃酥餅不是用一顆顆打出來的蛋黃?
首先,有一種東西叫瓶裝蛋黃,要多少公克就多少公克,準得很.
更利害的,叫做蛋黃粉,更方便,撒進去,不會結塊!!才會酥.最神奇的,是能室溫保存!
我的做法很”原始”,一顆顆打蛋,一粒粒分出蛋黃,放碗裡蒸熟,然後,最痛苦的部份
----把一碗整”坨”的蛋黃磨成粉
成分:
麵粉/杏仁片
奶油/糖/肉桂
克重:230
---220
佛羅倫丁,有人翻成”佛羅倫提”
先做成肉桂糖,再做成焦糖,再鋪杏仁片,再結合餅底,當然,餅底也要先烤好(超麻煩!)
排名第三的餅乾
喜歡肉桂味的,會很驚豔
不喜歡肉桂的,還是會有50%很喜歡
沒有印象中肉桂的嗆味與苦味
原因:
第一,肉桂的品種品質產地,非常非常重要.
第二,現磨立刻做,更重要.
喜餅禮盒
能做出讓人吃完覺得好吃的喜餅嗎?
嗯, 好問題. 通常除了包裝精美外
吃完(也常吃不完),實在沒印象.
我家收到的喜餅,最後基本上都是狗吃掉.
既然要花錢送人,何不送好吃的?
行! 因為提早了將近四個月說.
滿足"私房"要求, 開發吧!
成長,常常是被逼的.
這導致我研發了一系列的喜餅與禮盒
有些餅乾是常規產品
也有些是特殊訂製
基本上,是依每對新人的喜好與預算的不同
沒有一次的喜餅禮盒是完全相同.
獨特! 客製化,是基本的理念.
通用的原則只有三條
第1. 喜餅盒由新人自選(當然價格也不同).我協助向廠商訂購 (這部份實報實銷不賺你錢).
第2. 餅的部份,種類/數量依預算來設計
第3. 要提早訂購.(這是手工餅乾,不比工廠機器做,每一項都需要時間)
返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