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以任教班的其中一班為例)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外閱讀或作文教學。
★★★每週二(兩節)以及週四第八節上課地點:自主教室2
第一週 第一課
9/2(二)第三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第六節判讀能力訓練暨延伸閱讀
9/3(三)圖書館課外閱讀
9/4(四)測驗課外試題
9/5(五)複習第一課(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二週 第二課暨文言文推與敲
9/9(二)第三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第六節 文言文推與敲
9/10(三)圖書館課外閱讀
9/11(四)第二課判讀能力訓練暨延伸閱讀
9/12(五)測驗第一課、第二課
第三週 第三課暨文言文推與敲
9/16(二)第三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第六節 文言文推與敲
9/17(三)圖書館課外閱讀
9/18(四)複習第三課(含判讀能力訓練)
9/19(五)測驗第三課(含課外試題)
第四週 語文常識(一)暨文史典故
9/23(二)第三節語文常識
第六節判讀能力訓練
9/24(三)文史典故
9/25(四)測驗語文常識(含課外試題)
9/26(五)複習文史典故
第五週 文史典故
9/29(一)教師節調整放假
9/30(二)第三節文史典故
第六節文史典故
10/1(三)圖書館課外閱讀
10/2(四)測驗文史典故
10/3(五)段考複習
第六週 段考複習
10/6(一)中秋節放假
10/7(二)測驗複習
10/8(三)複習
10/9(四)複習
10/10 國慶日放假
第七週 第一次定期評量
10/13(一)-10/15(三) 第一次定期評量
"請尊重智慧財產,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引用"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外閱讀或作文教學。
第十五週 第七課
5/19(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5/20(二)判讀能力訓練暨延伸閱讀
5/21(三)學期表現自評
5/22(四)圖書館課外閱讀
5/23(五)測驗第七課(含課外試題)
第十六週 第八課暨唐詩選讀
5/26(一)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5/27(二)唐詩選讀
5/28(三)唐詩選讀
5/29(四) 測驗第八課(含課外試題)
5/30(五)端午節調整放假(放假1日)
第十七週 第九課暨唐詩選讀
6/2(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6/3(二)判讀能力訓練暨延伸閱讀
6/4(三)唐詩選讀
6/5(四)圖書館課外閱讀
6/6(五)測驗第九課(含課外試題)
第十八週 第十課暨文史典故
6/9(一)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6/10(二)文史典故
6/11(三)文史典故
6/12(四)圖書館課外閱讀
6/13(五)測驗第四課與第六課(含課外試題)
第十九週 文史典故
6/16(一)文史典故
6/17(二)文史典故
6/18(三)文史典故
6/19(四) 圖書館課外閱讀
6/20(五)測驗文史典故(含課外試題)
第二十週 段考複習
6/23(一)複習
6/24(二)測驗複習
6/25(三)複習
6/26(四)複習
6/27(五) 第三次定期評量
第二十一週 第三次定期評量
6/26-6/30 第三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13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外閱讀或作文教學。
第八週 近體詩選
3/31(一)格律說明
4/1(二)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4/2(三)延伸閱讀
4/3(四)清明節調整放假
第九週 近體詩選暨唐詩選讀
4/7(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4/8(二)唐詩選讀
4/9(三)唐詩選讀
4/10(四)測驗第五課(含課外試題)
4/11(五)課外閱讀
第十週 第四課暨唐詩選讀
4/14(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4/15(二)判讀能力訓練暨延伸閱讀
4/16(三)唐詩選讀
4/17(四)測驗第四課(含課外試題)
4/18(五)課外閱讀
第十一週 第六課暨文史典故
4/21(一)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4/22(二)判讀能力訓練暨延伸閱讀
4/23(三)文史典故
4/24(四) 測驗第六課(含課外試題)
4/25(五)文史典故
第十二週 語文常識(二)暨文史典故
4/28(一)漢字的流變與書法欣賞
4/29(二)漢字的流變與書法欣賞
4/30(三)文史典故
5/1(四)測驗語文常識(含課外試題)
5/2(五)文史典故
第十三週 段考複習
5/5(一)複習
5/6(二)測驗複習
5/7(三)複習
5/8(四)測驗複習
5/9(五) 複習
第十四週 段考
5/12(一) 複習
國中部5/13(二)~5/15(四)第二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3/7更新進度
113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外閱讀或作文教學。
第一週 第一課
2/11(二)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2/12(三) 判讀能力訓練
2/13(四) 延伸閱讀
2/14(五) 測驗第一課(含課外試題)
第二週 第二課暨唐詩選讀
2/17(一)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2/18(二) 判讀能力訓練
2/19(三) 唐詩選讀
2/20(四) 延伸閱讀
2/21(五) 測驗第二課(含課外試題)
第三週 第三課暨唐詩選讀
2/24(一)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2/25(二) 判讀能力訓練暨延伸閱讀
2/26(三) 唐詩選讀
2/27(四) 測驗第三課(含課外試題)
2/28(五) 和平紀念日放假
第四週 語文常識(一)漢字的結構暨唐詩選讀
3/3(一) 漢字的結構
3/4(二) 漢字的結構
3/5(三) 唐詩選讀
3/6(四) 測驗漢字的結構(含課外試題)
3/7(五) 唐詩選讀
第五週 文史典故/自學(一)
3/10(一)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3/11(二) 文史典故
3/12(三) 文史典故
3/13(四) 文史典故
3/14(五) 測驗自學(一)(含課外試題)
第六週 段考複習
3/17(一) 複習
3/18(二) 測驗L1~L3國字注音
3/19(三) 複習
3/20(四) 測驗L1~L3及《文史典故》成語或名言之運用
3/21(五) 複習
第七週 段考
3/24(一) 複習
3/25(二)~3/26(三)第一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第15週 第七課暨文史典故
12/2(一) 期末自評(初評)
12/3(二) 文言文閱讀訓練
12/4(三)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5(四)文史典故
12/6(五)文史典故
第16週 續第七課暨文史典故閱讀
12/9(一) 文史典故
12/10(二) 第七課應用練習與習作練習之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11(三) 測驗第七課並檢討
12/12(四) 測驗 課外文意判讀- - 蘋果綠本p.28~p.60
12/13(五) 檢討蘋果綠本p.28~p.60試題
第17週 第八課
12/16(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17(二) 應用練習與習作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18(三)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12/19(四) 測驗第八課並檢討
12/20(五) 測驗 課外文意判讀- - 蘋果綠本p.61~p.73 並檢討
第18週 第九課暨《論語》
12/23(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24(二) 應用練習與習作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25(三)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12/26(四) 測驗第九課並檢討
12/27(五) 《論語》5則
第19週《論語》
12/30(一) 《論語》5則
12/31(二) 《論語》5則
1/1(三) 2025年元旦放假
1/2(四) 測驗《論語》15則並檢討
1/3(五) 課外文意判讀- - 蘋果綠本p.77~p.91並檢討
第20週 第十課暨段考複習
1/6(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7(二) 應用練習與習作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8(三) 測驗第十課(含課外文意判讀)並檢討
1/9(四) 複習段考範圍
1/10(五) 複習段考範圍
第21週 段考複習
1/13(一) 複習段考範圍
1/14(二) 複習段考範圍
1/15(三) 複習段考範圍
更新113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外閱讀。
第七週
10/11(五) 圖書館閱讀課
第八週 第四課
10/14(一) 檢討段考試卷暨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15(二)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16(三) 應用練習與習作練習之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17(四) 測驗第四課(含課外文意判讀)並檢討
10/18(五) 延伸閱讀
第九週 第五課
10/21(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22(二)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23(三) 應用練習與習作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24(四) 測驗第五課(含課外文意判讀)並檢討
10/25(五) 校慶運動會
10/26(六) 校慶園遊會(114年1/20才是校慶補假日)
第十週 第六課暨寫作練習
10/28(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29(二) 應用練習與習作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30(三) 寫作練習
★務必使用黑色墨水的筆。建議使用筆尖較粗約0.5mm〜0.7mm之原子筆,不得使用鉛筆)
10/31(四) 測驗第六課(含課外文意判讀)並檢討
11/1(五) 繼續檢討第六課試卷
第十一週《文史典故》
11/4(一) 文史典故8句
11/5(二) 文史典故8句
11/6(三) 文史典故8句
11/7(四) 文史典故8句
11/8(五) 文史典故8句
第十二週 《論語》暨語文常識(二)
11/11(一) 語文常識
11/12(二) 測驗語文常識
11/13(三) 《論語》5則
11/14(四) 《論語》5則
11/15(五) 《論語》5則
第十三週 段考複習
11/18(一) 複習段考範圍
11/19(二) 複習段考範圍
11/20(三) 複習段考範圍
11/21(四) 複習段考範圍
11/22(五) 複習段考範圍
第十四週 段考
11/25(一) 複習段考範圍
11/26(二) 複習段考範圍
11/27(三)~11/29(五)第二次段考
113學年第一學期國一國文每次段考範圍
第一次段考
一、課本L1~語文常識(一)──標點符號使用法
二、習作L1~語文常識(一)──標點符號使用法
三、課本所附《速講義》L1~語文常識(一)──標點符號使用法
四、《論語》──15則
1.有朋自遠方來 2.吾日三省吾身 3.不患人之不己知 4.弟子入則孝5.本立而道生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7.孟懿子問孝 8.子游問孝9.子夏問孝 10.知之為知之
11.君子無所爭 12.士志於道 13.見賢思齊 14.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15.父母之年。
五、文史典故──p.10~p.25
第二次段考
一、課本L4~語文常識(二)──閱讀導航──策略運用與資訊檢索
二、習作L4~語文常識(二)──閱讀導航──策略運用與資訊檢索
三、課本所附《速講義》L4~語文常識(二)──閱讀導航──策略運用與資訊檢索
四、《論語》──15則
1.中道而廢 2.文質彬彬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弟子孰為好學 5.賢哉回也 6.己欲立而立人
7.不義而富且貴 8.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9.舉一反三 10.暴虎馮河 11.君子坦蕩蕩 12.學如不及
13.臨淵履薄14.苗而不秀 15.克己復禮。
五、文史典故──p.26~p.43(含學習評量第一回)
第三次段考
一、課本L7~L10
二、習作L1~ L10
三、課本所附《速講義》L1~ L10
四、《論語》──15則
1.風行草偃 2.樊遲問仁 3.鄉人皆好之 4.行己有恥 5.必也正名 6.子貢問為仁 7.子張問行
8.益者三友 9.益者三樂 10.君子有三愆11.君子有三戒 12.生而知之者 13.割雞焉用牛刀
14.君子之過也 15.日知其所亡。
五、文史典故──p.44~p.61(含學習評量第二回)
113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外閱讀。
第一週 學習規範與要領指導週
公布國文課班規與授課規定,並說明國文科的學習心法。另以第一課為例,說明課本筆記的記錄方式。
第二週 第一課
9/2(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3(二)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4(三) 應用練習與習作練習之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5(四) 測驗第一課(含課外文意判讀)並檢討
9/6(五) 繼續檢討第一課試卷
第三週 第二課暨寫作指導
9/9(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10(二) 應用練習與習作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11(三) 寫作能力訓練之引導說明與舉例
9/12(四) 寫作能力測驗
★務必使用黑色墨水的筆。建議使用筆尖較粗約0.5mm〜0.7mm之原子筆,不得使用鉛筆)
