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下,學習變得更有趣
文 / 周美鈴老師
「起立、立正、敬禮~老師好!」、「小朋友把課本拿出來,翻開......」,在一聲聲的教誨中,老師又開始了新的一課,循循善誘地引導出課程重點。黑板上長長短短的粉筆見證了課程的進行,老師在講台上一邊講解課程內容,一邊快速地換著一支支紅、藍、黃、綠的粉筆,或寫下補充說明,或提醒易犯的錯誤,抑或是繪出圖形輔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計算過程。台下的小朋友有些張大著雙眼望著黑板,認真專心地上課;有些頻頻點頭,跟著愛莉絲夢遊奇境;有些是台下限定的演說家,吱吱喳喳、喋喋不休;有些則是未來的設計師、建築師,在課本上畫出獨特的設計稿,並用隨手可得的文具,在桌上搭建起城堡與橋梁,盡顯才華 。這些脫離教學進度的學生,看似是教學上的「意外」,但在傳統的教學現場中卻是常態。
然而,在數位時代的潮流下,教室不再只有黑板、粉筆和紙本的課本了。進入安和國小的教室裡,班班有電腦、大屏幕、實物投影機等硬體設備,利用電子書及電腦,隨時可以查詢補充教學資料,並投影到大螢幕上進行講解,除了可以讓小朋友持續維持高度專注力外,也能透過動態的說明,讓小朋友更能理解抽象的內容,也可以即時地補充課外教學資源,讓教學更生動、更有趣。現在我們來進入低年級宛蓉老師的教室中,看看實際的數位教學過程。
在宛蓉老師的教室裡,小朋友會在上課鐘響後,依照老師的指示,帶著興奮的心情,按照號碼到臺前的平板巡迴車領取平板,在人人手中都拿到各自的平板後,就開始進入課堂的學習活動。在開始教學前,會先讓小朋友們熟悉平板的基礎功能,包括:開機、拍照、掃描等功能,再來,會指導並協助每個小朋友都完成數位教學的前置作業,讓小朋友們都知道自己的帳號,並學會進入學習平台的介面,讓教學不再限定在教師的指導與紙本的教學內容與習題上,只要有平板,學生就能在線上獲得更多不同的教學資源。
宛蓉老師也分享在數位時代下,在國語課中進行生字筆順教學時,如使用「想」來做筆順練習,進行數位教學,雖然在剛開始的操作教學上會需要多一點的時間,但在孩子們越來越熟練後,不但打字速度變快,排解資訊疑難雜症的能力也有所精進,能順利完成筆順練習、部件拼圖者,也可獲得獎勵徽章,提升孩子們的主動性與成就感。在國語的課文內容裡,則會利用LoiLoNote教學平台,檢視孩子找出課文重點的能力,學習運用六何法,來分析文章架構,並學習畫出心智圖。在生活課上,也以LoiLoNote教學平台作為教學輔助,結合生活課、閱讀課、資訊課的三合一教學方式,讓小朋友利用平板相機拍出書的結構,連一連作品照,上傳作業,並分享成果,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可以從中認識書的結構。而對於數學加減法、乘法的認識及熟練上,宛蓉老師會透過遊戲及競賽方式,讓小朋友們做PK比賽,增加其學習意願,使整個學習活動活潑好玩,又可達成其目標。
至於評量學習狀況方面,則會使用kahoot平台,針對國語、數學、英語等科目,以遊戲或競爭的方式進行測驗,讓考試可以變得更有趣,利用vivo軟體,也可以了解孩子各科題目作答的過程與學習狀況的檢視。透過這些數位工具,老師除了可以快速地統計學生比較不熟悉的知識重點,也可以更了解學生個別的學習狀況,而學生則可以用更有趣的方式,進行學習檢測,讓考試不再那麼地緊張。
期待孩子們可以擁有在不同媒介進行學習的能力。在學校課程中,可以有效率地學習課程重點;在親師生平台上可以學習唐詩、閱讀國語日報等;在均一教育平台上,可以重複觀看不了解的課程主題,進行預習或複習;在YouTube上,也有很多不同教學主題的影片。在現在的時代中,最新的知識不一定會即時出現在課本中,只有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才可以學習地更廣、更新、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