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機械獸資訊社團老師-周耀裕老師
採訪整理 / 賴秀婉老師
提到電腦課,相信是許多小朋友的最愛。在安和校園裡,有一群默默為資訊教育努力紮根的老師們,除了平時電腦課程之外,他們另外推動資訊社團,希望讓安和的學生能有更寬廣的資訊能力及素養。
今天人物專訪要介紹的是周耀裕老師,他主要負責機械獸製作教育,以下分幾個面向來介紹,讓大家能更了解機械獸資訊社團的運作、所學的內容及老師對學生的期盼。
一 、資訊社團緣起
周耀裕老師提到,資訊社團成立是為了推廣Science ( 科學 )、Technology ( 科技)、Engineering ( 工程 )、Arts ( 藝術 ) 和 Mathematics ( 數學 )跨學科的STEAM教育。
目前學務處陳怡仲主任將資訊社團分為兩組,除了原本訓練學生邏輯思考、分析問題與解題方法的Scratch程式設計社團外,再創立一組機械獸製作社團。
機械獸製作社團是由周耀裕老師及林鳳娟老師負責指導,主要是訓練學生利用手工具創作簡單機械獸,特別強調動手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團隊分工合作的凝聚力,並定期參加師大舉辦的PowerTech青少年科技競賽,提升學生科技創造力的技能。
二 、機械獸社團成員如何招募
學生可能會好奇,是不是一定要電腦能力很好,才能參加這個社團。但周耀裕老師表示,在挑選社團學生方面,學生不需要有特殊的基本能力,主要是考量學生有沒有興趣。他會利用5年級電腦課時,操作機械獸給學生看,說明機械獸社團的訓練方式,詢問學生是否想參加。如果學生有意願參加且家長同意,就歡迎學生報名參加社團。
三 、社團訓練方式及時間
社團練習時間是利用星期一~星期五早自習時間8:00~8:35分。訓練課程採循序漸進的方式,首先練習手工具的使用,如手搖鑽、手工鋸、熱熔槍等各類組裝機械獸的工具。接下來會讓學生認識簡單電學、簡單力學與電子設備,根據各種機械獸設計圖,利用手工鋸裁切密集板,做成機械獸骨架;利用螺絲起子組裝馬達,做成機械獸動力來源;利用紙板、黏土等材料設計造型,做成機械獸外殼,最後將這些零件組成一隻機械獸。
等學生學會製作機械獸技巧後,根據學生學習狀況分組,每個組員針對自己的專長,分工合作完成機械獸。最後,他會帶學生參加PowerTech青少年科技競賽,比賽完回學校後,針對比賽中製作完成的機械獸進行分析討論,對機械獸加以改良。
四、 訓練學生時,令人難忘的事?
周耀裕老師分享,在訓練學生時,除了學生學會機械獸原理與製作外,每一屆的學生都會改良機械獸,讓機械獸跑得更快更穩,也會隨著比賽規則的改變去改良機械獸,學生所提出的創新技術,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技巧,這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這是他教學的收穫,也是難忘的事。
五、 給學生的勉勵
周耀裕老師希望學生學習科技創作技巧之外,也能從製作機械獸的過程中培養出四種能力:
(一)培養團隊合作態度,體悟尺短寸長的道理,人都有其長處和短處,互補合作才能完成機械獸,並能應用在日常生活與學習活動中。
(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一次失敗就放棄,勇敢面對問題,並不斷找出改善的方法,持續不斷的學習精進。
(三)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贏了比賽要感謝對手的承讓,更要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讓自己更上一層樓。輸了比賽要恭賀對手,不吝嗇給予掌聲,事後找出問題所在,並解決問題。
(四)培養自信心,從製作機械獸成功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學習領域,相信自己能夠面對所遇到的困境並解決困境。我常說學生一定比老師優秀,所以人類的文明才會不斷的進步。
最後,希望在資訊社團所學的一切,能夠變成一輩子的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感謝周耀裕老師接受採訪,也感謝他真誠又暖心的分享,希望對資訊有興趣的孩子們,閱讀文章後,也可以考慮加入資訊社團,一同體驗資訊科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