9/13(五) 測驗第二課(含課外文意判讀)並檢討
第四週 第三課暨文史典故
9/16(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17(二) 中秋節放假
9/18(三) 文史典故20句
9/19(四) 測驗第三課(含課外文意判讀)並檢討
9/20(五) 寫作練習
第五週 《論語》暨語文常識(標點符號使用法)
9/23(一) 繼續檢討第三課試卷+文史典故20句
9/24(二) 《論語》5則
9/25(三) 《論語》5則
9/26(四) 語文常識(標點符號使用法)
9/27(五) 測驗語文常識(標點符號使用法)
第六週 段考複習
9/30(一) 《論語》5則
10/1(二) 複習段考範圍(含測驗)
10/2(三) 複習段考範圍
10/3(四) 複習段考範圍(含測驗)
10/4(五) 複習段考範圍
第七週 段考
10/7(一)~10/9(三)第一次段考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思辨能力訓練(段考與模擬考前後週各有一次寫作指導)。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所有進度在Google Classroom
2024/2/16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思辨能力訓練(段考與模擬考前後週各有一次寫作指導)。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一週 檢討段考試卷暨模模考1~5冊
★2/17 調整上班上課(補2/8日上班、補2/15日上課)
2/16(五) 112-2第一次模模考1~5冊
2/17(六) 續模模考1~5冊並檢討試卷
2/19(一) 112-2第二次模模考1~5冊
2/20(二) 續模模考1~5冊並檢討試卷
2/21(三) 國三第三次教育會考模擬考
2/22(四) 國三第三次教育會考模擬考
2/23(五) 檢討第三次教育會考模擬考試卷
第二週 第一、二課
2/26(一) 第一課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2/27(二) 判讀能力訓練
2/28(三)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2/29(四) 第二課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3/1(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三週 第二課
3/4(一)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3/5(二) 判讀能力訓練
3/6(三)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3/7(四)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3/8(五)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第四週 第三課
3/11(一)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3/12(二) 判讀能力訓練
3/13(三)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3/14(四)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3/15(五)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第五週 自學(一)
3/18(一)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3/19(二) 判讀能力訓練
3/20(三)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3/21(四)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3/22(五) 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
第六週1~5冊複習
3/18(一) 主題單元
3/19(二) 主題單元
3/20(三) 判讀能力訓練
3/21(四) 判讀能力訓練
3/22(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七週 段考複習(1~5冊暨補充教材)
3/25(一) 判讀能力訓練
3/26(二) 判讀能力訓練
3/27(三) 判讀能力訓練
3/28(四) 判讀能力訓練
3/29(五) 判讀能力訓練
4/1(一)-4/3(三)第一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3/11/30
112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思辨能力訓練(段考與模擬考前後週各有一次寫作指導)。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全年級尚有學生必須等到12/4補考完畢才能檢討試卷,
故11/30(四) 12/1(五) 先進行預習能力訓練
第十五週 檢討段考試卷暨模模考1~4冊
12/4(一) 模模考1~4冊
12/5(二) 檢討段考暨模模考試卷
12/6(三) 模模考1~4冊
12/7(四) 檢討模模考試卷
12/8(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六週 第七課
12/11(一) 課文賞析
12/12(二) 課文賞析
12/13(三) ~12/15(五) 國三校外教學
第十七週 模模考1~4冊
12/18(一) 模模考1~4冊
12/19(二) 模模考1~4冊
12//20(三) 檢討模模考試卷
12/21(四) 第二次教育會考模擬考
12/22(五) 第二次教育會考模擬考
第十八週 第八課
12/25(一) 檢討模擬考試卷
12/26(二) 第八課課文賞析
12/27(三) 判讀能力訓練
12/28(四) 判讀能力訓練
12/29(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九週 第九課暨自學(三)
1/1(一)元旦放假一日
1/2(二) 第九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3(三) 判讀能力訓練
1/4(四) 自學(三)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5(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二十週 段考複習(含第四冊、補充教材)
1/8(一)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1/9(二) 段考複習
1/10(三)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1/11(四) 段考複習
1/12(五)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第二十一週 段考
1/15(一) 段考複習
1/16(二) 段考複習
1/17(三)-1/19(五)第三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3/10/16
112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思辨能力訓練(段考與模擬考前後週各有一次寫作指導)。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八週 檢討段考試卷暨判讀能力訓練
10/16(一) 檢討段考試卷
10/17(二) 判讀能力訓練
10/18(三) 判讀能力訓練
10/19(四) 判讀能力訓練
10/20(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九週 複習第三冊
10/23(一) 複習第三冊
10/24(二) 複習第三冊
10/25(三) 複習第三冊
10/26(四) 判讀能力訓練
10/27(五) 校慶運動會
10/28(六) 校慶園遊會
第十週 第四課
10/30(一) 補假
10/31(二) 第四課作者介紹(前20分鐘檢討前一回試卷)
11/1(三) 第四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1/2(四) 第四課判讀能力訓練
11/3(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一週 第五課
11/6(一) 第五課作者介紹(前20分鐘檢討前一回試卷)
11/7(二) 第五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1/8(三) 測驗第三冊1~5課
11/9(四) 判讀能力訓練
11/10(五) 測驗第三冊6~10課(前20分鐘檢討前一回試卷)
第十二週 第六課暨語文常識(對聯)
11/13(一)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前20分鐘檢討前一回試卷)
11/14(二) 語文常識(對聯)
11/15(三) 測驗第三冊
11/16(四) 測驗第六課暨語文常識(前20分鐘檢討前一回試卷)
11/17(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三週 段考複習(含第三冊、補充教材)
11/20(一)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11/21(二) 段考複習
11/22(三)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11/23(四) 段考複習
11/24(五)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第十四週 段考
11/27(一) 段考複習
11/28(二)-11/29(三)第二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3/8/30
112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思辨能力訓練(段考與模擬考前後週各有一次寫作指導)。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一週 複習1~2冊
8/30(三) 複習1~2冊
8/31(四) 複習1~2冊
9/1(五) 複習1~2冊
第二週 第一課
9/4(一) 複習1~2冊
9/5(二) 第一次教育會考模擬考
9/6(三) 第一次教育會考模擬考
9/7(四) 檢討模擬考試卷
9/8(五) 第一課作者介紹暨課文賞析
第三週 第一、二課
9/11(一) 第一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9/12(二) 測驗第一課
9/13(三) 第二課作者介紹(前20分鐘檢討第一課試卷)
9/14(四) 第二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9/15(五) 第二課判讀能力訓練
第四週 第二、三課暨複習1~2冊
9/18(一) 測驗第二課
9/19(二) 第三課作者介紹(前20分鐘檢討第二課試卷)
9/20(三) 第三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9/21(四) 第三課判讀能力訓練
9/22(五) 測驗第三課
9/23(六) 補行上班上課(補10/9日) 複習1~2冊(前20分鐘檢討第三課試卷)
第五週 自學(二)
9/25(一) 作者介紹暨課文賞析
9/26(二)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9/27(三) 測驗自學(二)
9/28(四) 檢討自學(二)試卷
9/29(五) 中秋節放假
第六週 段考複習(含1~2冊、補充教材)
10/2(一)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10/3(二) 段考複習
10/4(三)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10/5(四) 段考複習
10/6(五)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第七週 段考
10/9(一) 國慶日調整放假
10/10(二) 國慶日
10/11(三)-10/13(五) 第一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3/5/17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閱讀課(圖書館)。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十五週 閱讀課
★教務處說:「學生缺考補考預計在5/22、5/23辦理,5/23之前也千萬不要檢討考卷(很重要)。」所以本週四、五至圖書館閱讀。段考解析卷待5/24發下,於課堂閱讀15分鐘左右,若有疑惑,老師再進一步講解。
5/18(四) 閱讀課(圖書館)
5/19(五) 閱讀課(圖書館)★ 5/20.5/21教育會考日,本校作為考場,下午停課。
第十六週 第七課暨元曲選讀
5/22(一) 第七課 作者介紹(前20分鐘閱讀段考解析卷並提問)
5/23(二) 第七課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5/24(三) 測驗第七課文意理解
5/25(四) 元曲〈釵頭鳳〉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前10分鐘閱讀前課解析卷並提問)
5/26(五) 元曲〈訴衷情〉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七週 第八課暨元曲選讀
5/29(一) 第八課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5/30(二) 第八課判讀能力訓練暨元曲〈大德歌〉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5/31(三) 測驗第八課文意理解
6/1(四) 元曲〈四塊玉〉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前10分鐘閱讀前課解析卷並提問)
6/2(五) 元曲〈山坡羊〉、〈慶東原〉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八週 第九課、第十課暨元曲選讀
6/5(一) 第九課作者介紹、課文賞析、判讀能力訓練
6/6(二) 測驗第九課文意理解
6/7(三) 元曲〈沉醉東風〉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前10分鐘閱讀前課解析卷並提問)
6/8(四) 第十課作者介紹、課文賞析、判讀能力訓練
6/9(五) 測驗第十課文意理解
第十九週 自學(三)
6/12(一) 自學(三)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6/13(二) 自學(三)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6/14(三) 測驗自學(三)文意理解
6/15(四) 測驗元曲七首文意理解
6/16(五) 判讀能力訓練(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6/17(六) 補行上班上課(補6/23日) 判讀能力訓練
第二十週 段考複習
