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閱讀的推手—忻詩婷老師 ~
撰文者 / 胡素雅老師
科技閱讀走進課堂
像個大孩子一樣,喜歡從生活中發現樂趣的忻詩婷老師,腦袋裡總是有許多新穎有趣的想法,迫不及待的想在課堂活動中施展。這幾年圖書館所推動的節慶活動或是議題宣導,詩婷老師總是樂此不疲的結合科技,使書本變得生動有趣,讓全校充滿閱讀的氛圍。詩婷老師開心的分享:「閱讀可以為孩子打開視野,不過,想點燃“滑世代”孩子的閱讀學習動機,我希望可以透過科技工具,讓他們認識閱讀的魅力,體會閱讀的樂趣,培養閱讀的習慣,進而愛上閱讀。」
閱讀與科技平台的結合
詩婷老師身為全校唯一的一位閱讀老師,要負責低中高年級的閱讀課程,確實是很大的考驗與挑戰。現在有了這些科技平台與資訊設備,使詩婷老師能夠如虎添翼,讓科技走入校園的課堂。在課程中,孩子們對於詩婷老師展示的內容,總是睜大眼睛,感到興奮不已;課程結束後,孩子們更是樂此不疲,甚至意猶未竟,迫不及待等著下次閱讀課的到來,詩婷老師的法寶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瞧瞧!
低年級部分—
詩婷老師表示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SUNO,這是一個AI自動編曲網站,一次限定能輸入200字。老師會在課程結束後,檢視孩子對於課程內容的理解,透過趣味的方式,讓全班接力合作,利用故事接龍的形式,一人一句,發表閱讀心得。接著,將全班合作完成的內容,由老師打字輸入,SUNO會將輸入的文字內容,篩選網站內適當的音樂曲目,並且自動調整編曲配樂,最後完成一首完整的歌曲,讓全班孩子可以一起唱出來,甚至能當作是班級的班歌。詩婷老師得意的說:「孩子們看到自己和同學合力完成的曲目,當全班一起合唱時,常常唱得興奮不已,欲罷不能,十足有唱KTV感覺。」
中年級、高年級部分—
老師表示常使用的是心智圖相關的APP,比如lolinote或pullet,目前中高年級都有使用,主要是讓孩子練習圖書內容的整理與討論。透過這樣方式,能夠即時收集孩子的想法,並分享孩子的回答,創造雙向互動式的學習,藉此訓練孩子的思考,幫助孩子組織想法。
因應AI時代的來臨,利用學校購置HelloGPTAI繪本系統,讓孩子線上製作自己的小書,形成有主題性,有邏輯的故事,因為需要有閱讀寫作的能力,因此中高年級孩子方比較適用。同時,詩婷老師搭配節慶,將孩子們創作的小書作品展示於圖書館,甚至做成小書籤,當作是孩子們認真閱讀後的獎勵。除此之外,詩婷老師也嘗試結合Adobe firefly,搭配孩子自己所撰寫的文字,訓練孩子輸入適當的關鍵字詞,挑選出適合小書的圖片題材。
執行遇到困難
閱讀結合科技平台位後,教學變得更有創意與樂趣,然而實際在教學現場執行時,詩婷老師表示仍然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克服。第一個就是卡在網路的速度。第二個就是老師本身要能夠對系統先使用過數次,要有一些熟悉度才能備課與教學。第三就是在時間的調配上,學生非常容易因此分心去玩耍,需要運用各種操作方式與班級經營手段來掌握學生的注意力。
科技閱讀的收穫
詩婷老師表示傳統閱讀的優勢在於可以無視距離,能每人一本,但科技閱讀能做到的是,透過電子書或是老師拍照直接用圖片轉成PPT,這個用GMMA就能一鍵完成,讓弱勢的孩子能拿平板放大閱讀或是不斷回看,提高更多孩子閱讀的興趣。此外,結合課程的需要,老師也可以讓孩子在閱讀後,直接用Applepencil在ipad上練習,不只能節約紙張的使用,也能增加孩子書寫的意願。謝謝詩婷老師的無私的分享,相信之後安和國小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因此而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