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第一學期國文課班規與學期成績計算原則
班規:
1.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
2. 義:正正當當的行為(當:ㄉㄤˋ)
3. 廉:清清白白的辨別
4. 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學期成績計算原則
平時成績占50%,三次段考成績共占50%。平時成績,除了小考成績,還包含前述所說的學習態度,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學生必須知道:求學階段,品德與知識同樣重要,況且國文科有許多課文與品德教育相關,如果能在生活上展現那些好品德,也等於不辜負國文科所學,那麼老師該給學生的肯定(加分),當然也會在分數上呈現。
哪些因素影響成績
如果問我最喜歡什麼樣的學生,我會說「講誠信」的學生。例如:學習認真、待人誠懇有禮貌,腳踏實地、光明磊落——這樣的人,你和我難道不會喜歡他?想要別人尊重你,你必須先懂得「行事不隨便」(別人自然對你有分寸,不敢對你隨便);想要進一步贏得別人對你的尊敬,那麼你就要做到「誠」與「信」。「講誠信」的學生,必然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或錯誤,必然勇敢突破自己的學習障礙,也必然為自己贏得更好的人生。
畢老師的叮嚀
洪蘭教授說:「主動學習,神經才會連結,被動學習則不會。主動學習,會改變神經的連結。」她還引用亞里斯多德說的:「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習慣。」並特別強調「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習慣,會決定你的升遷。」親愛的孩子!雖然說人有無限可能,但是懶於思考、懶於改變、懶於超越自己過去的人,就絕不可能提升程度,更不可能變得卓越。
親愛的孩子!過去的你,我不認識;如今,我是你的國文老師,除了有義務教導你,更有我特別珍惜的師生情緣——使我想提攜你。因此,請相信我說的:學得多少,程度就有多少,無論是知識或品格上的學習態度,都決定我們是什麼程度的人。最後,在我們的國文課開始之前,請先感恩:如果沒有國小老師勞心勞力為你紮根,國中老師我恐怕得費更多時間與體力從頭教起。希望你感恩過去之餘,還希望你相信我。勤能補拙、熟能生巧!相信我,今天開始,你將更好!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線上課程注意別被視為「不專心」!
不專心上課,必大大影響學期成績!
凡被我指名回答,卻未在我喊出名字時立即回答(或輸入文字)「有!」者,老師合理懷疑未專心聽課!
線上課程注意別被記曠課!
我拋出問題後,同學即可開始搶答。15秒 內,如果無人反應,我就指名回答。點到名者,先喊(或輸入文字)「有!」,好讓老師相信你應該有在電腦前上課,否則視同曠課。一旦被記曠課,沒有補救餘地。
喊完(或輸入文字)「有!」之後,如果已知答案就【利用麥克風】,或者【輸入文字】回答。倘若還沒找到答案,也要回話 (好讓老師相信你仍在電腦前上課)。可以告訴我說:「還沒找到答案」或者「整理中」,又或者「思考中」。不過,像以上那樣的回答,至多只能令老師相信你這堂課有在聽,不能相信你有認真學習,甚至還會認為你不認真,因為題目已經事先給各位,按理,認真的學生應該及早準備好答案。
2021/9/6正式實施
(開學第一週為適應週)
110學年第一學期班規與授課規定
班規與授課規定
班規:學習專注、待人接物有禮貌
授課規定(本學期國文課獎懲制度):每次檢查自學筆記或課堂規定的筆記,以加扣分登記。一週若有三次學習態度被扣分,則由國文老師與導師先生討論,再決定處分方式。
學期成績計算原則
平時成績占50%,三次段考成績共占50%。平時成績,除了小考成績,還包含前述所說的學習態度,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學生必須知道:求學階段,品德與知識同樣重要,況且國文科有許多課文與品德教育相關,如果能在生活上展現那些好品德,也等於不辜負所學,那麼老師該給學生的肯定,當然也會在分數上呈現。
哪些因素影響成績
如果問我最喜歡什麼樣的學生,我會說「講誠信」的學生。例如:學習認真、待人誠懇有禮貌,腳踏實地、光明磊落——這樣的人,你和我難道不會喜歡他?想要別人尊重你,你必須先懂得「行事不隨便」(別人自然對你有分寸,不敢對你隨便);想要進一步贏得別人對你的尊敬,那麼你就要做到「誠」與「信」。「講誠信」的學生,必然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或錯誤,必然勇敢突破自己的學習障礙,也必然為自己贏得更好的人生。
畢老師的叮嚀
洪蘭教授說:「主動學習,神經才會連結,被動學習則不會。主動學習,會改變神經的連結。」她還引用亞里斯多德說的:「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習慣。」並特別強調「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習慣,會決定你的升遷。」親愛的孩子!雖然說人有無限可能,但是懶於思考、懶於改變、懶於超越自己過去的人,就絕不可能提升程度,更不可能變得卓越。
親愛的孩子!過去的你,我不認識;如今,我是你的國文老師,除了有義務教導你,更有我特別珍惜的師生情緣——使我想提攜你。因此,請相信我說的:學得多少,程度就有多少,無論是知識或品格上的學習態度,都決定我們是什麼程度的人。最後,在我們的國文課開始之前,請先感恩:如果沒有國小老師勞心勞力為你紮根,國中老師我恐怕得費更多時間與體力從頭教起。希望你感恩過去之餘,還希望你相信我。勤能補拙、熟能生巧!相信我,今天開始,你將更好!
