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osa Speech Recognition Challenge 2025 - Hakka ASR II
歡迎收聽「這馬講台語」,「阿土伯來開講」,真歡喜邀請著阿土伯,也就是洪惟仁老師來為咱主講。
我們已進入AI的時代,而台語必須把握這個時機,確實搭上這一列高速的列車,成為符合時代所需的文化工具。台語AI化與方言地圖GIS是本集挑選的重點議題,請聽AI時代的台語新面貌。
https://hakkanews.tw/2024/10/12/ai-hakka-voice-broadcast-automatic-generation-system/
59廣播金鐘|創新研發應用獎: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I 客語語音廣播自動生成系統 https://youtu.be/HpG-toBhfSM?si=bQzf8E7gGbR_7mtz
這是語音AI技術第二次拿到廣播金鐘獎 之「創新研發應用獎」(第一次是第52屆):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7%91%E9%90%98%E7%8D%8E%E5%89%B5%E6%96%B0%E7%A0%94%E7%99%BC%E6%87%89%E7%94%A8%E7%8D%8E
全球唯一每日AI即時生成客語新聞上線!《客新聞》於4月起每日推出的新聞報導中,都會有一段AI生成的客語語音報導,這也是繼「講客廣播電臺」推出每日七節的「三分鐘客語新聞」後,進一步提升客家族群的媒體近用權。而《客新聞》AI客語語音新聞的生成程式,其實是應用客家委員會歷時3年多建置的「臺灣客語語音資料庫」,每則新聞「只要20秒即可產生語音檔」,因準確率高達9成以上,AI生成的客語新聞一上線就獲得網友及鄉親肯定。(陽明交大支援語料與技術)
透過大量的語料蒐集、資料整理,再讓人工智慧「AI」進行學習,以太魯閣族語講述並翻譯而成的童話故事「小紅帽」,就這樣誕生了。
為了復振族語,國科會近年展開「以包容為導向之科技計畫」,其中在「原住民族語言人工智慧科技平台研發與教育應用」子計畫中,整合了國網中心、高師大、陽明交大、原語會以及相關語言學會,合作進行開發。
全球唯一「客語AI主播」一次4位上線!客家委員會所屬的「哈客網路學院」團隊,運用目前已完成的客語合成語音資料(四縣、海陸腔),結合AI技術,成功生成出4位客語AI主播「阿哥Argo」、「Angel恁靚」、「Simon承蒙」、「Patty派頭」,並於今(8)日一早在客委會,由客委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隆重地向大家介紹這4位客語AI主播,現場更由帥氣的AI男主播Argo打頭陣,專業播報今年的桐花祭新聞。(陽明交大支援語料與技術)
客委會110年啟動「臺灣客語語音資料庫」建置計畫,目前已經初步完成,四縣腔及海陸腔的語音辨識及合成資料,並且開放民眾授權申請,而語音資料庫是連接數位科技的重要基礎,搭配語音技術的發展,未來將應用在客語教學以及醫療長照領域,健全客語友善環境。
Target: 5 dialects
each dialect will collect 150 speakers, 300 hours speech for ASR, 2 speakers, 60 hours speech for TTS
Status
Sixian finish
Hailu on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