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東榮‧念師恩 第三屆校友 何經
我民國41年就讀民雄國小一年級,升二年級時,凡住在縱貫鐵路以東的學生全部移到民雄國小東榮分校就讀,過一年(民國43年)母校獨立為東榮國小。當接到簡素枝校長「母校創校60周年慶」的訊息,猛然醒覺,我也退休滿5年了,時光何其如梭,頓時思緒如時光倒流,幼時懵懂無知的歲月情景影像倒帶迴轉,清晰浮現。
二、三年級任呂龍潭老師,和藹可親如父執輩,教學九九乘法表,說:「你們農家子弟下課要幫忙農事,但無礙於背誦記憶。」例如當你在趕牛走路時,邊走邊背,21-2,22-4,23-6 “號”(台語音趕牛走之意),35-15,36-18 “號”,66-36,67-42 “號”,這樣我就很快背起了九九乘法表,也觸類旁通悟出許多自我學習的方法,也應用在我的教師生涯中,是則良師啟蒙的重要性。
四年級的林當權老師,教算盤時,要我們以一手的拇指壓另一手食指然後交互移動,由慢加快,如此訓練撥算盤珠子的速度,讓我印象深刻,至今未忘。
五、六年級任許登記老師,有條不紊、循序漸進,清楚解析的教學,使我的學習大幅度的進展,只需上課用心聽課,回家要幫忙農事,課本放在一邊,但我的學校成績總能維持在班上前頭,由其遇到模擬考的前一天晚上九點多與隔壁學長李朝木(他念初中,後來也是母校的老師退休),從頂崙村家裡慢跑趕在新戲院演戲結束前15分鐘開門,免費入場觀賞,過了一個愉快舒適的夜晚,隔天的模擬考成績定是全校第一名,47年(第三屆)畢業時從朱聰仁校長手中獲頒畢業證書及全校唯一的縣長殊榮,回到家父母親不知縣長獎是什麼意思,因為他們沒聽過這名詞,要我解釋,我也說不清楚,只知道獎狀獎品高興一下而已,許老師的優質教學,使我們甲班,報考嘉中嘉女初中部的錄取人數超過一、二屆的學長們許多,創下母校升學成績新的記錄,感謝恩師(許登記老師)的教導。
六年級時我參加民雄鄉運動會獲國小組跳高組第二名,對於看到高中組大哥們的腹滾式跳法及撐竿跳的優美姿勢羨慕不已,下課無人指導就亂跳一通,自以竹子為撐竿就跳了,竹子尾端破裂了仍繼續使用(太危險了),還好天佑及我,未受傷害,長大後思及年幼無知,捏了一把冷汗。
作文老師訂題目「我未來的志向」,我寫到,立志當小學老師,初中畢業卻沒考上師範學校,當小學老師的夢想成了鏡花水月,只好轉向職業學校,想畢業即可就業以減輕家庭負擔,哪知畢業成績名列前茅,同學都有工作前往工廠上班了,唯獨我沒有去處,反而成了歷年來嘉工畢業生應屆即考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首例,因此當了高中老師也走向教育之途,想想人生的轉折似乎是上天有意開的玩笑及安排。
母校獨立成了個新興學校,師長們各個年輕有活力,記憶中排球水準很高,有次觀看景山國小老師對的比賽,何逢徵老師靈活舉球技巧及瞬間偷襲成功,劉武陽老師、陳文敬老師、許登記老師、劉阿恭老師等跳起殺球得分的英姿,學生們雀躍不已,甘正信老師、周培楚老師等急救險球讓學生嘆為觀止,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此培養了我對排球的興趣,初中高中都是班隊,大學是系隊成員,只是身高、體型不夠、沒有良好的表現。
當年學校體育設施不多,同學間除了玩躲避球、踢毽子,跑操場;下課時男生最喜歡的是騎馬戰了,有兩人組:一人騎在另一人肩膀上,四人組:三人組成坐墊,一人騎在上面,六人組:五人組成大坐墊,一人騎在上面,相同的組合互為對抗,互相用力碰撞、撕拉,直到對方掉下馬,此種是遊戲也是運動,培養耐力、技巧、合作的精神,但很容易受傷,如今已看不到此種遊戲了。
有幸成為東榮國小的校友是件驕傲的事,願母校校務昌隆,師長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學弟妹們學業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