國一國文教學理念與學習指導/畢仙蓉老師
一、 知識很重要
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綱:課綱。全名叫做課程綱要。素養是什麼?臺灣師範大學李清筠教授說:「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應用,很重要;方法,不可少。欲使方法發揮效用,使應用更確實,前提是有相關知識。若說「方法」與「應用」是「0」,知識即是「1」。無論多少「0」,都需依附「1」,「0」的存在才有價值。
二、 知識,除了課本,還有課本以外。
別誤會課本內的都不重要,重要與不重要,往往在於老師的專業判斷與教學經驗,還有其教學能力。也就是說,老師認為某課頗重要,即應該以其教學能力展現那課的重要性,使學生「有感」。至於認為不重要的課文,應該提供其他閱讀篇章,以確實增加學生知識與能力(作答或生活應用)。當然,老師必須對自己的判斷負責。
三、 白話文怎麼讀? 依序:
1.著重形音義理解與辨識(例如字音記法,請見畢氏字音記法/畢仙蓉老師)。
2.著重文意領會。
3.著重知識運用。
雖然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但課本有許多語文知識是素養的由來,就像一棟堅固的建築,地基一定要打得深。
四、 文言文怎麼讀?
多記文言文常出現的字詞。詞義記得愈多,日後更容易快速讀懂文言文。雖然不解詞意,也可能推敲出文句大意,但頗費時,且有判斷錯誤的可能。如何學得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請參考《試在畢得》更多相關作法。
五、 多從測驗題訓練線索判讀力。
若是認為「畫記線索」這件事複雜、麻煩,而不去做,那麼學生不會養成習慣,遇到試題,只碰運氣。運氣好,看得懂題目,能寫對答案,而看不懂題目,也可能「猜」對答案;運氣不好,結果只有一個:寫錯答案。「畫記線索」可以使學生專注於題目(這也是培養專注力的一種方法)。熟能生巧,習慣(畫記線索)成自然,遇到複雜的題目,不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它麻煩,更不會打退堂鼓(放棄它)。
請試閱讀藉一試題知解題心法與過程/畢仙蓉老師以及所附聯結:
補充:
一張試卷中,畫記線索的原則是「先求有,再求好」。學生每練習一張評
量卷,必須提醒自己:
1.一題都不能錯:每年考生同分者不可勝數,多錯一題就掉了一個志願。
請見為何無論什麼程度都要堅守「一題都不能錯」的信念/畢仙蓉老師
2.在限定時間內,先完成整張試卷,再檢查兩次。第一次作答過程,藉由畫記,
使自己更能專注閱讀試題。當下能決定關鍵詞(呼應題幹者,可連線或畫線、畫
圈;證明敘述有誤者,則將該處打「X」),更好;若憑語感即知者,或者無從判
斷者,可不作記號。整張試卷完成第一次作答後,開始第一次檢查。檢查過程,
藉由第一次作答的畫記思考是否判斷無誤,並以第一次作答較無信心的題目優
先。整張試卷檢查完一遍,開始的二次檢查時,思考原先畫記的線索之外,是
否有其他線索被自己忽略,又或者當初判斷錯誤。然時間是催人魔,沒把握有
充裕時間檢查者,則在第一次作答即專注精神。因此,邊閱讀試題,邊畫記自
認為的重點(特別是閱讀測驗,多畫不會怎樣)。待閱讀四個選項時,能找到選項
證明與題幹相合或不合處,則與連線。
請繼續閱讀如何兼顧作答的速度與準確度/畢仙蓉老師→雖然當初是寫給國三生,但國一新生可效法其中迅速
並準確作答的方法。
六、 平日多閱讀
閱讀能力來自大量的閱讀,以及長期的思辨能力訓練。也撥出時間閱讀經典名句(尤其是文言文,國文老師們喜歡入題)。
國文科課程 參考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授課教師:畢仙蓉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0/8/31開學日始實施
109學年第一學期班規與授課規定
國三國文教學理念與作法/畢仙蓉老師
人生每個階段都該賦予自己屬於那個階段應有的任務,且作法必須視現實需要而調整。身為國三生,該如何準備國文?說明之前,先強調本學期國文課獎懲制度:一週若有三次學習態度被扣分,則由國文老師與導師先生討論,再決定處分方式。每次檢查自學筆記或課堂筆記,以加扣分登記。
108課剛上路,教育會考題型當然必須同步。
以下內容改寫自同名拙作。主要強調這學期教學重心。如欲見原作,請見《試在畢得》同名篇目。
素養是什麼?「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應用,很重要;方法,不可少。欲使方法發揮效用,使應用更確實,前提是有相關知識。若說「方法」與「應用」是「0」,知識即是「1」。無論多少「0」,都需依附「1」,「0」的存在才有價值。然知識的取捨,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老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僅是「協助提供」者。 ──畢仙蓉
一、切記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綱:課綱。全名叫做課程綱要。素養是什麼?臺灣師範大學李清筠教授說:「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那麼,老師要在課文裡鑽什麼?
