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二年級 黃郁涵
鎔鑄股掌之間的喜悅
筆尖馳騁,享受一筆一劃奔馳於稿紙上,寫下每一個故事的時刻。從小我就熱愛寫作,鍾情將文字鎔鑄於股掌之間的喜悅。曾任校刊社社長,也屢在作文比賽中獲得佳績,寫作對我來說,是一種靈感的發掘,也是一種思維的整理。在升大學時,就曾聽聞可以當家教打工,於是喚起了我在高中時與同學分享如何寫作文的那一股熱情。高中每一次段考結束,國文老師就會將我的作文朗誦給同學聽,下課時同學會跟我借作文考卷去閱讀,也會拿著自己的文章來給我看,和我討論如何寫才能寫得更好。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很感謝老師與同學對我的肯定,我也樂於和大家分享與切磋。
因此,在大學期間,萌生了我想要當作文家教老師的想法,可是在踏入作文家教之後,我發現學生興致缺缺、討厭寫作文等等問題層出不窮,這將是另一個挑戰,於是我給自己訂下目標,我要在一學期之內,找到讓學生愛上寫作,並進步的方法,並且實踐。懷揣著給自己立下的目標,也希望能讓學生感受到我的寫作熱情,我開始了一系列學習「如何教學」之路。
就要你的天馬行空
寫作就是要寫得快樂,寫出所思所想,寫出內心誠摯的一面,才能動人心魄。在學習「如何教學」之路上,我研擬了下列幾種策略,並加以說明之。
(一)實體與電子圖書資源的妥善運用
剛遇到學生的時候,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學生對寫作文興致缺缺。總覺得要填滿那一格格的綠格子是件痛苦的事,往往寫不到幾行就草草收尾了事,也常常聽到「好無聊」、「不想寫」這樣的說詞。根據這樣的狀況,我明白這是缺發興趣的原因,因此反向思考,採取激發興趣的策略即能大幅提升學生的寫作意願。
為了更好的了解如何激發學生意願,非教育系出身的我,只能使用自主學習的方法來讓自己找到突破口,於是我走進圖書館,找尋跟教育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學校的藏書豐富,資料應有盡有,透過閱讀這些相關資料,我學習到了教育理論、教育方法和教學技巧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能活用電子書,只要用學號可以免費登錄HyRead ebook電子書店,裡頭整合許多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以及各級學校圖書館的電子書資源,能免費借閱,除了自己學校的電子圖書館,還能借閱台大、清大、交大等校的資料,也能借到市立圖書館的書,透過這樣的圖書整合,讓我很快的搜尋到許多跟教育有關的書籍,遇到書中有附練習題的時候,也能截圖下來,再用平板的軟體做成電子筆記,方便自己可以隨時複習或思考。
電子書的好處是在生活當中零碎的時間也能翻看,例如:搭公車、等餐的時候。平板拿出來,就能快速的閱讀並劃重點。同時也不用擔心還書時間,可以線上續借,方能慢讀精熟,而不會有壓力!有時候,我喜歡圖書館的氛圍,我會去圖書館坐一下午,翻看教育心理學;有時候,不想翻閱或攜帶沉甸甸的書籍,我會選擇窩在家裡用平板複習。實體或電子書籍的交叉運用,讓我的學習能隨著我的心情、狀況調整,而不間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對了工具,就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從琳瑯滿目的資料中,我了解了學生的心理,而按照書上的實例,我再加以消化延伸,制定出了一套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我所採取的方法,首要是「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就從這方面的作文題目下手。例如學生喜歡吃東西,作文題目就能設定為「我最喜歡的食物」或是「最難忘的滋味」;學生喜歡追星,作文題目就能設定為「我最崇拜的人」。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就能在討論中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投入感,接著引導更深入的探索,協助學生將想法轉變為文句,讓學生寫下熱愛的事物的同時,也可以練習到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汲取經驗,方法是「問」出來的!
當我有了上台教團體班學生寫作文的機會時,為了要更好的表現,以及達成訂下來想要教好學生的目標。除了上述圖書資源的應用,我也積極的報名了一些關於班級經營的課程,或是坊間的工作坊講座,透過這些課程我可以觀察到講師是如何的運用他的表情、肢體來講課,也學習到如何帶領上課的氛圍,以及如何掌握上課的節奏等等。我會逐一觀察記錄下這些優秀的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技巧,例如有些老師會在同學分心時講笑話,有些老師會將課程內容結合時事,有些老師會用遊戲的方式來教學……。綜合優點之後,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內心有了譜之後,實際上台的時候就能游刃有餘。我覺得透過這一些參加線上課程或是工作坊的經驗,是能快速累積實戰知識的,而且也可以觀察到當這些老師們在面對突發狀況時所運用處理方式,有不懂的地方,也在結束之後可以跟他們進行求教,往往能得到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效果!
荀子曾言:「知而好問,然後能才」,往往在請教中,又能學到不少的知識,我常常找教育系的朋友聊天,向他們請教,有時候聊著聊著,有些朋友還會分享他的教學方案給我參考!把握每一次詢問的機會,釐清自己有所疑惑之處,方能成長!我也會在他們有公開演示課程的時候,帶著筆記本前去聆聽,記錄下值得學習的地方,身邊的朋友,也是很好的老師呢!透過這樣的準備,果真讓我在帶團體班時,更加得心應手,我結合了先輩地錦囊,先讓學生在第一堂課時覺得這堂課很好玩,再來運用分組活動的方式讓他們討論,接著設計搶答案的遊戲讓他們投入到課程之中,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們就能在遊戲之中更加了解要寫的作文題目,也更能發揮出自己的想法。
舉例來說,曾有教育系的同學跟我分享他都會自己做講義,這樣自己更知道如何去活用。因此我參考這個想法,也自製作文課講義,用「就要你的天馬行空」為標題,設計出一系列的教材,在第一課讓同學去想「我到底要寫什麼」?用簡單的介紹開啟序幕,進而分組、遊戲去思考,並透過一起思考「分享」這個題目,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想法,進而激發靈感,並覺得好玩而願意去撰寫。
圖一、自編作文教材
圖二、學生與家長反饋
反饋的悸動
在這一個學習過程中,我從完全沒有家教的經驗,也不是教育系背景的新手,做到了讓家長還有讓學生喜歡。在這段時間內,我活用了實體書還有電子資源,讓自己可以用最便宜也最簡單的方式得到知識,在不懂的地方也會虛心求教,透過討論、詢問,還有參加還有講座,讓自己有更多的想法和靈感!在這樣子的努力之下,我很開心收到了學生們的肯定,用文字的魔法,堆砌出夢想與希望,自主學習的方法像是為我安上了翅膀,讓我在教學的國度翱翔。當學生驕傲地告訴我他這一次作文考試考得很好,或者是在開心的告訴我,他的作文被老師表揚進步了的時候,我與有榮焉,我想這就是除了達成教學目標,也讓自己學到教育相關知識之外,所收穫的最大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