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奇「機」—— 探討外送平台之商業模式與範圍分佈,以新竹地區之foodpanda為例
H201 09 徐嘉欣
H201 10 高慧芯
H203 10 郭逸柔
林鴻昌老師
近年來,外送平台的興起與普及徹底改變了現代人飲食的方式,帶來如此巨大之便利性的外送平台,最初的雛型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朝鮮王朝的冷麵外送,著名朝鮮算學家黃胤錫(황윤석,1729 ‐ 1791)曾在日記中記錄其點冷麵外送當午餐的經過。第一間使用網路外送的商家為必勝客(Pizza Hut)於1994年所建立,緊接著在1995年第一個網路外送平台World Wide Waiter(今Waiter.com)由兩位史丹佛大學商學院之畢業生所建立,起初只於南加州服務。二十年後的今天,外送平台已普及於各大城市,其涵蓋範圍與合作商家之數目和種類也愈來愈廣,更開啟了人們所謂「宅經濟」——待在家中便可享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服務的年代。
本研究於初期時發現某些鄉鎮並未在目前市佔率最大的外送平台之一——空腹熊貓(foodpanda)——之外送範圍中,如新埔鎮、芎林鄉、北埔鄉與鄰近科學園區的寶山鄉,反觀一些地區如新竹市東區、北區與竹北市,是其有提供服務,且高度密集的地區。 本文依新竹縣市之各鄉鎮市區的各項人口與經濟數據差異,包含歷年來各區人口與餐飲業之數量與密度的變化,研究外送平台服務範圍選定的因素。本研究也透過發放問卷,取得新竹地區foodpanda的主要客群與其使用習慣,作為分析時的參考依據。其中,芎林鄉於110年初被納入竹北市與竹東鎮的外送範圍內,本研究從擴散與模仿理論深入探討此現象的形成原因,分析人口、都市計畫、消費強度與地價指數,並利用QGIS繪圖呈現。最後,研究針對香山區和新埔鎮分析並推測其未來提供外送服務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