二、知識,課本以外的更多。這是事實,無須否認,但也別誤會課本內的都不重要。重要與不重要,往往在於老師的專業判斷與教學經驗,還有其教學能力。也就是說,老師認為某課頗重要,即應該以其教學能力展現那課的重要性,使學生「有感」。至於認為不重要的課文,應該提供其他閱讀篇章,以確實增加學生知識與能力(作答或生活應用)。當然,老師必須對自己的判斷負責。
三、白話文怎麼讀? 1.著重文意領會。2.著重知識運用。再次提醒: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
四、文言文怎麼讀?多記文言文常出現的字詞,能記多少詞義就記多少。並提醒自己:雖然不解詞意,也可能推敲出文句大意,但頗費時,且有判斷錯誤的可能。如何學得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請參考《試在畢得》更多相關作法。
五、多從測驗題訓練線索判讀力。「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若是認為「畫記線索」這件事複雜、麻煩,而不去做,那麼學生不會養成習慣,遇到試題,只碰運氣。運氣好,看得懂題目,能寫對答案,而看不懂題目,也可能「猜」對答案;運氣不好,結果只有一個:寫錯答案。「畫記線索」可以使學生專注於題目(這也是培養專注力的一種方法)。熟能生巧,習慣(畫記線索)成自然,遇到複雜的題目,不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它麻煩,更不會打退堂鼓(放棄它),那麼作答這件事,就一點也不複雜了。以上是我對「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這句話的新詮釋。
補充:一張試卷中,畫記線索的原則是「先求有,再求好」。學生每練習一張評量卷,必須提醒自己:
1. 一題都不能錯:每年考生同分者不可勝數,多錯一題就掉了一個志願。
2. 在限定時間內,先完成整張試卷,再檢查兩次。第一次作答過程,藉由畫記,使自己更能專注閱讀試題。當下能決定關鍵詞(呼應題幹者,可連線或畫線、畫圈;證明敘述有誤者,則將該處打「X」),更好;若憑語感即知者,或者無從判斷者,可不作記號。整張試卷完成第一次作答後,開始第一次檢查。檢查過程,藉由第一次作答的畫記思考是否判斷無誤,並以第一次作答較無信心的題目優先。整張試卷檢查完一遍,開始的二次檢查時,思考原先畫記的線索之外,是否有其他線索被自己忽略,又或者當初判斷錯誤。然時間是催人魔,沒把握有充裕時間檢查者,則在第一次作答即專注精神。因此,邊閱讀試題,邊畫記自認為的重點(特別是閱讀測驗,多畫不會怎樣)。待閱讀四個選項時,能找到選項證明與題幹相合或不合處,則與連線。
七、 平日撥出時間閱讀經典名句(尤其是文言文),也多閱讀知識性的閱讀測驗(文章)。前者常是國文老師喜歡入題,後者以補自己因國三壓力而變得閱讀貧乏。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107學年第一學期
十二萬分感謝家長再次撥冗閱讀!這篇是我教學的原則與方向。此外,補充:我不會請孩子將考卷或作業拿給家長簽名,但請家長盡可能關心孩子每週的課堂表現與小考成績。進度若是正常的情況下,每週會有兩張大張試卷,至少十題理解題,並有孩子與同儕討論的解題卷,另外還有一小篇短文(段考當週暫停,因須批改段考長篇作文)。課本與習作的筆記情形,多少可看出孩子的上課專心度,也請您撥冗了解(若見粗的紅筆畫記或筆跡,是由我幫孩子寫上的。什麼原因,相信孩子會誠實告訴您,您應該也會推敲得出。如欲詳細了解,可來涵:bcrtw@mail3.hwsh.tc.edu.tw)。由於我想多教給孩子知識與能力,因此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在課堂測驗他們解釋背得如何,但每次段考前,至少會有一次這方面的測驗,也當作是段考前的複習。為了不使孩子臨時抱佛腳,有勞您督促孩子自己背誦,而我會事先在每堂課講解,甚至教他們背誦的技巧。若想多了解我在國文教學上的用心,請見《試在畢得》,多篇作品(含實作)曾發表於目前已有九千多名教師加入的國文社團。