6/19(一)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6/20(二) 段考複習
6/21(三)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6/(四)端午節(放假1日)
6/23(五) 端午節調整放假(放假1日)
第二十一週 段考
6/26(一) 段考複習
6/27(二) 段考複習
6/28-6/30第三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3/4/23更新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閱讀課(自主學習教室)。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八週 第四課
4/6(四) 第四課 作者介紹
4/7(五) 作者介紹
第九週 第四課暨宋詞選讀
4/10(一) 第四課 課文賞析
4/11(二) 續第四課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4/12(三) 測驗第四課
4/13(四) 宋詞〈念奴嬌〉、〈踏莎行·〉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4/14(五) 宋詞〈卜算子〉、〈滿江紅〉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週 第六課暨宋詞選讀
4/17(一) 測驗前週宋詞四首文意理解
4/18(二) 第六課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4/19(三) 宋詞〈一翦梅〉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4/20(四) 宋詞〈聲聲慢〉、〈青玉案〉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4/21(五) 閱讀
第十一週 第五課暨宋詞選讀
4/24(一) 測驗前週宋詞三首文意理解暨第五課作者簡介
4/25(二) 作者與故事人物介紹(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4/26(三) 閱讀《史記》精采故事
4/27(四) 課文賞析暨判讀能力訓練
4/28(五) 測驗第五課
第十二週 語文常識——題辭與柬帖
5/1(一) 題辭與柬帖(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5/2(二) 題辭與柬帖
5/3(三) 測驗題辭與柬帖
5/4(四) 判讀能力訓練
5/5(五) 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三週 段考複習
5/8(一)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5/9(二) 段考複習
5/10(三)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5/11(四) 段考複習
5/12(五)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第十四週 段考
5/15(一) 段考複習
5/16(二) -5/17(三)第二次定期評量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3/3/5更新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閱讀課(自主學習教室)。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一週 第一課暨宋詞選讀
2/13(一) 第一課 作者介紹暨課文賞析
2/14(二) 寫作訓練
2/15(三) 測驗第一課(文意理解10題)並檢討
2/16(四) 晏殊〈浣溪紗〉 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2/17(五) 測驗第一課暨判讀能力訓練
2/18(六) 補上班上課(2/27日調整放假)
第二課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第二週 第二課暨宋詞選讀
2/20(一) 續第二課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2/21(二) 延伸閱讀
2/22(三) 測驗第二課與習作(文意理解15題)並檢討
2/23(四) 延伸閱讀暨范仲淹〈 漁家傲〉、歐陽脩 〈蝶戀花〉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2/24(五) 測驗第二課暨判讀能力訓練
第三週 第三課暨宋詞選讀
2/27(一) 2/27 和平紀念日調整放假1日
2/28(二) 和平紀念日放假
3/1(三) 第三課 作者介紹暨課文賞析(含延伸閱讀)(前10分鐘閱讀上一課解析卷並提問)
3/2(四) 測驗第三課(文意理解5題)並檢討暨柳永〈蝶戀花〉 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3/3(五) 自學(一)作者介紹暨課文賞析
第四週 自學(一)暨宋詞選讀
3/6(一) 自學(一) 延伸閱讀
3/7(二) 自學(一) 延伸閱讀
3/8(三) 自學(一)延伸閱讀
3/9(四) 測驗自學(一)文意理解10題與判讀能力訓練
3/10(五) 蘇軾 〈江城子〉與〈水調歌頭〉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第五週 宋詞選讀
3/13(一) 蘇軾〈定風波〉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3/14(二) 語文常識(書信、便條)
3/15(三) 語文常識(書信、便條)
3/16(四) 測驗宋詞7首(段考範圍)暨判讀能力訓練
3/17(五) 寫作指導暨判讀能力訓練
第六週 段考複習
3/20(一)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3/21(二) 段考複習
3/22(三)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3/23(四) 段考複習
3/24(五) 測驗段考範圍並檢討
第七週 段考
3/27(一) 段考複習
3/28(二) 段考複習
3/29 3/30第一次段考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閱讀課(自主學習教室),其中一節寫作訓練。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十四週、第十五週 第八課暨第九課
12/2(五) 第八課 課文賞析
12/5(一) 第八課作者介紹暨課文判讀能力訓練
12/6(二) 測驗第八課
12/7(三) 檢討試卷並進入第九課 作者介紹
12/8(四) 第九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2/9 (五) 測驗第九課
第十六週 唐詩選讀
12/12(一) 檢討第九課試卷並進入唐詩
12/13(二) 唐詩作品賞析
12/14(三) 唐詩作品賞析
12/15(四) 唐詩作品賞析
12/16(五) 測驗唐詩
第十七週 第十課暨第七課
12/19 (一) 第十課認識作者
12/20(二) 第十課課文賞析判讀能力訓練
12/21(三) 延伸閱讀
12/22(四) 測驗第十課
12/23(五) 檢討第十課試卷並進入第七課作者介紹
第十八週 第七課
12/26(一)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2/27(二) 續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2/28(三) 延伸閱讀
12/29(四) 測驗第七課
12/30(五) 檢討第七課試卷
第十九週 複習第七課至第十課暨唐詩
1/2(一) 元旦調整放假1日
1/3(二) 文意理解複習
1/4(三) 修辭及語法複習
1/5(四) 形音義複習
1/6(五)唐詩複習
1/7(六) 補上班上課(1/20日調整放假) 唐詩複習
第二十週 段考總複習
1/9(一)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0(二)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1(三)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2(四)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3(五) 段考複習
第二十一週段考總複習
1/16(一) 段考複習
1/17(二) 段考複習
1/18~1/19第三次段考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閱讀課(自主學習教室),段考前一週寫作訓練。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八週 第四課暨唐詩選讀
10/17(一) 認識作者
10/18(二)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0/19(三)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10/20(四) 測驗第四課
10/21(五) 檢討試卷並進入唐詩選讀
第九週 第五課暨唐詩選讀
10/24(一) 唐詩作品賞析
10/25(二) 唐詩作品賞析
10/26(三) 第五課認識作者
10/27(四) 課文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10/28(五)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10/29(六)校慶園遊會
第十週 第五課暨第六課 紅字表示更新
10/31 (一) 校慶補休假1日
11/1(二) 續第五課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11/2(三) 測驗第五課
11/3(四) 檢討第五課試卷並進入第六課
11/4(五) 複習唐詩
第十一週唐詩暨自學(二)紅字表示更新
11/7(一) 複習唐詩
11/8(二) 測驗唐詩
11/9(三) 自學(二)課文賞析
11/10(四) 測驗第六課
11/11(五) 檢討第六課試卷並測驗自學(二)
第十二週 自學(二)暨語文天地(二)紅字表示更新
11/14(一) 檢討自學(二)試卷並進入語文天地(二)
11/15(二) 語文天地(二)
11/16(三) 測驗語文天地(二)並檢討
11/17(四) 複習語文天地(二)
11/18(五) 段考複習
第十三週 段考複習
11/21(一)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22(二)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23(三)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24(四)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1/25(五) 段考複習
第十四週
11/28(一) 段考複習
11/29(二)~11/30(三)第二次段考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或寫作能力訓練。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第一週 第一課
8/30(二)發表暑假作業「自我介紹」簡報
8/31(三)認識作者
9/1 (四)課文賞析與判讀訓練
9/2 (五)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第二週 第二課暨唐詩選讀
9/5(一) 唐詩作品賞析
9/6(二) 測驗第一課並檢討
9/7(三) 第二課認識作者
9/8(四) 課文賞析與判讀訓練
9/9(五) 中秋節調整放假
第三週 第二課、第三課暨唐詩選讀
9/12 (一) 唐詩作品賞析
9/13(二) 續第二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訓練
9/14(三) 第二課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9/15(四) 測驗第二課並檢討
9/16(五) 第三課認識作者
第四週 第三課暨自學(一)《世說新語》選
9/19(一) 第三課課文賞析與判讀訓練
9/20(二) 測驗第三課並檢討
9/21 (三)《世說新語》選
9/22
(四) 國二隔宿露營
9/23 (五) 國二隔宿露營
第五週 自學(一)《世說新語》選暨語文天地(一) 語法(上)──詞類介紹
9/26(一) 《世說新語》選之課文賞析
9/27(二) 《世說新語》選之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9/28(三) 《世說新語》選之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9/29(四) 測驗《世說新語》選並檢討
9/30 (五) 語文天地(一) 語法(上)──詞類介紹
第六週 段考複習
10/3(一) 測驗詞類判讀能力
10/4(二)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0/5(三)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0/6(四)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10/7 (五) 段考複習測驗並檢討
第七週
10/10(一)國慶日放假1日
10/11(二) 段考複習
10/12(三) 段考複習
10/12(三)~10/13(四)第一次段考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更新版111/6/18
110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或寫作能力訓練。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臺中市宣布高中以下自5/23(一)至6/30(四)實施線上教學
畢老師國文科所有測驗改至返校後依序實施,並將以下課程挪前。
第十五週 第七課
5/16(一)寫作檢討與閱讀
5/18 (三)認識作者
5/19 (四)認識作者
5/20 (五)認識作者(兩節課)
第十六週 第七課(遠距教學)
5/23(一) 第七課之課文賞析與判讀訓練
5/22(二)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5/25(三)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5/26(四)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5/27(五)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七週(遠距教學)
5/30 (一) 續第七課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5/31(二) 唐詩作品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6/1 (三) 唐詩作品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6/2 (四)返校施打疫苗日 未影響國文課
當日上午的國文課在教室進行唐詩作品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如未施打者,則在家同步學習)
勿被記曠課!
