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
家庭背景:
避免平鋪直述的家庭成員介紹,建議透過家庭因素如何形塑你正面的個人特質以及影響啟發你對科系的興趣來撰寫。
大學求學過程:
強調求學期間的特殊經歷、表現來佐證或者說明個人特質的形塑,可以加入所接觸的事物或者該經歷影響了你什麼東西。若在校成績不佳,或者重要科目(如:電子學)成績不理想,這邊也可以稍微解釋(如:「當時因家中遭逢變故,因此影響課業表現,但我從這段挫敗經驗學到讀書技巧,也因為身旁有熱心的老師與同學讓我之後能夠有長足的進步」)
就讀研究所動機:
建議可以連結「家庭背景」與「求學過程」兩段的資訊,以「求學過程」為主,並且詳細查閱所報考學校之系所資源、教師研究專業等相關資訊皆寫入該段落。正面表列相關理由,而不是說「因為別人都不好,所以我才選擇貴校」(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些系是你的備胎,觀感極差)
生涯規劃:
研究所期間的規劃與畢業後的職涯展望,內容不用很多,只要與你申請的科系與領域有關,呈現出你對職場的了解,點到為止即可。
Don'ts
家庭背景:
過多介紹家庭成員(教授不想知道你家有多少人),或者太多黑暗陳述(如:父親在我年幼時找了小三);若想凸顯家境清寒但自己仍力爭上游,則建議多提供事實陳述,例如「雖然家中為中低收入戶無法提供補習機會,但我善用零碎時間溫習功課,在學校時則固定與老師及同學請教,因此功課維持在一定水準。」這邊都在講具體事實,未出現無意義的詞藻賣慘
大學求學過程:
切勿流水帳式撰寫,而是透過長版履歷挑選重要的事件來撰寫
就讀研究所動機:
切忌拍馬屁,通常會讓審查老師尷尬癌大爆發;要避免拍馬屁的方法是具體描述該實驗室與學校可提供的資源,建議翻一翻未來想跟的指導教授的網頁尋找靈感。
生涯規劃:
切勿誇大不實
SWOT分析表:
請勿寫SWOT分析,因為學生的SWOT通常是錯的(分不清楚S與O、W與T的差異),看到你的W與T時也會太耐人尋味(「既然你有這些缺點,那我還需要收你嗎?」、「外在威脅這麼多,你要不要先去處理再回來唸書?」),評審老師通常只覺得:「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嗎:)」
賣慘、過多修飾詞藻但缺少具體事實、負面陳述(包含黑教授、黑同學、黑系上、黑學校,這樣只會透露出你就是個「都是they的錯」的學生;如果系上真的很鳥,那也要撰寫從中學到的人生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