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語清晰,字義明確,文句流暢,表達通順,符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適合學生學習
1-2圖片呈現該單元的概念重點與學習活動,文字敘述簡單明確
1-4印刷清晰,紙張利於書寫、作記號,且不易破損;紙質、磅數、厚度等符合操作活動需求
2-1教科書能實踐總綱綱要之「課程目標」及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分段能力指標」,並能使分段能力指標於各年級(學期)中逐步完整達成
2-2教科書所彰顯之課程目標及其來源能清楚呈現,並符合「自然、科學、技術關聯」之科學教育理念
2-3教科書所彰顯之單元教學目標具體明確,且能有效達成其相應之能力指標
2-4能達成培養學生科學認知內涵,增進運用及操作各項科學儀器的能力,及涵養學生具有理性批判思考的科學態度
2-5教科書所彰顯之課程及單元教學目標符合各學習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層次
3-1學習內容與十項基本能力相契合,並能達成本學習領域六項課程目標及分段能力指標
3-2學習內容包括自然科學和生活科技的重要事實、概念、原理原則、方法和價值
3-3學習內容符合自然科學及生活科技概念發展順序與科學方法的實證,且不違背事實
3-4學習內容與時代潮流相契合,並適時融入課程綱要之「重大議題」及鄉土題材
3-5學習內容與學生實際日常生活經驗相結合,題材為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及活動,結合科學發現過程史實,並兼顧本土科學、科技發展題材
3-6每個學習階段的單元數目與實驗活動和實作所需時間適當
3-7學習內容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成熟度,並且兼顧學生個別差異
4-1學習內容或實驗操作等之安排,由淺入深,由簡至繁,合乎邏輯性、順序性
4-2重要學習內容在不同學習階段,有適度延續、連貫與加深、加廣
4-3學習內容具有整體性與結構性安排,在不同學習階段應適度銜接整合,傳達的概念組織完整
5-1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5-2配合能力指標、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提供合適的教學與實驗之策略及活動
5-3兼顧科學概念、方法及態度之學習成就,採行多元評量方式,評量設計並能強調引導教師的教學改進及引發學生的自我了解與省思
5-4教學設計與實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提昇科學探究的能力
5-5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可以提供學生有機會表達和應用習得的知識於日常生活中
5-6符合學生中心和活動導向的原則,以問題為核心,善用科技與資訊的技能,並進一步激勵學生學習動力
5-7提供適應學生個別差異,促進主動思考、認知理解、科學情意及科技操作的學習機會
6-1研發出版可公播之教學媒體、教具、實驗器材、參考書籍等之教學資源,或提供教學網站,協助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
6-2教科書的設計與發展,能持續精進,並適時更新內容;發展、研究與更新的內容等資料,能於教科書或教學網站中說明敘述
6-3對於教學疑難問題和使用說明,提供專業完整的諮詢服務,破損更新、增購等售後服務方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