第八節回復線上課程
勿被記曠課!
6/3 (五) 端午節放假
第十八週
6/6(一) 唐詩作品賞析與判讀能力訓練
6/7(二) 第八課判讀能力訓練
6/8 (三) 第九課判讀能力訓練
6/9 (四) 第十課判讀能力訓練
6/10 (五) 第七課~第十課語法分析
第十九週
6/13(一) 第七課~第十課語法分析
6/14(二)第八課延伸閱讀
6/15(三)第九課延伸閱讀
6/16(四) 第九課延伸閱讀
6/17 (五) 第十課延伸閱讀
第二十週 段考複習
6/20(一)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6/21(二)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6/22(三)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6/23(四)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6/24 (五) 延伸閱讀與判讀能力訓練
第二十一週
6/27(一) 段考複習
6/28(二) 段考複習
6/29(三)~6/30(四)第三次段考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11/3/28
110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或寫作能力訓練。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以下是其中一個班的進度
(三個班級每天堂數不一,僅以其中一班呈現)
第八週 第四課
3/28(一)認識作者與課文賞析
3/29(二) 認識作者與課文賞析
3/30 (三)課文與延伸閱讀之比較(含寫作指導)
3/31 (四) 課文與延伸閱讀之比較(含寫作指導)
4/1 (五)4/2 (六)校慶
第九週 第四課
4/4(一) 兒童節放假 兒童節放假
4/5(二) 清明節放假 清明節放假
4/6(三) 校慶補假
4/7(四) 應用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4/8(五) 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週 第四課暨唐詩閱讀
4/11 (一) 測驗第四課並檢討
4/12 (二) 唐詩作品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4/13 (三) 唐詩作品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4/14 (四) 寫作測驗
4/15 (五) 唐詩測驗
第十一週 第五課
4/18(一) 認識作者並進入課文賞析
4/19(二) 延伸閱讀
4/20 (三) 應用練習、習作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4/21 (四) 延伸閱讀
4/22 (五) 測驗第五課並檢討
第十二週 第六課暨語文常識(二)字體演變與書法欣賞
4/25(一) 認識作者並進入課文賞析
4/26(二) 課文賞析與延伸閱讀
4/27(三) 應用練習、習作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4/28(四) 延伸閱讀
4/29 (五) 測驗第六課及語文常識(二)並檢討
第十三週 段考複習
5/2(一)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5/2(二)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5/4(三)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5/5(四)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5/6 (五)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第十四週
5/9(一) 自學輔導
5/11(三)自學輔導
5/12(四)~5/13(五)第二次段考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更新版111/2/20
已刪除前一版本
110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或寫作能力訓練。
★段考後,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以下是其中一個班的進度(三個班級每天堂數不一,僅以其中一班呈現)
第一週 星期五 開學日
第二週 第二課暨《唐詩》閱讀
★為使學生下週全年級唐詩抽背得心應手,故先教第二課近體詩選
2/14(一) 認識詩人及分析其作品
2/15 (二) 認識詩人及分析其作品
2/16 (三)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2/17 (四) 應用練習、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2/18 (五)《唐詩》之作品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三週《唐詩》閱讀暨初識「六書」——語文常識(一)
★上週已先教第二課近體詩選
2/21(一) 認識詩人及分析其作品
2/22(二) 認識詩人及分析其作品
2/23(三) 初識「六書」中的象形、指事(含判讀能力訓練)
2/24 (四) 測驗第二課並檢討
2/25 (五) 初識「六書」中的會意、形聲(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四週 第一課
★已先教完第二課與《唐詩》選文
2/28 (一)228和平紀念日放假一天
3/1 (二) 認識作者並進入課文賞析
3/2 (三) 應用練習、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3/3 (四) 寫作能力訓練
3/4 (五) 測驗第二課並檢討
第五週 第三課暨語文常識——文字構造
★已先於第三週初識「六書」
3/7(一) 認識作者並進入課文賞析
3/8(二) 應用練習、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3/9 (三) 辨析「六書」中的象形、指事(含判讀能力訓練)
3/10 (四) 測驗第三課並檢討
3/11 (五) 辨析「六書」中的會意、形聲(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六週 語文常識——文字構造
3/14(一) 測驗語文常識(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判別)
3/15(二)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3/16(三)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3/17(四) 複習段考範圍並測驗
3/18 (五) 自學輔導
第七週 段考前的複習
3/21(一) 自學輔導
3/22(二) 自學輔導
3/23(三)~3/24(四)第一次段考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10學年度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判讀能力訓練或思辨力與表達力訓練。
★段考後,已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以下是其中一個班的進度(三個班級每天堂數不一,僅以其中一班呈現)
第十五週 檢討段考試卷/第七課
12/6 (一)
1. 檢討段考試卷/第七課作者介紹
2.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7 (二)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9(四)測驗第七課並檢討
12/10(五)思辨力與表達力訓練(分組合作學習)
第十六週 第八課暨《論語》閱讀
12/13(一)
1.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2.同上
12/14(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第八課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12/16(四) 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17(五) 測驗第八課並檢討
第十七週 第九課暨《論語》閱讀
★12/20全校作業抽查
12/20 (一)
1.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2.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12/21(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23(四) 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24(五) 測驗第九課並檢討
第十八週 第十課
12/27 (一)
1. 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2. 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2/28(二) 測驗第十課並檢討
12/30(四) 思辨力與表達力訓練(分組合作學習)
12/31(五) 元旦補假
第十九週 段考複習
1/3(一)
1. 判讀能力訓練
2. 判讀能力測驗
1/4 (二) 判讀能力訓練
1/6(四) 判讀能力測驗
1/7(五) 期末自評(給自己整學期國文科表現的評語)
第二十週 段考複習
1/10(一)
1. 成語、俗諺、歇後語測驗
2. 判讀能力訓練
1/11 (二) 判讀能力測驗
1/13(四) 形音義、詞性、修辭、語法測驗
★第八節輔導課結束
1/14(五)
第二十一週 段考複習
1/20 休業式(13:00)
1/17(一)
1.自學輔導
2.自學輔導
1/18 (二)~1/20(四) 第三次定期評量
110學年度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或判讀能力訓練。
★段考後,已將解析卷上傳至Classroom,課堂僅需檢討同學提出的問題。
以下是其中一個班的進度(三個班級每天堂數不一,僅以其中一班呈現)
第八週 標點符號/第四課
10/18 (一)
1.標點符號的理解與應用 (含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
2.同上
10/19 (二) 測驗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並檢討
10/21 (四) 第四課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10/22 (五)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九週 第四課暨《論語》閱讀
10/25(一)
1.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2. 同上
10/26 (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第四課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28 (四) 測驗第四課並檢討
10/29 (五) 寫作能力訓練之引導說明(下週實作)
第十週 寫作能力測驗/第五課
11/1 (一)
1. 寫作能力測驗
2. 第五課作者介紹
11/2 (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第五課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1/4 (四)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1/5 (五) 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十一週 第五課與第六課
11/8(一)
1. 測驗第五課並檢討
2. 第六課作者介紹與課文賞析
11/9 (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第六課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1/11 (四) 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1/12 (五) 測驗第六課並檢討
第十二週 資料檢索/暨《論語》閱讀
11/15(一)
1. 資料檢索之指導與訓練
2.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11/16(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資料檢索之應用練習與習作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1/18(四) 資料檢索能力測驗
11/19(五) 複習段考範圍
第十三週 段考複習
11/22(一) 判讀能力訓練
11/23(二) 判讀能力訓練
11/25(四) 複習段考範圍(含測驗)
11/26(五) 複習段考範圍(含測驗)
第十四週
11/29(一)
1. 複習段考範圍
2. 複習段考範圍
11/30(二) 複習段考範圍
12/1(三)~12/2(四)第二次段考
由於三個班級導師用心經營
使學生不僅上課秩序良好且精神專注
畢老師教學更順暢
因此有更多時間作段考前的複習
今第二次更新9/3國文科進度
請學生見Google Classroom國文科教室訊息及附加檔案中的紅字(乃更新之處)
以下是其中一個班的進度(三個班級每天堂數不一,僅以其中一班呈現)
110學年度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
第一週 學習規範與要領指導週
公布國文課班規與授課規定,並說明國文科學習心法。另以第一課為例,說明課本筆記的記錄方式。
