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沿革
澎湖縣(臺灣話:Phîⁿ-ô͘-kuān/Phêⁿ-ô͘ -kuān),古稱平湖、彭湖,位於臺灣南部臺灣海峽上,由澎湖群島所組成,以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之雲林縣、嘉義縣相望。縣治及最大城市為馬公市(同時也是離島最大城市)。澎湖縣內轄有1市、5鄉,共有6個鄉市。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優良的港灣條件,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移民中繼站與軍事要地。
澎湖縣四面環海,早期經濟活動以漁業為主,隨著漁業資源逐漸枯竭(面積狹小卻有 69 座漁港),現已轉型為以觀光為主。
地理位置景觀與範圍面積
澎湖南方四島位於澎湖南方的東嶼坪嶼、西嶼坪嶼、東吉嶼、西吉嶼合稱澎湖南方四島,位於約東經119°30'至119°41',北緯23°14'至23°16'之間,除了面積較大的四個主要島嶼外,還包括周邊的頭巾、鐵砧、鐘仔、豬母礁、鋤頭嶼等附屬島礁。
於南方四島遺世獨立,加上近幾十年來受到產業結構轉型、交通不便造成物資補給不易等影響,人口逐漸外移,現今島上除了少數居民外,平日少有遊客造訪。
未經過度開發的南方四島,無論是自然生態、地質景觀或人文史跡等資源,都維持著原始、低污染的天然樣貌,尤其附近海域覆蓋率極高的珊瑚礁更是汪洋中的珍貴資產。值得遊客前來體驗南方四島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
旅遊
澎湖群島獨特的景色與人文,使其榮獲寂寞星球的2011年全球十大最佳世外桃源島嶼[33][34]與成為世界最美麗海灣俱樂部(The Most Beautiful Bays of the World)的會員之一[35]。澎湖群島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與水中映射之星斗互相煇映,1953年臺灣省政府將「澎湖漁火」選定作為臺灣八景之一。觀光遊憩是現今澎湖群島的重要產業之一,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也在1995年於澎湖群島設立「澎湖國家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