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番薯

張貼日期:2011/10/5 上午 07:19:45

明代後期西班牙人來到東方時,將中南美洲原產的玉米、甘薯、花生、馬鈴薯、菸草等新作物也由東南亞經閩粵、雲貴地區引進中國。這些原產於高地的作物耐旱耐寒,可種植在貧瘠的山坡、沙地、高寒地區,使耕地面積與糧食生產大為增加。

從美洲引進的新作物中,蕃薯與馬鈴薯的單位產量很大,清末時這兩種作物的栽種面積只佔全國的1.92%,產量卻佔糧食作物的12.41%。玉米單位產量比較小,但可種在乾旱地,清末時已佔糧食作物的5.94%。總計這三種新糧食作物提供了18.35%的主食來源,比小麥的17.02%還高。至於花生、煙草則是屬於高經濟價值作物,清末時栽種面積佔全國耕地的10.60%。

美洲新作物的種植使中國人口得以大量增加,估計人口由1661年的0.65億增加到1851年的4.32億,同時也創下傳統帝國最長的太平盛世,但人口的惡性增長終於逼近土地生產力的極限,人口與糧食供應的失衡。

以民國初年中國土地生產力來算,米類產量約5,973萬噸,麥類約2,758萬噸,根莖類作物約1,145萬噸,其他雜糧2,785萬噸。以上這些糧食作物所能提供的總熱量大概能養活4億人左右,就算加上經濟作物最多在4.5億人左右,而且還必須要平均分給全國每一個人。如果考慮到貧富差距與地區的不平均,清代中國土地生產力的極限最多能養活不超過4億人。

野生種起源於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抗病蟲害強,栽培容易。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藷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甘藷傳至菲律賓。在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從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由東莞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1]。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又從呂宋攜帶回中國,試種後,「甫及四月,啟土開掘,子母鉤連,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撫金學曾大力推廣,並撰《海外新傳七則》。《農政全書》詳細記述了番薯的種植方式,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南人用當米穀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藷故也。」中醫學認為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台灣本省人因白米價格較貴,常以番薯果腹,且台灣的地形輪廓類似「番薯」之形狀,故台灣本省人往往以「番薯」自稱;而以芋仔稱呼戰後遷居來台的外省人。但芋頭係本土原生作物,番薯反而為外來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