第二週 第一課
9/6(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7 (二)
1. 應用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2.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8 (三) 測驗第一課並檢討
9/9 (四) 繼續檢討第一課試題
9/11 (六)補9/20(一)的課 延伸閱讀並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三週 第二課暨《論語》閱讀
9/13(一)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9/14 (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1.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2.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15 (三) 寫作能力訓練之引導說明
9/16 (四) 寫作能力測驗
第四週 第二課
9/20 (一)~ 9/21 (二)中秋節連假
9/22 (三)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23 (四) 應用練習、習作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五週 第二課與第三課
9/27(一) 測驗第二課並檢討
9/28 (二) 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1. 繼續檢討第二課試題並作延伸閱讀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
2.檢討延伸閱讀試題並作第三課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29 (三) 應用練習、習作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30 (四) 測驗第三課並檢討
第六週 第三課
10/4(一)延伸閱讀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 並檢討
10/5(二)
1.複習段考範圍
2. 複習段考範圍(含測驗)
10/6 (三) 複習段考範圍(含測驗)
10/7(四) 複習段考範圍(含測驗)
第七週 段考
10/11(一)國慶日補假
10/12(二)複習段考範圍
10/13(三)~10/14(四)第一次段考
由於三個班級導師用心經營
使學生上課秩序良好
畢老師教學更順暢
因此有充裕時間作段考前的複習(共三節課可複習兼段考前測驗)
今更新9/3國文科進度
請學生見Google Classroom國文科教室訊息及附加檔案中的紅字(乃更新之處)
以下是其中一個班的進度(三個班級每天堂數不一,僅以其中一班呈現)
110學年度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
第一週 學習規範與要領指導週
公布國文課班規與授課規定,並說明國文科學習心法。另以第一課為例,說明課本筆記的記錄方式。
第二週 第一課暨《論語》閱讀
9/6(一)
1.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2.應用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7 (二) 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9 (四) 測驗第一課並檢討
9/10 (五) 繼續檢討第一課試題
9/11 (六)補9/20(一)的課
1. 延伸閱讀並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
2.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第三週 第二課暨《論語》閱讀
9/13(一)
1.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2.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14 (二)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16 (四) 寫作能力訓練之引導說明(含第八節實作,未參加者,隔日補交作文)
9/17 (五)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四週 第二課
9/20 (一)~ 9/21 (二)中秋節連假
9/23 (四) 應用練習、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24 (五) 測驗第二課並檢討
第五週 第二、三課
9/27(一)
1. 延伸閱讀並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
2. 繼續檢討第二課試題並進入第三課
9/28 (二) 第三課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30 (四) 應用練習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1 (五) 習作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六週 第三課
10/4(一)
1. 測驗第三課並檢討
2. 繼續檢討第三課試題並做延伸閱讀測驗
10/5(二) 檢討第三課延伸閱讀試題並複習段考範圍
10/7(四) 複習段考範圍
10/8 (五) 複習段考範圍
第七週 段考
10/11(一)國慶日補假
10/12(二)~10/14(四)第一次段考
110學年度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任教三個班級,每班當日上課節數不同(然教學內容相同),僅以其中一個班級為例列出進度表。
畢老師給學生八個字: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課文延伸閱讀。
第一週 學習規範與要領指導週
公布國文課班規與授課規定,並說明國文科學習心法。另以第一課為例,說明課本筆記的記錄方式。
第二週 第一課暨《論語》閱讀
9/6(一) 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7 (二) 應用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8 (三)
1. 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2.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9/9 (四) 測驗第一課並檢討
9/11 (六)補9/20(一)的課 繼續檢討第一課試題
第三週 第二課暨《論語》閱讀 (先完成第一課延伸閱讀)
9/13(一) 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9/14 (二) 第一課延伸閱讀並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9/15 (三)
1. 第二課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2. 第二課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9/16 (四) 應用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四週 第二課
9/20 (一)~ 9/21 (二)中秋節連假
9/22 (三)
1. 習作練習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2. 寫作能力訓練之引導說明
9/23 (四) 寫作能力測驗
第五週 第二課暨《論語》閱讀 (後進入第三課)
9/27(一) 言文閱讀能力訓練(以《論語》為例)
9/28 (二) 測驗第二課並檢討當日有全年級《論語》抽背
9/29 (三)
1. 繼續檢討第二課試題
2. 延伸閱讀並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
9/30 (四) 第三課課文賞析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第六週 第三課
10/4(一) 應用練習、習作與筆記指導(含判讀能力訓練)
10/5(二) 測驗第三課並檢討
10/6 (三)
1. 繼續檢討第三課試題
2. 延伸閱讀並測驗(含判讀能力訓練)
10/7(四) 複習段考範圍
第七週 段考
10/11(一)國慶日補假
10/12(二)~10/14(四)第一次段考
最新109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週至第十三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適用於國三生)
因應教育部宣布高中以下開學日延至2/22 第一週至第三週進度調整,餘則暫不更動。
畢老師給國三生八個字: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第一次段考測驗範圍:B6 L1、L3、L5、L7、複講第五冊
★第二次段考測驗範圍:教育會考範圍(含B6白話文形音義、複習講義1~6冊主題單元)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閱讀能力訓練、說理與敘事能力訓練。
在家自學週
2/18(四) Google Classroom複習第五冊主題單元
★由於開學延期,致使時間壓縮,請同學務必利用Google Classroom自行完成L1、L3、L5、L7課本與習作筆記。
第一週
2/22(一) 複習1~5冊主題單元
2/23(二) 模模考1~5冊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
2/24(三) 國三第三次模擬教育會考
2/25(四) 國三第三次模擬教育會考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於下一堂課提問。
2/26(五) 進入第六冊第一課
第二週
3/1(一) 和平紀念日補假 請同學務必利用Google Classroom自行完成L1、L3、L5、L7課本與習作筆記。
3/2(二) 完成第六冊第一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3/3(三) 測驗第一課並檢討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3/4(四) 進入第六冊第三課
3/5(五) 完成第三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第三週
3/8(一)1. 測驗第三課並檢討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2.進入第五課
3/9(二) 完成第五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3/10(三)1. 測驗第五課並檢討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2.進入第七課
3/11(四) 完成第七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3/12(五) 測驗第七課並檢討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第四週
3/15(一) 測驗複習講義第五冊1至4課並檢討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3/16(二) 複習主題單元
3/17(三) 測驗複習講義第五冊5至8課並檢討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3/18(四) 複習主題單元
3/19(五) 測驗複習講義第五冊9至12課並檢討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第五週
3/22(一)測驗第六冊文言文課文與習作之形音義(含成語、格言)及修辭
3/23(二) 文言文之文意判讀訓練
3/24(三) 白話文之文意判讀訓練
3/25(四) 複習第一次段考
3/26(五) 複習第一次段考
第六週
3/29(一) 複習第一次段考
3/30(二) 第一次定期評量
3/31(三) 第一次定期評量
4/1 (四) 第一次定期評量
4/2(五) 兒童節補假 第一次定期評量之解析卷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第七週
4/5(一) 民族掃墓節補假
4/6(二) 進入第二課與第四課
4/7(三) 測驗第二課與第四課課文與習作之形音義(含成語、格言)及修辭
4/8 (四) 上午 進入第六課與第八課
下午 測驗第六課與第八課課文與習作之形音義(含成語、格言)及修辭
第八週
4/12(一) 測驗第六冊主題單元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4/13(二) 測驗1~6冊主題單元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4/14(三) 模模考1~6冊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4/15 (四) 上午模模考1~6冊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下午模模考1~6冊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第九週
4/19(一) 模模考1~6冊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4/20(二) 模模考1~6冊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4/21(三) 模模考1~6冊 測驗後,發下「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可提問。
