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雪霸
雪霸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之中北部,境內高山林立,景觀壯麗,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早為日治時期昭和12年(1937年)即將此區域及太魯閣地區合併納入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成立之芻議,惟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僅止於調查研究階段。民國68年行政院核定之「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即將雪山、大霸尖山地區列為國家公園預定地。 內政部自民國76年開始進行本區自然資源之調查、分析與研究,認為本地區深具成立國家公園之價值及必要,乃報奉行政院核定「雪霸國家公園計畫範圍」,由內政部公告80年3月1日起實施,至「雪霸國家公園計畫」研擬成後再報奉行政院81年3月1日臺81內07620號函核定,並由內政部公告自81年7月1日實施,同時並成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雪霸國家公園警察隊亦於民國82年3月1日相繼成立。
地理位置景觀與範圍面積
雪霸國家公園面積76,850公頃,成立於1992年,是一處山高谷深、地勢崎嶇的秀美靈地,也是臺灣第三座山岳型國家公園。區內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有51座,其中名列臺灣百岳有19座,涵蓋雪山山脈最精華的部分,以及大甲溪和大安溪的流域,肩負著保護特殊物種、集水區、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責任。
園內地形富於變化,如雪山圈谷、東霸連峰、布秀蘭斷崖、品田山摺皺及鐘乳石等,鬼斧神工的景致,令人讚嘆,加上臺灣山薺等地質年代以來的稀有植物,及臺灣櫻花鉤吻鮭、寬尾鳳蝶等珍稀保育類動物,此區更因以上種種大自然的奧妙而增添精采魅力。
山脈橫亙,可及性低,是雪霸國家公園的遊憩特性,也因此得以保留自然原始的風貌,少有人為干擾。區內以武陵、觀霧及雪見三個遊客中心為門戶,提供各項遊憩資訊及解說服務,是遊客探訪園區最佳的起點。
生態保育
是大自然的奧祕與神奇吧!被喻為大自然精靈的鳥類在亙古的世紀中演化出一對由羽毛構成的雙翼,自在地翱翔於天地間,拓展了其他動物所無法達到的生活空間。而對於生活在雪霸園區裡的鳥兒們,牠們的祖先在古老的冰河時代裡,或從大陸遷移來臺,亦有遠道從喜馬拉雅山區展翅而來的再者從鄰近島嶼跨海南來北往飛至。由於雪霸園區所能提供的食物種類及棲息環境複雜多樣,吸引了這些遠道的訪客,因此開始了牠們在這兒的生活,其中以海拔1,800公尺至2,100公尺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林地帶為最多。在原住民活躍於山林間的時代時,大型的雉雞科鳥類成為重要的食物來源,但畫眉科中的繡眼畫眉卻成為泰雅族人最愛護的占卜之鳥——希利克(Sil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