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屆給金少慧老師的問候信
知道金少慧老師是女拔萃
舊生,不感到意外,我們
小時候就模糊地聽其他老
師說過;老師在中山大學
讀過,就引起我們很多聯 想 . . . . . .
重溫歷史,中山大學起碼有三所:第一所是在莫斯科的為紀念孫中山曾主張聯俄容共而設立的中山大學(1925-30),但只有五年壽命。第二所是現在在臺灣高雄的中山大學,很明顯是國府播遷台灣後而設的。第三所是孫中山親手設建,本來在廣州石牌的廣東大學,孫中山死後改名為中山大學。中山大學1950年後與嶺南大學合倂。
大 學
我們的金少慧老師進的當然是上面說的第三所了。老師今年94歲,算算年數,假設她17或18歲女拔萃畢業,大概是1936年間的事,相信她是這一年進廣州的中山大學。 1936年是老一輩廣州人譽為黃金時代、由陳濟棠(陳維周弟弟,香港教育家陳樹渠叔叔)主政的最後一年。隨後陳因為與李宗仁聯合反蔣介石失敗而下野(兩廣事件),余漢謀續掌廣州。蔣介石這時正忙於剿共,咬著毛澤東從江西追到陝西。36年西安事變後跟著是37年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
37到38年廣州已是山雨欲來,日軍1938年尾正式登陸廣州。金少慧利用這幾年的空隙完成了部份學業,後期隨著中山大學遷到雲南,再而廣東韶關。她大學最後兩年,人雖然在廣東雲南香港到處跑,可全民正在浴血:第二次淞滬戰役、浴血台兒莊、南京大屠殺、花園口缺堤、重慶大轟炸等,日本步步緊逼,“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以金老師的愛國,內心一定不會平靜。
廣州淪陷後,39年末的一天,金少慧提著藤箱,穿著那中山大學女生引以為傲的長衫,另一手挽著雨傘,疲憊的走出尖沙嘴火車站,對著維多利亞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這畫面,有如電影裏面的主角,歷劫滄桑後,重歸故里。你想,中國的八年抗戰,已開始兩年。而香港的三年八個月,卻由41年開始。金老師,真夠你瞧的。
投 身 教 育
日本投降後,跟著神州色變,香港也是戰後復元階段,百廢待舉。港人重建家園,跟著嬰兒潮爆發,思考著自己未來,金少慧決心從事教育事業,報考香港政府的教育官。甚麼?堂堂中山大學的學歷港英政府都不承認,真不識貨。算了罷,不跟你計較,單是女拔萃的學歷,還是戰前的,就已經“夠照”了。合該這樣,金老師才“明珠暗投”,派到這“蠻夷之地”的李鄭屋官小當副校長。否則,甚麼大學的系主任,甚麼中學的校長位也留不住她。
“ 各位同學,你們做算術的植樹問題做得不錯,
告訴你們,練習中的雞狗同籠問題可以不用做,
以後不再考這類問題。”
“ 是”。
四十五對嗷嗷欲哺的眼睛同時望著金少慧,金少慧想起飄泊多年,難得安定下來,眼看著這班生於和平年代的毛頭小子黃毛丫頭日日長大,也算老懷安慰。小息時,操場一角,關文忠、樊炳彪與邱志和嘻嘻哈哈,扭作一團。
“ 喂,金姑說不用做雞狗同籠問題,我已做了,氣死 我。”
“ 金姑金姑的叫,信不信我告你呀啦?”
“ 金姑金姑。。。。。。”
“ 不用嘈了,放學後到我青山道頂樓看007公仔書,老夫子甚
麼的,任你看,曾滿超也住在附近,問問他來不來。”
當年,所有老師學生都叫金老師為金生,有尊敬之意。我們這幫小毛頭,真不生性。。。。。
退 休
金生不知道那年退休,73、74年我們十多人探望她時,她已經吃齋禮佛。她淡薄名利,悲天憫人之心,我們都感受到。想想也是,往前數,數十年來,國民所受苦難,金老師還不感受到嗎?好了,如今國家興旺,基本上人民已經趕上小康之局。經濟學大家張五常甚至說當前之勢,是繼漢、唐、清康熙乾隆以來,最好的年代,金老師也看到了。
* * * * * *
以上文字中的情景,很多是我們自己想像的,金生你的個人想法及很多事項,我們都不知道,其實最好就是與您核實一下。但多年來,沒有執弟子禮,已然不對。慶幸知道金生您健在,遂急就章,再草此文,所以粗疏之處,很容易看出來。可起碼代表我們同屆的同學,向你問候。龐雪玲說您跟袁家儀是她最喜歡最敬愛的老師,她與曾滿超學業有成,都成為大學教授。譚立三在美國海軍基地工作,邱志和與樊炳彪就退休在家,邱住在英國,日子過得尚算安順。
金老師你會頤養天年,得享高壽,看到國家一片繁華之象。您前半生生於動亂之中,中年忙於作育英才,晚年定能享清福,您要多活十年、甚至二十年。宋美齡105歲、張學良101歲、巴金101歲、季羡林99歲、冰心99歲。。。。。。最厲害的周有光今年106歲,今天還在打他的中文打字機,他說上天把他遺忘了,留了他在人間。您就把他們的記錄打破罷。
68屆同學 2011 年6 月25日
参考資科: Wikipedia
Sun Yat-sen University, originally known as National Kwangtung University (国立广东大学), was founded in 1924 by Dr. Sun Yat-sen. It combined National Higher Normal College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Kwangtung Provincial Law College (广东公立法科大学) and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Technical School (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and after his death it was renamed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1926.
The campus was originally located at Shipai (石牌), Eastern Guangzhou. In the early 1950s, Sun Yat-sen University was merged with Lingnan University and relocated to Kangle Yuan (康乐园), Southern Guangzhou, which is now called the South Campus. In 2000, the Zhuhai Campus was established in Tangjiawan (唐家湾), city of Zhuhai. In 2001, the form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merged into Sun Yat-sen University, constituting the current North Campus. The East Campus was established in 2004 in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广州大学城), Panyu, Guangzhou.
Sun Yat-sen University is a universi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term may also refer to: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a university in Taiwan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scow Sun Yat-sen University, a university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歡迎老師、校友提供資料 (文字、照片),
聯絡電郵: lichenguk@gmail.com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