4/22 (四) 國三第四次模擬教育會考
4/23(五) 國三第四次模擬教育會考
第十週 ~第十二週
教育會考範圍重點複習與訓練
5/5(三) 國三畢業考
5/6 (四) 國三畢業考
5/15(六)國中教育會考 5/16(日)國中教育會考
2020/12/13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適用於國三生)
畢老師給國三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以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閱讀、敘事、說理等能力訓練,或進行課文延伸閱讀。
第十五週
12/7(一) 進入第五冊第九課
12/8(二) 已完成第九課
12/9(三)~12/11(五)畢業旅行
第十六週
12/14(一) 進入第十課課文及複習第四冊主題單元
12/15(二) 測驗第九課並檢討
12/16(三) 檢討第十課應用練習與習作並檢查筆記
12/17(四) 測驗第四冊主題單元並檢討
12/18(五) 模模考第四冊並檢討
第十七週
12/21(一) 模模考第三、四冊並檢討
12/22(二) 模模考一至四冊並檢討
12/23(三) 第二次模擬考
12/24(四) 第二次模擬考
12/25(五) 檢討模擬考並進入第十一課
第十八週
12/28(一)測驗第十課並檢查第十一課課本筆記
12/29(二)檢討第十一課應用練習與習作並檢查筆記
12/30(三)測驗第十一課並檢討
12/31(四)進入第十二課
1/1(五)元旦連假
第十九週
1/4(一) 測驗第四冊講義文意理解(指定題)並檢討
1/5(二) 完成第十二課並檢查應用練習與習作筆記
1/6(三) 測驗第四冊1~6課並檢討
1/7(四) 測驗第十二課並檢討
1/8(五) 測驗第四冊7~12課並檢討
第二十週
1/11(一) 第三次定期評量複習考(課文與注釋)
1/12(二) 第三次定期評量複習考(應用練習與習作之非選擇題)
1/13(三) 第三次定期評量複習考(課本與講義)
1/14(四) 第三次定期評量複習
1/15(五) 第三次定期評量複習
第二十一週
1/18(一)第三次定期評量
1/19(二) 第三次定期評量
1/20(三) 第三次定期評量暨休業式
1/21(四)寒假開始
1/22-1/23 110 年大學學測(考場)
2020/10/2
第八週至第十四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適用於國三生)
畢老師給國三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以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進行閱讀、敘事、說理等能力訓練,或進行課文延伸閱讀。
第八週
10/19(一) 複習第四冊主題單元:書信、便條、題辭、柬帖、啟事、敬詞與謙詞、語氣判讀、天干地支
10/20(二) 加強複習第四冊主題單元:語氣判讀、天干地支、題辭
10/21(三) 測驗第三、四冊複習講義(線索判讀能力訓練)
10/22(四) 繼續〈習慣說〉
10/23(五)〈習慣說〉課文延伸閱讀
第九週
10/26(一) 完成〈習慣說〉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10/27(二) 測驗〈習慣說〉並檢討
10/28(三) 測驗第三冊1~6課並檢討
10/29(四) 測驗第三冊7~12課並檢討
10/30(五) 複習一至三冊主題單元
第十週
11/2(一) 模模考第三冊並檢討
11/3(二) 模模考一至三冊冊並檢討
11/4(三) 繼續第五冊第六課
11/5(四) 臺中市第一次複習考1~3冊
11/6(五) 臺中市第一次複習考1~3冊
第十一週
11/9(一) 檢討臺中市第一次複習考一至三冊,繼續第五冊第六課
11/10(二) 完成第六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11/11(三) 測驗第六課並檢討
11/12(四) 進入〈良馬對〉
11/13(五) 校慶運動會暨園遊會
11/14(六) 校慶運動會暨園遊會
第十二週
11/16(一) 校慶補休
11/17(二) 繼續〈良馬對〉
11/18(三) 〈良馬對〉課文延伸閱讀(含短片欣賞)
11/19(四) 完成〈良馬對〉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11/20(五) 測驗〈良馬對〉並檢討
第十三週
11/23(一) 進入第八課
11/24(二) 完成第八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11/25(三) 測驗第八課並檢討
11/26(四) 第二次定期評量複習考
11/27(五) 第二次定期評量複習
第十四週
11/30(一)第二次定期評量複習
12/ 1(二) 第二次定期評量
12/ 2(三) 第二次定期評量
12/ 3(四) 第二次定期評量
(試後於「雲端」《國文科教室》解析)
12/ 4(五)藉「試題修改」訓練思辨能力
預告
第十五週
12/ 7(一) 進入第五冊第九課
12/ 8(二) 繼續第九課
12/ 9(三) 完成第九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12/10(四) 測驗第九課並檢討
12/11(五) 測驗第四冊1~6課並檢討
2020/8/27
109學年度
第一週至第七週
畢老師國文課進度
(適用於國三生)
畢老師給國三生八個字:
1.勤能補拙
2.熟能生巧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每次測驗後,均附給每位學生解析卷。
(含畢老師畫記與筆記手稿,手稿內容是依國文科學習程度中、後段的學生所製作,也包含前段生可能不知的問題——大致皆可透過此手稿解惑。若有必要討論的題目,則於課堂進行,採加分制——肯定勇於表達或表述能力佳的學生。)
★每週第八節媒體識讀能力訓練、說理能力訓練,或進行課文延伸閱讀。
第一週
8/31(一)公布國文課班規與授課規定,並複習國文科學習心法。另以第一課為例,說明本學期白話文(課文)的授課方式。
9/1(二) 測驗一、二冊──第6回、第7回複習卷,精選40題
9/2(三) 模模考第一冊
9/3(四) 模模考第二冊
9/4(五) 模模考一、二冊
第二週
9/7(一) 繼續第一課
9/8(二) 第一次模擬會考(範圍:第 1-2 冊)
9/9(三) 第一次模擬會考(範圍:第 1-2 冊)
9/10(四)完成第一課。討論該課應用練習與習作後,並檢查課堂筆記
9/11(五) 測驗第一課並檢討
第三週
9/14(一) 進入第二課
9/15(二) 繼續第二課
9/16(三)完成第二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9/17(四)測驗第二課並檢討
9/18(五)進入第三課
第四週
9/21(一) 繼續第三課
9/22(二)完成第三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9/23(三) 測驗第三課並檢討
9/24(四)進入第四課
9/25(五)完成第四課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
9/26(六)補課——補上10/2(五)中秋節彈性放假日
進入語文常識——對聯,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第五週
9/28(一) 檢討對聯之應用練習與習作,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9/29(二)「對聯人物」延伸閱讀之短片欣賞
9/30(三)測驗第四課及語文常識——對聯,並檢討
10/1(四)~10/4(日)中秋節連假
第六週
10/5(一) 複習第三冊主題單元:語法、主語判斷、句型判別、倒裝句、古體詩與近體詩、慣用語
10/6(二) 測驗第三冊主題單元
10/7(三)測驗第一次段考範圍
10/8(四) 複習第一次段考,並進入〈習慣說〉之「請YouTuber來教一堂課」(短片欣賞)
10/9/(五)~10/11(日)國慶連假
第七週
10/12(一) 複習第一次段考
10/13(二)~10/15(四)第一次段考
10/16/(五)檢討第一次段考
第八週 預告
10/19(一) 複習第四冊主題單元:書信、便條、題辭、柬帖、啟事、敬詞與謙詞、語氣判讀、天干地支
10/20(二) 加強複習第四冊主題單元:語氣判讀、天干地支、題辭
10/21(三) 測驗第三冊、第四冊複習講義(線索判讀能力訓練)
10/22(四) 繼續〈習慣說〉
10/23(五)〈習慣說〉課文延伸閱讀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
國文科課程
授課教師:畢仙蓉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更多教學內容與學習心得
請見以下部落格:
1.《試在畢得》
2.《畢老師寫作裁縫室》
3.《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2020/8/19
國三暑期輔導每週國文要事更新
原定8/20(四) 記敘文寫作大綱訓練
更新:藉教育會考寫作樣卷談如何寫好記敘文)
原定8/21(五) 論說文寫作大綱訓練
更新:寫好一篇論說文的條件
2020/8/2
國三暑期輔導第一週至第三週國文要事(為第一次模擬考作準備)更新
★第一次模擬考測驗日期與範圍:9/8(二) 9/9(三) 第一冊至第二冊
每次測驗後,皆附解析卷──畢老師的筆記與畫記。學生若還有疑問,可於課堂討論
第一週
8/4(二)「如何兼顧作答速度與準確度」之指導與範例(講義第一冊)說明
8/5(三) 複習一、二冊主題單元(概念):標點符號使用法、工具書、年齡代稱、複詞、狀聲詞、修辭法、漢字結構(六書)、書法、數量詞、實數與虛數、析數與概數、顏色詞、人稱代詞、雙重否定 (請見複習講義)
8/6(四) 測驗星期二指導範圍(作答時,必須圈選關鍵詞) 含講義P32.33.47.48(形音義)
8/7(五) 檢討星期四測驗結果,並繼續複習主題單元
第二週
8/11 (二)複習近體詩、詞性、修辭,並繼續指導「如何兼顧作答速度與準確度」 (以講義第二冊為例)
8/12(三) 1.文言文閱讀指導 2.複習主語判別 3.測驗一、二冊主題單元
8/13(四) 測驗講義第二冊指導範圍(作答時,必須圈選關鍵詞),含講義P81.82.93.94.95.96(形音義)
8/14(五) 檢討星期四測驗結果,並測驗第一冊──第1回、第2回複習卷,精選40題
第三週
8/18 (二) 檢討上週第一冊試卷,續測驗20題(第3回複習卷)
8/19 (三) 測驗第二冊──第4回、第5回複習卷,精選40題
8/20(四) 記敘文寫作大綱訓練
8/21(五) 論說文寫作大綱訓練
★補充:9/1(二)測驗一、二冊──第6回、第7回複習卷,精選40題9/2(三)模模考第一冊 9/3(四) 模模考第二冊9/4(五) 模模考一、二冊。
親愛的孩子:
國中三年,是你人生的一個學習階段。無論這階段的前兩年走得如何,最後這一年,俗稱「關鍵年」──決定你成果如何的一年。它彷彿一場球賽,只要比賽沒有結束,原本的輸家,都可能逆轉勝;原本的贏家,也可能功虧一簣。
雖然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卻是你正式面對人生考驗的階段;它對你未來的方向,終究有影響。未來不想淪為「被選擇」,繼而「被淘汰」的命運,國三這一年,更要加強「實力的累積」,使自己未來有更多「選擇權」。
開學後,你已是高年級,理應有更成熟的心智、更穩重的行事作風,也更能為自己將來作充分準備。切記: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而畢老師說:「愈好的機會,是給愈早作好充分準備的人。」
第一次模擬考是你國三的起頭,切記畢老師叮嚀:起頭水準有多高,將決定自我期許有多高;自我期許有多高,將決定成就有多高。請用心為自己的第一次模擬考創造佳績。 ~~畢仙蓉 2020/8/2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09學年第一學期
國三國文教學理念與作法(2020年版)
畢仙蓉老師
人生每個階段都該賦予自己屬於那個階段
應有的任務,且作法必須視現實需要而調整。
身為國三生,該如何準備國文?說明之前,
先跟家長問好,辛苦家長,孩子這一年,
就讓我們親師生一起努力。十二萬分感謝家長
撥冗閱讀以下我給孩子的國文須知,這篇是我
教學的原則與方向。
請家長盡可能關心孩子每週的課堂表現
與小考成績。然請恕我不會要求孩子將考卷
或作業拿給家長簽名。因為一旦有此要求,
我便得盡責一份份檢查(家長有無簽名),
如此便無多餘時間批改孩子的習作、考卷與作文
(而我相信這三者更是重要)。
進度正常的情況下:
一、每週會有兩張大張試卷,約10~20題理解
題,有必要時,還會有同儕討論的解題卷,
另外每兩週還有一篇短文寫作(段考、模擬
考當週暫停,因需批改段考與模擬考等長篇
作文)。
二、課本與習作的筆記情形,多少可看出孩子的
上課專心度,也請您撥冗了解(若見粗的紅
筆畫記或筆跡,是由我幫孩子寫上的。上課
若是專心聽講,在家若有自學習慣,應該不
會漏寫才是。(家長如欲詳細了解孩子課堂學
習狀況,可來涵:
bcrtw@mail3.hwsh.tc.edu.tw)。由於我想多
教給孩子知識與能力,因此沒有太多時間可
以在課堂測驗他們解釋背得如何,但每次段
考前,至少會有一次這方面的測驗,也當作
是段考前的複習。為了不使孩子臨時抱佛
腳,有勞您督促孩子平日自己背誦,而我會
事先在每堂課講解,甚至教他們背誦的技
巧。若想多了解我在國文教學上的用心,請見
《試在畢得》,多篇作品(含實作)曾發表於
目前近一萬名教師加入的國文社團「全國國文
教師教學討論坊」。
三、 為方便不同程度的學生皆能做好「上課專
注」、「徹底複習」、「超前學習(學生自
我要求)」等三原則,我會有以下作法:
1、整學期備課用書電子檔,於開學第一週即
寄給每位學生(這是我這七、八年來一直認
為不錯的作法),以利「有心超前學習」、
「有心課後補救」等學生使用。
2、提供學生每人一張(教室公布欄同時張貼一
張)——每週(其實是七週)國文要事(一張A4紙
張印有每次段考前之每日國文課的進度或測
驗範圍)。 請參考附件1
3、每週會給導師先生一張全班當週國文課表現
(非考試成績,而是學習態度加扣分),使導師
先生了解,並自行決定是否也讓家長明白其子
弟的學習精神,以鼓勵或警誡。
四、學生的優良作品(一般而言是作文),經作者本
人同意,將刊登於公布欄,以茲師生欣賞。學
生每次寫作之後(平時練習、段考、模擬考),
我會印給每位學生——由我個人所寫的「作文
講評與指導」,也希望家長撥冗閱讀,一起督
勉孩子(所以頗需要導師先生協助提醒家長有
這回事。特此感謝導師先生!)
