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an 14, 2012 3:16:38 PM
內情報導
誰知道扶輪 做些什麼?
根據一項 2010 年的公共形象調查結果,非扶輪社員中平均有 62%的人聽過扶輪的名字,但其中只有 37%的人對於扶輪做的事有些許瞭解。國際扶輪在阿根廷、澳洲、德國、日本、南非與美國這六個國家每一國各委託對大約一千人進行調查,以測量一般大眾對於扶輪的瞭解與觀感。調查結果跟 2006 年進行的一項類似的調查一致:雖然受訪者聽過扶輪的名字,但是他們並不太清楚扶輪的活動。
在調查的六個國家中,澳洲的受訪者有最高比例知道扶輪(95%);德國則最低(34%)。但是知道扶輪不代表熟悉扶輪做的事情。幾乎所有的澳洲受訪者都說聽說過扶輪,但只有33%的人說他們對扶輪有些許瞭解。南非有 80% 的人表示他們聽說過扶輪,但只有18%的人說他們熟知扶輪的活動。
扶輪公共形象總協調人梁吳蓓琳表示,建立熟悉度並不容易,她強調「我們在宣傳扶 輪的形象時必須保持一致性, 扶輪社員應該接受訓練,這樣才能清楚表達我們的立場、願景、價值觀與焦點領域。」
這項調查還包含每個國家的年齡、性別、收入與教育程度人口交叉比對。日本受訪者年齡在40以上者,有67%聽說過扶輪,而40歲以下者只有38%有聽過。阿根廷受訪者中,收入階層最高者有63%聽過扶輪,而收入階層最低者只有20%聽過。
有意願貢獻時間或金錢給扶輪社的比例因國家而異,南非最高(49%),日本最低 (10%)。報告的總結表示,因為捐錢的意願因國家而異,扶輪社員需要因地制宜的行銷方式,來宣傳當地扶輪社的活動。受訪者被問到他們會如何描述扶輪社員時,大約有65%的人回答說「熱心公益」、「受人敬重」與「有愛心」。 但只有 26%的人描述扶輪社員提到女性社員,有 50%的人描述扶輪社員提到男性社員,報告指出,這顯示扶輪必須加強宣傳它的女性社員。
整體來說,公眾對於加入扶輪社的意願低落,在受訪國中,平均1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可能會加入扶輪社,而60%的人表示他們不太可能加入。美國女性相較於男性,加入的意願只有一半。報告的結論是,公共形象的宣傳活動必須因地制宜,只提高大家對扶輪的認知是不夠的,因為這樣無法將扶輪與善行相連結,也無法擴大社區的參與。
--撰文 Arnold R. Gra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