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上半部會隨著學籍系統匯入資料。
除父母姓名、父母出生年次、父母存歿等資料於國小學籍系統更新外,其餘可在國小輔導系統更新。
如果有必要請更新,如隔代教養子女。
一定要更新,之後註冊費中的家長會費,只向在校的兄弟姐妹中最小的那個收費。
注意只要在校直系,如果要直接問學生的話要留意他說的是不是旁系。建議在畢業學校裡填,比方說在校五年四班。
級任老師僅要維護當年級資料,有非常多的項目(家庭概況、學習狀況、生活適應)要新增。
學習狀況要填寫的內容大致如圖,要新增的內容非常多。另外,生活適應與家庭狀況之操作相同。
個人建議於學年度初發放調查表以利更新。
資料很多,不過要更新的可能性很低,因為大部分學生的身份不會因為時間而有消失、改變。
所以這裡的資料通常只要閱讀,之後可能會有針對不同身份別的補助或是活動邀請。
每位學生皆為一般學生,其他要身份要注意的有:
中低收入:經區公所審核認定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可為學生申請教科書、學用品等減免。
無力給付營養午餐費:除了中低收入戶,經老師認定為清寒學生,也可以申請午餐費等減免。
日常輔導紀錄
導師平時關懷、生活輔導、課業輔導紀錄。
重要事件需填入「導師輔導紀錄表」。
導師聯繫紀錄
家長聯繫、聯絡簿重要記載、通話紀錄。
個別輔導紀錄
有特別需要(如情緒、學習障礙)學生,建立個案紀錄。
輔導記錄用四段式(背景 → 輔導 → 觀察 → 後續)寫最專業!太多情緒式發言無濟於事。
若學生需進一步輔導(學校輔導教師、輔導室或專業人員介入),導師需另外填寫「轉介單」,填寫轉介原因、導師初步觀察。
本作業可讓級任老師及輔導室人員知道,該校學生之輔導資料是否輸入完成,若未完成,可進一步了解未填寫之資料為哪些,以便追蹤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