五、 禮貌,占國文分數一部分,且頗具影響力。
然於此我大可放心,因為三位導師先生的努力
有口皆碑,且學生行為最早是受家庭教育影響
(相信家長也一直用心教導孩子,只是孩子個
人用心程度如何,也不是大人能完全掌控
的),我會努力盡國文老師職責之一——雖無法
將「溫、良、恭、儉、讓」全教給學生(因為
我自己也仍在學習),但至少會教給他們
「恭」,亦即「禮貌」。
六、 本學期國文課獎懲制度:一週若有三次學
習態度被扣分,則記警告。每次檢查自學筆
記或課堂筆記,以加扣分登記。
七、108課剛上路,教學方向當然必須同
步。 以下內容選自〈國三國文教學理念與作
法/畢仙蓉老師〉,主要強調這學期教學重
心。另外也請參考〈如何兼顧作答的速度與
★素養是什麼?「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
應用,很重要;方法,不可少。欲使方法發揮效用,
使應用更確實,前提是有相關知識。若說「方法」
與「應用」是「0」,知識即是「1」。無論多少「0」,
都需依附「1」,「0」的存在才有價值。然知識的取捨,
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老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
僅是「協助提供」者。 ──畢仙蓉
1.切記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
的是「素養」。綱:課綱。全名叫做課程綱
要。素養是什麼?臺灣師範大學李清筠教授
說:「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那麼,
老師要在課文裡鑽什麼?
2.知識,課本以外的更多。這是事實,無須否
認,但也別誤會課本內的都不重要。重要與
不重要,往往在於老師的專業判斷與教學經
驗,還有其教學能力。也就是說,老師認為
某課頗重要,即應該以其教學能力展現那課
的重要性,使學生「有感」。至於認為不重
要的課文,應該提供其他閱讀篇章,以確實
增加學生知識與能力(作答或生活應用)。當
然,老師必須對自己的判斷負責。
3.白話文怎麼讀? 1.著重文意領會。2.著重知
識運用。再次提醒:國中教育會考「考綱,
不考本」,考的是「素養」。
4.文言文怎麼讀?
(1)平時多記文言文常出現的字詞,能記
多少詞義就記多少。
(2) 作答時,初次閱讀文章,若讀至不懂
的句子,先思考一下(或思考多一點
點),不懂就略過。請提醒自己第一
次速讀文章後,即可作題目:每一題
目有四個選項,均可幫助學生再回顧
文章,如此便可以更清楚內文想表達
什麼。且有時在題目的設計(含選
項),即引導考生思考文章的意思;
文章裡,看不懂的句子,有時可從選
項獲知。●文言文弄清楚「主語」、
「賓語」分別所指的對象,便不難理
解文意。雖然不解詞意,也可能推敲
出文句大意,但頗費時,且有判斷錯誤
的可能。所以再次提醒學生:平時多記
文言文常出現的字詞,能記多少詞義就
記多少。至於如何學得閱讀文言文的能
力,請參考《試在畢得》更多相關作
法。
5.多從測驗題訓練線索判讀力。「複雜的事情
簡單做,你就是專家!」若是認為「畫記線
索」這件事複雜、麻煩,而不去做,那麼學
生不會養成習慣,遇到試題,只碰運氣。運
氣好,看得懂題目,能寫對答案,而看不懂
題目,也可能「猜」對答案;運氣不好,結
果只有一個:寫錯答案。「畫記線索」可以使
學生專注於題目(這也是培養專注力的一種方
法)。熟能生巧,習慣(畫記線索)成自然,
遇到複雜的題目,不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它麻
煩,更不會打退堂鼓(放棄它),那麼作答這
件事,就一點也不複雜了。以上是我對「複雜
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這句話的新詮
釋。
6.一張試卷中,畫記線索的原則是「先求有,再
求好」。請參考附件2〈如何兼顧作答的速度與準確度〉
(其中第一點是就教育會考前二十天,
已熟練平時訓練方式的學生而言。
教師如欲寫給第一次參加模擬考的學生,請參考附件3)
學生每練習一張評量卷,必須提醒
自己:
(1)一題都不能錯:每年考生同分者不可勝
數,多錯一題就掉了一個志願。
(2)在限定時間內,先完成整張試卷,再檢查
兩次。第一次作答過程,藉由畫記,使自己
更能專注閱讀試題。當下能決定關鍵詞(呼應
題幹者,可連線或畫線、畫圈;證明敘述有
誤者,則將該處打「X」),更好;若憑語感
即知者,或者無從判斷者,可不作記號。
整張試卷完成第一次作答後,開始第一次檢
查。檢查過程,藉由第一次作答的畫記思考
是否判斷無誤,並以第一次作答較無信心
的題目優先。整張試卷檢查完一遍,開始的
二次檢查時,思考原先畫記的線索之外,
是否有其他線索被自己忽略,又或者當初
判斷錯誤。然時間是催人魔,沒把握有充
裕時間檢查者,則在第一次作答即專注精
神。因此,邊閱讀試題,邊畫記自認為的
重點(特別是閱讀測驗,多畫不會怎樣)。
待閱讀四個選項時,能找到選項證明與題幹
相合或不合處,則與連線。
7. 平日撥出時間閱讀經典名句(尤其是文言
文),也多閱讀知識性的閱讀測驗(文
章)。前者常是國文老師喜歡入題,後者以
補自己因國三壓力而變得閱讀貧乏。
關於我更多教學內容與學習心得
請見以下部落格:
1.《試在畢得》
2.《畢老師寫作裁縫室》
3.《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附件1 國三暑期輔導第一週至第三週國文要事
附件2 如何兼顧作答的速度與準確度
再次強調: (其中第一點是就教育會考前二十天,已熟練平時訓練方式的學生而言)
所以請即日起訓練線索判讀能力較妥當
附件3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國中教育會考後課程計畫請見教學設計
2020/4/6
評量,應該以素養導向為主,以傳統試題為輔,亦即透過素養導向的試題,訓練學生靈活的思辨力;藉由傳統以記憶為主的試題,奠定學生良好的知識基礎,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先備知識,閱讀也才能快速、有效。畢竟學生要面對的考試(尤其大考),必須同時具備作答「速度」與「準確度」,方可能得到理想成果。速度與準確度,自然與他們的先備知識脫離不了關係。讓「評量」跟「學習」一樣重要,在評量試題的設計或篩選,應該以「可能用得到的知識」,以及「必須具備的能力」為試卷內容,如此,學生與家長將更能了解平時測驗(即評量)的重要。
完整內容請見
附上第七週至第十二週國文要事
★預計每週第八節進行寫作說理能力訓練
★第二次段考測驗範圍:第一冊至第六冊(含第六冊白話文的應用練習與習作)
第七週
4/9(四)檢討第一次段考試題
4/10(五) 測驗第三冊至第四冊並檢討
第八週
4/13(一) 測驗一~四冊並檢討
4/14(二) 測驗第五冊並檢討
4/15(三) 測驗一~五冊並檢討
4/16(四) 測驗 一~六冊並檢討
4/17(五)第九週
4/20(一) 測驗一~六冊並檢討
4/21(二) 測驗一~六冊並檢討
4/22(三) 測驗一~六冊並檢討
4/23(四) 測驗一~六冊並檢討
4/24(五) 測驗 一~六冊並檢討
第十週
4/27(一)
4/28(二) 4/29(三)第四次模擬教育會考
4/30(四) 練習 一~六冊測驗題
5/1(五) 練習一~六冊測驗題
第十一週
5/4(一) 複習一~六冊
5/5(二) 複習一~六冊
5/6(三) 複習一~六冊
5/7(四) 複習一~六冊
5/8(五)第十二週
5/11(一) 複習一~六冊
5/12(二) 複習一~六冊
5/13(三) 複習一~六冊
5/14(四) 複習一~六冊
5/15(五) 複習一~六冊
5/16(六) 5/17(日)國中教育會考
2020/2/20
評量,應該以素養導向為主,以傳統試題為輔,亦即透過素養導向的試題,訓練學生靈活的思辨力;藉由傳統以記憶為主的試題,奠定學生良好的知識基礎,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先備知識,閱讀也才能快速、有效。畢竟學生要面對的考試(尤其大考),必須同時具備作答「速度」與「準確度」,方可能得到理想成果。速度與準確度,自然與他們的先備知識脫離不了關係。讓「評量」跟「學習」一樣重要,在評量試題的設計或篩選,應該以「可能用得到的知識」,以及「必須具備的能力」為試卷內容,如此,學生與家長將更能了解平時測驗(即評量)的重要。
完整內容請見
附上第一週至第六週國文要事
我的教學理念決定我的教學節奏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教育部調整開學時程行事曆修正
第一週至第六週國文要事
★每週第八節進行寫作說理能力訓練
★第一次段考測驗範圍:第六冊一、三、五、七等文言文暨複習講義第五冊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延後開學,已請同學依照各領域規劃內容在家自主學習。國三學生國文科應該完成第三課單元
第一週
2/25(二)第六冊第一課
2/26(三)模模考第一冊~第五冊
2/27(四)檢討第一冊~第五冊模模考
2/28(五)和平紀念日放假
第二週
※第八節複習模擬考範圍
3/2(一)測驗第五冊並檢討
3/3(二)~3/4(三)國三第三次模擬教育會考
3/5(四)檢討模擬考
3/6(五)測驗第六冊第一課並檢討
第三週
※第八節完成第三課
3/9(一)進入第六冊第三課
3/10(二)第一次測驗第六冊第三課
3/11(三) 檢討第六冊第三課試卷並進入第五課
3/12(四) 繼續第六冊第五課
3/13(五)第一次測驗第六冊第五課
第四週
3/16(一) 檢討第六冊第五課試卷並進入第七課
3/17(二) 繼續第六冊第七課並檢討複習講義第五冊
3/18(三) 第一次測驗第六冊第七課並檢討
3/19(四) 測驗三上課程(上)並檢討
