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登革熱依抗原性可分為Ⅰ、Ⅱ、Ⅲ、Ⅳ型等四種型別。
Q: 登革熱的潛伏期有多久?
一般人感染病毒經3-8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但少數人的潛伏期可達14天。
Q: 登革熱的感染方式為何?
登革熱的感染方式主要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登革病毒傳入人體內,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Q: 登革熱的傳染途徑?
登革熱病患於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第五天,血液中存在有登革病毒 (此時期稱為病毒血症期),此時若被斑蚊叮咬,斑蚊因此感染病毒,而病毒在蚊蟲體內增殖8-12天後,病毒就會至病媒蚊的唾液腺,這隻斑蚊即具有傳染力,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就將病毒傳出,這隻斑蚊終生均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
Q: 斑蚊之生活史為何?
斑蚊生活史包括卵、幼蟲(孑孓)、蛹、成蚊四階段,而其發育所需的時間常因溫度、食物的狀況而有不同。一般而言,平均卵期1-3天,幼蟲期4-7天,蛹期1-4天,所以斑蚊從卵、幼蟲至蛹約需6-14天,雌蚊約可存活15-30天,雄蚊約7-14天。
Q: 登革病毒有哪些宿主?
目前已知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類、靈長類、與斑蚊等三種。靈長類包括黑猩猩、長臂猿等,其病毒血症期比人類短,約為1-2天。人類是唯一會有臨床症狀的宿主。
Q: 登革熱病毒是否會經斑蚊親代傳播給子代?
世界上登革熱流行國家,有經常流行國家與非經常流行國家之區分,經常流行地區如新加坡等,曾經由野外採集之病媒蚊如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之雌蚊及雄蚊身上檢測出登革病毒,其比率約為4-5%,由於雄蚊無吸血習性,因此來自親代之可能性高,被稱作經卵傳播(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我國之登革熱疫情經多年研究,病毒之來源多因外出旅遊感染之民眾所引進,除流行期外甚少看到散發之零星病例,且2006年疾病管制署已從野外採22,733隻埃及斑蚊(雌蚊8,985隻、雄蚊13,748隻)及白線斑蚊16,777隻(雌蚊11,807隻、雄蚊4,970隻),經分子生物學檢驗結果均為陰性(不帶登革病毒),顯示登革病毒在某些地區有經卵傳播之可能,在臺灣發生的機率不高。
Q: 什麼是屈公病?和登革熱有甚麼不同?
屈公病是經由帶有屈公病病毒的斑蚊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感染屈公病的患者大部分會出現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與登革熱的症狀非常類似。和登革熱不同的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患者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至數月,而典型的登革熱並不會出現長期的關節痛。
校務會議-登革熱防治說明
老師清理校園環境1
老師清理校園環境2
老師清理校園環境3
校園及周邊消毒
教室消毒
校園消毒
各班說明及發放防蚊液
放假前宣導
校務會議宣導
升旗宣導
捕蚊燈擺放
捕蚊成果
捕蚊成果統計
捕蚊成果統計
捕蚊成果標本
白線斑蚊
地下家蚊
熱帶家蚊
縣長蒞校致詞
縣長蒞校致詞
縣長蒞校致詞
登革熱防治記者會
疾管屬長官致詞
校長簡報
縣長參觀捕蚊統計
捕蚊統計
巡倒清刷
登革熱防治宣示
登革熱防治宣示
校長受訪
彰化縣立大同國中登革熱防治計畫
壹、 依據:
一、107年9月19日府教體字第1070328040號彰化縣政府教育處校園登革
熱防治計畫辦理。
二、本校學務處工作計畫。
貳、目標:
ㄧ、加強校園環境衛生管理,消除環境髒亂,全面檢查並徹底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源。
二、加強登革熱防制教育,實施「登革熱病媒蚊自我檢查表」,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貳、 主辦單位:學務處
協辦單位:總務處
参、執行重點:
一、 利用返校日、晨會、相關課程及活動等機會,加強實施登革熱防制宣導與教育。
二、 確實整頓校園環境衛生,清除積水容器,消除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其重點工作如下:
(一)清除教室內外或校園中積水容器。
(二)裝飾容器(花瓶、花盆、水盤等):每週清洗、換水一次。
(三)儲水容器(水桶、水缸、水槽等):每週清洗、換水一次或不用時倒置。
(四)廢棄容器(廢輪胎、空瓶、空罐、空寶特瓶、空保麗龍等):清除乾淨。
(五)積水地下室:抽水排乾,避免病媒蚊的孳生。
(六)天然容器(竹筒、樹洞、石穴等):用泥土填滿或塑膠袋包覆。
(七)室內外、屋頂等容易積水地方,應徹底清除,並保持乾燥。
(八)室內外勿堆積雜物,以免蚊子藏匿。
三、 依「清除登革熱病媒蚊自我檢查表」(如附表一)每週1次由各掃地責任區域負責人進行校園檢查清除工作。
四、 結合社區資源、學生家長、志工等辦理登革熱防治活動,並進行學校附近社區環境檢查與清除工作。
五、 指導學生避免被蚊子叮咬,居家門戶可設紗窗、紗門或使用驅蟲劑;外出時可穿著長袖衣褲或噴防蚊液。
六、 如發現學生或教職員工有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皮膚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者,應轉介至醫療院所並通報衛生單位。
七、 配合衛生、環境保護機關做好登革熱防疫及監控措施,必要時配合噴藥消毒。
八、 每週一訂為環境清潔日,全校教職員工生做環境清潔工作。
九、 配合衛生、環境保護機關做好登革熱防疫及監控措施,必要時配合噴藥消毒。
十、 成立校園登革熱防治小組,其防治工作執行要點、組織及職掌表(如附表二)。
肆、督導考核:
一、 將「清除登革登病媒蚊自我檢查表」(如附表一)自存,以利主管教
育行政機關督導視察。
二、 學務處不定期抽查各班級登革熱孳生源清除情形,並追蹤複查。
三、 登革熱防治小組工作分配職於附表二。
伍、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之,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學務主任: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