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社交溝通技巧
周穎詩
周穎詩
自閉症學生最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與人建立友誼,有不少年齡較大的自閉症學生和成人都很難結交新朋友或維持友誼。他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培養與他人成功互動所需的社交技能,因此儘早開始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明白與別人交談時保持適當肢體/身體距離的重要
與別人交談時能明白輪流發言及聆聽的重要
引入活動 (5 分鐘)
導師在黑板上畫出數個圓圈,如圖一。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社交背景畫出圓圈的數目,讓學生視覺上看到朋友的種類,和因應不同的種類所帶出的親密度。例如我們通常會和好朋友談一些較個人的問題,親密度也較高。至於互相認識但少有交談的人(或稱為普通朋友),交情通常會是一般的,親密度也較低。
教學主題一:學生明白與別人交談時保持適當肢體/身體距離的重要(25分鐘)
自閉症學生常見的社交困難是不了解甚麼是個人空間。他們經常與他人站得太近,與他人交談的時候,沒有給予對方適當的空間,也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教學資源
o 每一組一個(足夠一個人空間的)圓圈,例如呼拉圈
導師將學生分為二人一組,並且給予每一組一個(足夠一個人空間的)圓圈,例如呼拉圈。
導師將一個圓圈放在地上,邀請小組的其中一位學生站在圓圈內,並解釋給學生知道圓圈內的範圍代表個人空間,然後邀請另一位學生進入那個圈子,大約半分鐘後讓第二位學生離開那個圈子。
此活動可以重複,讓之前第二位學生首先進入圓圈,讓其感受及認識何謂個人空間。
導師引導學生討論或思考:
一個人在圓圈內的感受如何?
當有第二個人進入圓圈內的時候,第一個人的感受如何?
當我們與他人站得太近,沒有給予對方足夠的個人空間時,他們的感受會如何?
怎樣的距離才是足夠的個人空間?(老師此時可以讓學生知道一隻手臂的距離,是大多數人都覺得舒服的距離。)
在一些情況下,例如在繁忙時間乘搭交通工具、在人多擠逼的地方,我們都未能給予別人足夠的個人空間,我們也沒法得到足夠的個人空間,這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導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冷靜自己的方法,例如輕聲數數字、深呼吸等方法。)
建議:如學生是高能力的,可將此活動與引入活動掛勾,及加入肢體/身體距離與朋友親密度的變數。在引入活動時要求學生將與小組內其他組員的關係列入三個分類中。導師在邀請第二名學生進入圈子時可參考學生在引入活動的回應,分別邀請關係較好和疏遠的同學進入,然後再討論感受有否不同及有何因素。
導師作出小總結:在一般情況下,我們要盡量與別人保持適當的肢體/身體距離,例如一隻手臂的距離。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人多擠逼的地方,我們未能得到足夠的個人空間,也沒有辦法與人保持適當的肢體/身體距離時,我們可以嘗試安靜地忍耐。
💡
這項活動是為了幫助有空間感問題的自閉症學生體驗沒有足夠的個人空間時是多麼不舒服。導師要留意當第二位學生進入圈子時,第一位學生有否感覺不適。一些對感覺統合敏感的學生未必適合參與此活動。
如有學生對此活動沒有反應或不能接受別人接近自己,導師可讓該學生站在一旁觀察其他人進行活動,不需要強迫學生參與。當學生觀察過後,導師可以再邀請學生參與。如學生仍未能接受別人接近自己的話,導師可以安排一個較大的圈子,並讓他邀請一位他較為熟悉的朋友進入圈子內。導師可以給學生多鼓勵,或將活動時間縮短,讓他嘗試參與此活動便可。
教學主題二:學生與別人交談時能明白輪流發言及聆聽的重要(25 分鐘)
在社交溝通上,自閉症學生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不懂得與人展開交談。他們大部分都不懂得觀察別人的「眉頭眼額」,也不懂得理解別人的想法及背後意思。有些自閉症學生,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喜愛的話題與別人分享,可是他們都不太留意對方有沒有興趣聆聽,也沒有給予對方發言的機會。
教學資源
導師將附件5.1沒有輪流對話「卡通對話」的內容,用故事形式向全班講解逐格圖片。導師可將附件5.1透過課室的電腦,投影在大銀幕上。
💡
老師要明確地指出當人在對別人說話時(說話泡泡符號),對方可能同時有不同的想法(指出想法泡泡符號)
導師引導學生討論:
與他人對話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必須引起別人的注意和輪流發言。)
如果自己只顧談論自己喜愛的話題時,別人會有什麼感受呢?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導師可引導學生多觀察別人的面部表情,若別人表示沒有興趣的時候可能會有的面部表情。)
如果別人沒有興趣聆聽自己的話時,我們可以怎樣做呢?(例如可以停止發言,讓別人有說話的機會和分享他想講的話題。)
導師將附件5.2有輪流對話「卡通對話」的內容,用故事形式向全班講解逐格圖片。導師可將附件5.2透過課室的電腦投影在大銀幕上。導師可提醒學生在與別人對話時,要輪流對話及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並注意別人的感受。
導師作出小總結:與人進行對話,不僅要引起別人的注意,也要輪流發言和聆聽,讓對方有機會回應。當對方說話時,自己也要用心聆聽,若果我們不斷地說自己喜愛的事情,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也沒有好好聆聽對方,朋友可能會感到沮喪和不被尊重。我們要嘗試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並用心聆聽對方,這樣對方才感覺被尊重。
總結(5 分鐘)
當我們與人交談時,要與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給予對方個人空間,也讓對方有輪流發言的機會。當別人發言時,我們要用心聆聽。我們可以嘗試多留意別人的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從而知道他們對我們談論的話題有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