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交通運輸方式的改善。
每個學校都可以改變其旅行足跡,改善學校交通運輸方式,減少汽車的使用,以達到減少燃油消耗及汙染。
【執行方向】
依據臺北市教育局103學年度統計資料顯示,全臺北市214所公私立中小學,包含20萬名學生當中,48.93%的小學生由家長親自接送,其他依序為學生自行走路、搭大眾運輸與校車;國中生則亦有23%由家長親自接送。由此顯示營造校園周遭適宜步行或單車騎乘環境,或許可有助於減低家長接送行情發生,鼓勵孩童以對環境較友善之方式上下學。
在交通這個環境路徑方面,主要是希望能提升學童或家長永續交通之環境意識。汽機車等屬非大眾運輸工具,都是非常耗能且污染的運具,假使每間學校都可改變學童上下學之交通方式,可大幅減低能源消耗以及空氣污染,同時有以下好處:
1.提升交通安全與避免交通壅塞
2.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3.鼓勵孩童步行或騎乘腳踏車運動
4.降低學校專車接送預算
5.透過上學步道之建立,鼓勵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簡言之,若可步行至學校,則盡量選擇步行;若無法步行,則選擇騎乘腳踏車;若亦無法騎乘腳踏車,則選擇搭乘校車、公車或共乘;如果選擇共乘,則請勿於學校周邊接送區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