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Chinese class

李老師E-Mail:leee@mca.org.tw

年度十大好書 鼓勵思考及自我實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droCt-ZtPc

「閱讀」將開啟我們對夢想的認識,對其產生激動的擁抱;透過閱讀,我們也能找到本錢來實際自己對人生的夢想。~郝明義

生命當中必定存在著挫折,想要走到更遠更高的地方,你必須要學會積極面對挫折,而取得這些事物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閱讀,更不要忘記,永遠不要放棄追夢的勇氣,相信自己,期許自己,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殷允芃

文字,是你終身最好的伴侶,他會對你不離不棄;你要養成讀書的習慣,養成跟文字在一起的習慣,因為文字會帶你走進更寬廣的知識領域。~蔡英文

閱讀新主張,現在就出發:

循著先哲足跡,穿越古今東西;追隨智者步履,窮究宇宙道理,品味路線隨意,行程由你決定;深度廣度不拘,預算盡性為止在一趟趟的閱遊旅程中,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喜歡旅行,希望一生中能有許多精采豐富的旅行,也願意花很多時間、金錢在旅行上;西方國家的年輕人,大都會在18、19歲的時候為自己安排一趟壯遊(grand tour),做為成年禮。對一個成熟完整的個體來說,閱讀對生命的意義與影響,不下於旅行。

「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都是將閱讀與旅行做類比對照。將閱讀與旅行的概念連結,讓閱讀也可以像旅行一樣地令人感到愉快、有趣,並且獲益良多。把閱讀當成人生中的旅行來看待:蒐集資料、擬訂計劃、安排路線行程、記錄見聞……。透過這樣的轉換,希望以新概念、新角度引導年輕人重以新的心情面對「閱讀」這件看似嚴肅、沉重的事,而更樂於接近知識、走進書的世界。

課文朗讀評分標準

1. 朗讀全文 60%

2. 發音準確 10%

3. 音量適中 10%

4. 語調、語速流利 10%

5. 聲音悅耳感人

強調重要語詞 10%

朗讀要領:

1. 朗讀要讓人聽得懂 想聽 感動

2. 斷句錯誤會導致意思的誤解

3. 平板的聲音是朗讀的大忌 要注意抑揚頓挫 輕重緩急

4. 投入的感情要正確

如:悲傷 讚嘆 轉折 語氣自有不同

5. 用聲音把情境重現是朗讀的要領

6. 用鉛筆做記號 提醒自己哪些句子要特別強調或注意

7. 整篇文章應該像一首歌 注意整篇文章要表達的是什麼情感

8. 報了題號 要報作者名字

9. 字音部分:注意不可多字 漏字 或改字

念錯就繼續 不要再回頭重念

勿跳行

Student Web Sites

RR(Reading Record)

深具省思性的故事

1 做一隻飛舞的蜻蜒

一隻烏龜被海水沖到岸邊的一塊礁石旁,烏龜好奇地問,你待在這裏一動也不動。不孤獨嗎?礁石回答,我已經在這裏待了幾百萬年,習慣啦!烏龜吃驚地說,啊?你竟然活了這麼長時間,我卻只能活一千年,真是不公平!

烏龜碰到一頭大象,友好地問,象兄弟,你能活多少年?大象回答七十年吧,你呢?烏龜一聽心理平衡了不少,驕傲地說,一千年,不過石頭能活幾百萬年,還真有點不公平。大象甩著長鼻子氣得直喘著氣。你還不滿足?我多可憐! 大象進食時問水牛,牛老弟。你能活多少年?水牛回答,四、五十年吧,象大哥,你呢?大象一聽高興地說,我比你多活二十年,不過比起烏龜那小王八蛋可差遠了,它能活一千年。水牛低著頭憤憤不平地吃著悶食。 水牛在河邊飲水時問鄰居羚羊,羊妹妹,能告訴哥哥。你能活多少年嗎?羚羊羞澀地回答,你怎麼打聽女士年齡?人家才四歲,是妙齡女!水牛一算,四歲是青年,不過…你能活一二十年吧?我比你多活三十年,但大象那傢伙可比咱們活得長!羚羊聽後一臉不悅地走開了。

羚羊的背上“背著”一隻飛鳥,羚羊問,小傢伙幾歲了?飛鳥回答,我已經不年輕了,都兩歲了,活不了幾年啦!羚羊很吃驚。還有比自己“短命”的?它心理也平衡了一些,但一想到水牛又氣憤地說,小傢伙!我和你都不如水牛幸運,水牛能活五十年,我活二十年,你就可憐嘍!飛鳥此時才知道原來自己如此不幸,傷心地飛開了。

烏龜、大象、水牛、羚羊、飛鳥在草地聚會,表面客氣,內心卻充滿了忌妒。一隻美麗的蜻蜓揮舞著金色翅膀在空中盤旋,飛鳥大聲說,蜻蜓姐姐有什麼急事那麼忙呀?蜻蜓笑著回答,你可千萬別叫我姐姐,我只有不到一星期的存活時間,我必須充分利用這短暫的時光,儘快找到伴侶,生下自己的後代,就心滿意足了!

