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本次靜態成果展為四年級教師因應111學年之教學課綱,結合跨領域學習,以國、數、社、自四科進行統整及融合,並將「共融共學」作為本年級學習目標的宗旨,讓家長能一同欣賞孩子的學習歷程及各科的教學特色。

401班

國語


在課堂中,老師透過引導、提問、圖像、發表、同儕互動等多元工具或策略,搭建並拆除各階段學習鷹架,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透過思考與閱讀理解,將課文內容轉為圖像,再運用口說發表練習,提升孩子的理解與統整的能力。

自然


大自然中有許多昆蟲,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並講解許多種類的昆蟲,包含昆蟲的特徵及如何辨別昆蟲,藉由此先備觀念,透過蒐集資料,及孩子們細微的觀察力,將其製作成海報,讓孩子們從做中學,而達到理解與應用的能力。

402班

國語

利用簡單、圖像方式,幫助學生釐清複雜的概念,透過心智圖學習掌握課文重點,畫上插圖更能夠增加孩子學習記憶與興趣。每一課利用學習單或其他活動加強重點學習,同時增加孩子與生活經驗的連結。

一.心智圖: 圖文並茂、重點清楚明確

二.明信片設計: 介紹台灣之美

三.認識傳統戲曲:透過資料蒐集資料、影片欣賞,讓孩子認識家鄉傳統文化

社會

透過筆記整理,訓練學生掌握重點的能力及加深學習記憶;「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透過自主學習,讓學生能透過網路蒐集資料、統整資料,加強孩子的學習興趣並對學習內容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認識傳統器物:比較漢人傳統器物與原住民傳統器物的差異

二.商品生產流程圖:將複雜的生產過程化成圖像,能更清楚知道產業間的工作流

程及彼此的合作關係

三.年夜菜模型:認識傳統節慶並實際參與活動,同時結合語文、藝術領域,讓孩子「從做中學」

403班

國語

「人物美學—台灣之光到傳記」

四上將教學目標著重在蒐集「台灣之光」的生平故事,並以此為主軸做學習延伸,四下再擴展至「人物傳記」,透過所學之統整資料的能力,再加入自身感受,讓孩子表達想法並學習抒發己意的能力。

餐桌美學—教育傳承到小書製作

透過親子間的互動,和家人一同參與年菜製作,從購買食材、烹煮過程、品嘗美食,以及產出年菜小書,讓藝術走入食農生活,並創作出讓人回味無窮的家鄉味。

文化美學—認識家鄉到明信片製作

此單元為國語、社會跨領域學習,依據文化寶盒的教學概念,再介紹家鄉風景的同時,進行明信片的格式教學,最後自行產出獨一無二的特色作品。

社會

走讀城市—生活美學導覽手冊

善用臺灣古蹟及各地歷史故事,由學生著手體驗城市之美,並透過作品分享臺灣文化,讓師生及家長能一同參與這場走讀樂趣。

認識臺灣多元的飲食文化。

了解不同族群之建築差異,並學習尊重與包容不同文化。

漫遊臺灣—認識各地特色建築。

結合數學統計圖表,完成行政人口數量分布圖之製作

404班

國語

引領孩子們從思考各課主題,作為向四周延伸的核心,展開心智圖的樹狀結構與網路脈絡,使用有邏輯的聯想,並發揮孩子們獨有的創意,搭配彩色圖像,達到增進記憶的效果。

數學

帶領孩子們透過實際動手操作,理解且認識各類四邊形,再整理成表格,透過表格孩子們可以更清楚的比較各類四邊形的差異,進而能畫出正確的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及梯形。

社會

產業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孩子透過訪問、觀察或蒐集資料,在課堂上完成分組報告,也同時教導孩子們學習策略,運用「摘要法」整理蒐集來的資料,讓孩子們能做中學,體會各行各業的辛勞,進而心存感謝。

405班

數學

在數學課堂上,讓孩子實際使用彩色扣條組裝四邊形,透過觀察發現四邊形的邊長組成方式,進行分類及命名。接著再從中找出不同類型的四邊形的特性,包含對邊平行、對角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等,再進一步分類與命名。最後,由小組成員合作,將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小海報製作。

數學反思單

透過數學課堂反思單,讓孩子們回家能再次思考當日學習的數學概念,除了能將自己所知的數學概念透過文字、圖畫表達外,還可以自己連結生活經驗,更進一步了解學習數學意義。

自然

「力」本身無法被看見,因此常藉由觀察物體的形變、位置改變或運動狀態來描述。在孩子們認識力可以使物體改變形狀、位置和運動狀態的特性後,接著進行探索及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浮力」。最後,讓孩子們親手製作好玩又有趣的浮沉子。孩子製作浮沉子的過程一點都不馬虎,必須先自行查詢製作的相關資料(所需材料、製作步驟)、紀錄製作步驟、實驗過程、實驗發現⋯⋯等。最後,還透過查詢及實驗去理解浮沉子的科學原理。

電路好好玩

透過iPad,讓學生畫出電路圖,並依據所畫的電路圖進行測試,再使用iPad將結果記錄下來。

406班

國語

運用上課所學習到的知識與方法融入於生活應用中,將經驗結合語文,讓學習變有趣,更貼近真實,提升對語言的興趣與增進自我能力。

數學

利用附件發揮創意及巧思,進而從中學習整理歸納章節的重點,藉由實際操作來加深印象,找出問題的癥結點,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學習單。

407班

國語

我們期許孩子擁有學習自主行動的能力,將學科知識整理成自己能夠統整、理解的內容,因此以下呈現學生利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所產出的學習結果,如:T表/T圖、六何法、資訊圖像化等,在應用的過程中能熟稔學習方法與技巧,並遷移到生活情境,提升學習樂趣與成就感。

社會

社會科的部分,除了課堂的重點整理與架構外,我們期望孩子可以將所學結合生活經驗並運用;有的時候因為孩子生活經驗不足,因此老師也需要「創造」生活經驗情境讓孩子模擬練習,並進行深度思考。以下便是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利用學習單呈現出來的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