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清洁的过程中加入消毒步骤,能够有效预防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由感染者及无症状患者的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 因此,除了要注意咳嗽礼仪、洗手等基本的防疫措施以外,每天也要做好相关的清洁消毒工作,通过擦拭及时清洁物体表面以避免感染者的飞沫残留所带来的感染风险。
「擦拭」的効果和理由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普遍的认知是擦拭最容易接触和残留飞沫的部位,并进行清洁和消毒,能有效地预防接触性感染。
日常的清扫工作能有效地去除一般污渍(如有机物),其次便是坚持不懈的进行消毒工作,以全面发挥清洁消毒物品的效果。
此外,应该很多人都会想到使用消毒喷雾进行消毒,但关于消毒喷雾的实际有效性有很多令人质疑的地方,例如:消毒喷雾的颗粒大小(100~400微米)远远大于病毒颗粒的大小(0.1微米),究竟消毒喷雾是否能接触并消除病毒值得怀疑;消毒喷雾的使用很容易感到安全从而掉以轻心,让使用者忽视了手部清洁;在室内使用消毒喷雾时,还有一定的辐射和安全隐患,因此不建议使用消毒喷雾。
日常清扫中的消毒步骤
可使用的化学品为70%以上浓度的消毒酒精(乙醇),或者有效氯含量为500ppm~10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液。
目前酒精由于市场稀缺很难入手,推荐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消毒。比如名为ハイター(Hyther)和ミルトン(Milton)的消毒产品,可根据原有浓度进行适当稀释后再使用。
准备工作包括:护目镜、必备药品(如花粉症所需的药品等)、手套(保护手指)、口罩、一次性防护服(推荐无纺布化纤制)、水桶等。
由于次氯酸钠与木质纤维(如纸浆等)会发生反应而导致次氯酸钠失活,因此使用化学纤维制的毛巾或湿巾为最佳选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次氯酸钠在与其他化学溶液混合时会释放出氯气,因此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请一定在使用时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并尽量不要将液体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