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成立背景
開南大學係由開南商工(1917 創校)十萬校友歷經長久期盼,在創 辦人林清波先生揭櫫「提昇層次,再闢新境」,建造「開南」晉升成 為高等學府的理想後,在董事會及校友們熱心積極的努力推動下,以 多年累積超過三十餘億元的校友基金籌議創建。同時臺灣在民國 83 年(1994)發生 410 教改運動,由於在時間上符合當時教改風潮,開南 管理學院得以突破限制獲准籌設。 草創期間透過與桃園地方政府、水利會等單位合作取得校地,並 開展校園建設,前後歷經近十年的籌備,本校的雄偉建築與鄰近田園 風光的結合,彰顯「關懷本土、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雄心,並希 望以「發展國際化、校園人性化、教學卓越化」的教育目標,引領本 校師生共同開創大學教育的新局。在克服諸多困難之後,開南管理學 院於民國 89 年(2000)8 月正式招收第一屆學生。 20 年來本校善用位居中山高速公路與桃園國際機場聯絡道路交 通便利,緊鄰桃園航空城,是最接近國家航空運輸中心的地理優勢, 配合桃園市政府的中福計畫,發展以開南大學為中心的文教特定區。 優質的地理環境除了將帶動地方更加繁榮外,亦使本校由管理學院發 展成為完全大學,畢業校友遍布全臺,達到 3 萬餘人。 感念歷屆董事會的無私奉獻及歷任校長的戮力辦學使本校不斷 成長茁壯,特別編輯開南大學 20 周年專刊,期望全體教職員生能謹 記開創之艱辛,承擔永續發展的使命。
艱辛創校期(89.8-91.2)
艱辛創校期約自民國 89 年 8 月莊淇銘校長到任至民國 91 年 (2002)2 月許清琦校長到職為止,約有 1 年半時間。 開南管理學院於民國 89 年 8 月正式參加大學聯招,滿招 7 系 12 班學生共 600 人。 由於規模不大,在校園基礎建設方面僅有綜合大 樓一棟。所有教學、行政單位及教室均集中於此,因此如圖書館大樓、 藏書、學生宿舍等教學資源尚缺乏完整的建設。但也因為教職員生數 量不多相互熟悉,校園氣氛融洽。
穩定成長期(91.2-93.8)
自民國 91 年 2 月許清琦校長到任至民國 93 年(2004)8 月施國肱 校長離職為止,可稱之為穩定成長期。 本期陸續設置資訊、商學、人文社會、運輸相關學系暨研究所, 奠定本校以培育應用外語、法政、資訊、商管、觀光運輸諸學術領域 學有專精人才的目標。由於師生人數逐年增加,校園建設則陸續完成 第一教學大樓-至誠樓,第一學生宿舍、永裕體育館。收支方面在 92 學年度達成餘額 111,984,293 元。營運績效在第四年達到收支平衡 可說是一大成就。
突破發展期(93.8-96.4)
自民國 93 年 8 月曾國雄校長到任至民國 96 年(2007)4 月湯宗益 校長離職,期間可稱之為突破發展期。 校園建設則陸續完成圖書館大樓,第二學生宿舍、顏文國際會議 中心,各項條件均已達成改名大學之標準,由於專業師資優良及教學 追求卓越,辦學成績獲得 93 學年度大學評鑑之優良評價及社會多方 面之肯定,民國 95 年(2006)5 月經教育部審議後,奉准自民國 95 年 8 月 1 日正式改名為開南大學,為當年度唯一無條件改名成功的大 學。
創新再進步期 (96.4-104.2)
自民國 96 年 4 月高安邦校長到任至民國 104 年(2015)2 月離職, 其間校園建設完成第二教學大樓卓越樓,針對校務發展,揭櫫開南大 學(Kainan University)」的核心理念,以「KAINAN(開南)」的六個 英文字母來說明其特色為,K 代表 Knowledge(知識)-將據以強化師 生的專業知識,外語及資訊能力;A 代表 Accountability(責任感)- 將據以落實師生責任感的認知,認同與實行;I 代表 Integrity(至誠) -將據以培養師生以誠實的態度來面對問題,並形成習性(Habit);N 代表 Norm(規範)-將據以建構健全合理的教育體系,以提升教學品 質;A 代表 Ambition(抱負)-將據以拓展全校教職員生的全球視野, 發展本校成為以教學為重心的國際化卓越大學;N 代表 Niche(利基) -將據以掌控趨勢,重點突破,適才適所,配合國家社會的經濟發展 脈動,培養學生跨領域多元化的職場競爭力與就業能力。
永續發展期 (104.2-109.4)
本校在林俊彥校長於民國 104 年(2015)2 月到任及現任梁榮輝校 長於民國 105 年(2016)9 月接任迄今,將本校 16 公頃校地,在空間規 劃方面,完成師生成長及發展需求積極審慎開發建設。具特色的校園 建築,包括綜合大樓(行政大樓)、教學大樓(至誠樓、卓越樓)、圖書 館大樓、顏文隆國際會議中心、永裕體育館、第一學生宿舍會館、第 二學生宿舍會館等主體建築,具備寬敞空間的各棟雄偉建築,更彰顯 校園的學術氣息。 未來將以具備的優良條件為基礎,揭櫫超越國內大學院校的狹隘 競爭格局,領先走向國際擁抱世界,做為未來永續開南優質辦學的願 景及努力目標。持續參與桃園在地航空城及亞洲矽谷計畫,推動國際 一流學府進行學術結盟、擴大學生前往交流學習,展現革新校務決心, 持續提升新生報到率、培育優質教學師資與建構優質教學環境、提升 教師學術研究能量、持續維護人性化的校園生活條件、推展全校園資 訊化環境為具體指標,朝向具有國際化特色的一流私立大學努力發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