蜻蜓說完就飛走了。飛鳥、羚羊、水牛、大象、烏龜都抬起頭,用仰視的眼神目送著這只飛舞的蜻蜓。

2. 人生的問題

有一個智者,正在鑽研人生的問題。他來到上帝面前,他問:“研究人生的問題,很是耗費時間的。您怎麼利用時間呢?”

「是嗎?我的時間是永恆的。我覺得人一旦對時間有了真正透徹的理解,也就真正弄懂了人生了。因為時間包含著機遇,包含著規律,包含著人間的一切,比如新生的生命、沒落的塵埃、經驗和智慧等等,人生至關重要的東西。」

智者靜靜地聽上帝說著,然後,他要求上帝對人生提出自己的忠告。

上帝從衣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書,上邊卻只有幾行字:

1.人啊!你應該知道,你不可能取悅於所有的人。

2. 最重要的不是去擁有什麼東西,而是去做什麼樣的人和擁有什麼樣的朋友。

3. 富有並不在於擁有最多,而在於貪欲最少。

4. 在所愛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創傷只要幾秒鐘,但是治療它卻要很長很長的時光。

5. 有人會深深的愛著你,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

6. 金錢唯一不能買到的,那便是幸福。

7. 寬恕別人和得到別人的寬恕還是不夠的,你也應當寬恕自己。

8. 你所愛的,可能是一朵玫瑰,但不用極力地把它的刺根除掉,你能做的,就是不要被它的刺刺傷,自己也不要傷害到心愛的人。

9. 記住:很多事情錯過了就沒有了。

10. 你若能活得有意義,那麼,死也有盼望!

3. 患腦性麻痺的黃美廉 (獲頒熱愛生命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B54y6xREKc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文化中,「謙虛」是一種美德,許多人不但不太容易說出自己的優點,面對別人稱讚時,多半會靦腆的說「哪裡、哪裡」。有些做父母的,更是不輕易稱讚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會在他人面前數落自己孩子幾句,深怕讚美太多會讓孩子太自滿而不努力。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造物者精心的設計,儘管我們不是十項全能,但你一定不難發現,身邊有人是數理達人、有人文思泉湧、有人有雙靈巧的雙手、有人天生有付好嗓子;就連個性氣質每個人都不同,這也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驚喜和樂趣。也許這些特點當下我們不以為意,但在特殊的時候卻會發現這些不同的特質是何等珍貴呢!造物者在創造了人類之後,曾看著祂所造的人滿意的說:「甚好!」,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的欣賞自己,去發現造物者其中的用心與美意。

如果,我們收到一份很喜歡的禮物,一定會好好的使用,但若是我們束之高閣不去用它,最後甚至會忘了自己曾經得到這麼珍貴的一份禮物。就如同我們面對自己,若能欣賞自己,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特點來發展,就會發現每一個特點都是造物主的精心禮物,而學習這樣欣賞自己的人,才能更勇敢的去創造精彩人生。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藝術博士──黃美廉女士,在台灣開過多次畫展的她,雖然出生就因腦性麻痺,以至於說話、活動都不方便,但在一個演講會上,面對學生「你如何看自己?」的問題,她說:「我覺得我長得好可愛、我的腿很長很美、我會畫畫、我會寫稿、還有……」相信她能突破身體的限制,在藝術方面有這樣的成就,並能用她的生命來激勵別人,就是因為她好好地運用上帝給她一個屬於自己的珍貴禮物。

4. 田弘茂談教育

美國有很多亞裔父母對子女求學要求甚高,把亞洲的補習文化帶到北美,所以孩子考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的分數平均很高。但孩子進入名校後,在自然競爭下落後了,沒有能力唸完,中途輟學,屢有所聞。我在美國擔任大學教授時曾任「時報文化基金會」獎學金的評審委員,看過一些這樣的例子。

年輕時不要太專注擠進名校,成長過程中只求不斷地充實自己,做事認真,為人謙和。我家子女從來不補習,就讀一般公立中小學,高中三年暑假都如一般的美國孩子,去端盤子打工。以我女兒為例,十七歲高中畢業後,申請到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要鑽研經濟學。但後來,她自己選擇進入威斯康辛大學的醫學院預科班,放棄了麻省理工學院。進大學後,又發現不喜歡化學實驗課程,終於明白自己對當醫生不是很有興趣,又改回到經濟系。

大學畢業後,她與我討論經濟學研究所的申請,我原以為她要進入歐洲的學校,沒想到她卻又臨時改變,進了法學院,目前擔任律師,如今在美國政府法務部就職。

她依自己真正喜歡的興趣,培養專業,工作上非常愉快。年少時,她可從未想到去當美國政府的司法官員。

女兒選擇了她喜歡的路,我們看到她求學有許多轉折,我們認為很好,也沒有責備她。對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要干預太多!應給青年人自己追求他們的未來願景,父母多花時間陪伴他們,從旁督導,使親子間養成像朋友般關係,無所不談,代溝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