3/20(五) 測驗三上課程(下) 並檢討
第五週
3/23(一) 測驗三上課程(全) 並檢討
3/24(二) 測驗教育會考考古題並檢討
3/25(三) 第二次測驗第六冊第三課並檢討
3/26(四) 第二次測驗第六冊第五課並檢討
3/27(五) 測驗教育會考考古題並檢討
第六週
3/30(一)測驗第五冊複習講義並檢討
3/31(二)複習第一次段考範圍
4/1(三) 複習第一次段考範圍
4/2(四)~4/5(日)兒童節、民族掃墓節連假
第七週
4/6(一)~4/8(三)第一次定期評量
2019/12/2
我的教學理念決定我的教學節奏
第十五週至第二十一週國文要事更新版
紅字是修正後
第十五週
12/2(一)繼續重點課重點課〈與宋元思書〉/檢討〈與宋元思書〉應用練習與習作
12/3(二)測驗〈與宋元思書〉
12/4(三)檢討〈與宋元思書〉試卷
12/5(四)寫作大綱訓練
12/6(五)複習複習講義P194~208── 二下課程(上)
第十六週
12/9(一)測驗複習講義P194~208── 二下課程(上)/ 進入重點課〈寄弟墨書〉
12/10(二) 檢討〈寄弟墨書〉應用練習與習作
12/11(三) 測驗〈寄弟墨書〉
12/12(四) 檢討〈寄弟墨書〉試卷
12/13(五) 寫作大綱訓練(先檢討上週寫作大綱)
第十七週
12/16(一) 複習複習講義P212~230── 二下課程(中)/
測驗複習卷第13回── 二下課程(上) ,並檢討
12/17(二)測驗複習講義P212~230── 二下課程(中)並檢討上週寫作大綱
12/18(三) 複習複習講義P233~246── 二下課程(下)
12/19(四)測驗複習講義P233~2246── 二下課程(下)
12/20(五) 測驗複習卷第14回── 二下課程(中) ,並檢討
12/21(六)補課(1/17星期五學校作為學測考場)測驗複習卷第15回──
二下課程(下) ,並檢討
第十八週
12/23(一)測驗複習卷第16回──二下課程總複習,並檢討
12/24(二)測驗模模考1~4冊/檢討模模考1~4冊
12/25(三)複習1~4冊
12/26(四)國三第二次模擬考 12/27(五) 國三第二次模擬考
第十九週
12/30(一)檢討模擬考試卷/寫作大綱訓練
12/31(二)進入〈豬血糕〉,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
1/1(三)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放假一天)
1/2(四) 測驗〈豬血糕〉,並檢討試卷,繼而檢討前次寫作大綱
1/3(五) 進入〈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
1/4(六)補課(1/20星期一)為因應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時程,補行上課1日
繼續〈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
第二十週
1/6(一)測驗〈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並檢討試卷/寫作大綱訓練
1/7(二)測驗複習講義第三次段考範圍/檢討寫作大綱
1/8(三)檢討複習考試卷
1/9(四) 複習第三次段考範圍
1/10(五)複習 第三次段考範圍
第二十一週
1/13(一)複習第三次段考範圍 1/14(二)~1/16(四)第三次段考(定期評量)
2019/10/24
我的教學理念決定我的教學節奏
第十週至第二十一週國文要事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第十週
10/29(二)複習1~3冊模擬考範圍
10/30(三)國三複習考(模擬考)1~3冊
10/31(四) 國三複習考(模擬考)1~3冊
11/1(五)檢討模擬考試卷
第十一週
11/4(一)進入重點課〈習慣說〉,並檢查課堂筆記
11/5(二)討論〈習慣說〉應用練習與習作,並檢查課堂筆記
11/6(三)~11/8(五)畢業旅行
第十二週
11/11(一)測驗第七課〈習慣說〉並檢討。檢查課堂筆記
11/12(二)測驗第六課〈大明湖〉並檢討。檢查課堂筆記
11/13(三)測驗第八課並檢討。檢查課堂筆記
11/14(四)測驗第五課至第八課並檢討。檢查課堂筆記
11/15(五)複習複習講義P137~146── 二上課程(上)
第十三週
11/18(一)測驗複習講義P137~146 ── 二上課程(上)
11/19(二)複習複習講義P155~164── 二上課程(中)
11/20(三)測驗複習講義P155~164── 二上課程(中)
11/21(四)複習複習講義P172~183── 二上課程(下)
11/22(五)測驗複習講義P172~183── 二上課程(下)
第十四週
11/25(一)複習第二次段考範圍
11/26(二)~11/28(四)第二次段考(定期評量)
11/29(五)檢討段考試卷,並進入重點課〈與宋元思書〉
第十五週
12/2(一)繼續重點課〈與宋元思書〉
12/3(二)檢討〈與宋元思書〉應用練習與習作
12/4(三)測驗〈與宋元思書〉
12/5(四)檢討〈與宋元思書〉試卷
12/6(五)複習複習講義P194~208── 二下課程(上)
第十六週
12/9(一)測驗複習講義P194~208── 二下課程(上)
12/10(二)進入重點課〈寄弟墨書〉
12/11(三)檢討〈寄弟墨書〉應用練習與習作
12/12(四)測驗〈寄弟墨書〉
12/13(五) 檢討〈寄弟墨書〉試卷
第十七週
12/16(一) 複習複習講義P212~230── 二下課程(中)
12/17(二)測驗複習講義P212~230── 二下課程(中)
12/18(三) 複習複習講義P233~246── 二下課程(下)
12/19(四)測驗複習講義P233~2246── 二下課程(下)
12/20(五)測驗複習卷第13回── 二下課程(上) ,並檢討
第十八週
12/23(一) 測驗複習卷第14回── 二下課程(中) ,並檢討
12/24(二) 測驗複習卷第15回── 二下課程(下) ,並檢討
12/25(三) 測驗複習卷第16回──二下課程總複習,並檢討
12/26(四)國三第二次模擬考
12/27(五) 國三第二次模擬考
第十九週
12/30(一)檢討模擬考試卷
12/31(二)進入〈豬血糕〉,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
1/1(三)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放假一天)
1/2(四) 測驗〈豬血糕〉,並檢討試卷
1/3(五) 進入〈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並檢討應用練習與習作
第二十週
1/6(一)測驗〈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並檢討試卷
1/7(二)測驗複習講義第三次段考範圍
1/8(三)檢討複習考試卷
1/9(四) 複習第三次段考範圍
1/10(五)複習 第三次段考範圍
第二十一週
1/13(一)複習第三次段考範圍
1/14(二)~1/16(四)第三次段考(定期評量)
2019/10/8
國文科第二次段考範圍所占比例與注意事項
一、課本(含應用練習)、習作→60%
二、複習講義、複習卷→30%
三、指定教材以外(文言文閱讀理解測驗)→10%
●注意事項
複習講義【主題單元】與【測驗題之理解題】:前者,務必熟記(建議配合題目,以理解方式輔佐記憶);後者,請務必「徹底理解」題幹與個選項的意義(熟記其中對自己而言的生難詞意,更有助於理解)。雖然段考試題有幾題是將原試題作了修改,但基於以上學習原則,必無礙於作答;反之,不求甚解者,將因不知變通而錯失分數。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
前四週不及刊登
第五週至第十週國文要事
(若當日不及預定進度,則於隔日繼續)
紅字為修正進度(因含第八節輔導課之故)
第五週
9/23(一)測驗【一下課程(下)】,並進入第五冊第四課
9/24(二)討論第五冊第四課習作後,進入語文常識(對聯),並檢查課堂筆記
9/25(三)測驗複習卷【二上課程(上)】
9/26(四)檢討複習卷【二上課程(上)】及語文常識習作
9/27(五) 測驗第四課(含語文常識)
第六週
9/30(一)檢討第四課(含語文常識──對聯),且於課後檢查課堂筆記
10/1(二) 上午測驗複習卷【二上課程(中)】,下午檢討試卷並檢查課堂筆記
10/2(三)複習第一次段考
10/3(四) 複習第一次段考
104/(五) 複習第一次段考
第七週
10/7(一)~10/9(三)第一次段考
10/10(四)~10/13(日)國慶連假
第八週
10/14(一)檢討第一次段考試卷,進入重點課〈良馬對〉,並檢查課堂筆記
10/15(二)繼續〈良馬對〉,討論〈良馬對〉應用練習與習作,並檢查課堂筆記
10/16(三) 測驗〈良馬對〉大卷
10/17(四) 檢討〈良馬對〉大卷,並檢查課堂筆記
10/18(五) 測驗複習卷【二上課程(下)】
第九週
10/21(一) 檢討複習卷【二上課程(下)】試卷
10/22(二) 進入重點課〈大明湖〉,並檢查課堂筆記
10/23(三)測驗題本【1~3冊】
10/24(四)檢討題本【1~3冊】,並檢查課堂筆記
10/25(五)校慶運動會
10/26(六)園遊會
第十週
10/28(一) 校慶補假
10/29(二) 複習1~3冊模擬考(臺中市複習考)範圍
10/30(三)國三複習考1~3冊
10/31(四)國三複習考1~3冊,並檢討
11/1(五)11/1(五)檢討模擬考試卷
107學年度
國文科課程
授課教師:畢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