107學年第二學期
敬愛的家長:
您好!這學期先讓您知道敝人於貴子弟班級國文科教學的一獎懲作法:
依照校規,作業屢次不認真,教師可記以警告。
我在國文教學用心的情況,相信您過去一學期若是關心孩子的筆記,必然得知。之所以那麼費心與費時批閱,無非不是希望貴子弟能夠學到更多重要的國文知識──對考試而言更是重要。
為了使貴子弟能珍惜與善用我製作的講義(含每課測驗的解析卷),必要求其認真畫記與記錄。記錄的同時,一來可練習寫字,一來等於自學訓練或課後複習。由於我任教三個班級,有超過一百位學生,每次批改,總能見到許多認真的筆記。倘若貴子弟筆記出現不認真的情況,不免使我擔憂:我僅是檢查有關教育會考可能出現的題目之筆記情形,這相較於浩瀚的文學知識,僅是九牛一毛,若連這都不在意,如何面對未來高中職的學習?
於是決定:縱使貴子弟在您與導師的教育下,再如何彬彬有禮,都不證明其學習精神值得肯定。唯有呈現筆記的事實,才能證明國文科學習的精神。這學期凡每週被我登記達三次「扣分」情形者,若無可同情的理由,將予以校規處分。盼家長您體諒並支持我這樣的作法。另補充:這學期每次段考前,會有兩次平時作文(篇幅與評分標準同段考與教育會考),然第三次段考前,由於必須多花時間整理每位學生整學期的表現紀錄,並斟酌給予哪些評語──這些需花費不少時間,致使無暇批改作文,因此這段時間不進行平時寫作訓練(一學期含三次作文段考,總記七篇作文,但第三次段考作文,甫測驗完畢即放暑假,因而作品貼至下學期作文簿)。談至作文,懇請家長撥冗叮嚀孩子閱讀《畢老師寫作裁縫室》,內有自2014年開始編輯的寫作指導,相信對貴子弟作文考試頗有助益。十二萬分感激!敬祝
闔家平安
貴子弟國文老師 畢仙蓉 謹上 108/2/19
108學年第一學期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國三國文教學理念與作法/畢仙蓉老師
人生每個階段都該賦予自己屬於那個階段應有的任務,且作法必須視現實需要而調整。身為國三生,該如何準備國文?說明之前,先強調本學期國文課獎懲制度,同107學年第二學期:一週若有三次學習態度被扣分,則記警告。每次檢查自學筆記或課堂筆記,以加扣分登記。
108課剛上路,教育會考題型當然必須同步。
以下內容改寫自同名拙作。主要強調這學期教學重心。如欲見原作,請見《試在畢得》同名篇目。
素養是什麼?「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應用,很重要;方法,不可少。欲使方法發揮效用,使應用更確實,前提是有相關知識。若說「方法」與「應用」是「0」,知識即是「1」。無論多少「0」,都需依附「1」,「0」的存在才有價值。然知識的取捨,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老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僅是「協助提供」者。 ──畢仙蓉
一、切記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綱:課綱。全名叫做課程綱要。素養是什
麼?臺灣師範大學李清筠教授說:「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那麼,老師要在課文裡鑽什麼?
二、知識,課本以外的更多。這是事實,無須否認,但也別誤會課本內的都不重要。重要與不重要,往往在於老師的專業判斷與教學經驗,還有其教學能力。也就是說,老師認為某課頗重要,即應
該以其教學能力展現那課的重要性,使學生「有感」。至於認為不重要的課文,應該提供其他閱
讀篇章,以確實增加學生知識與能力(作答或生活應用)。當然,老師必須對自己的判斷負責。
三、白話文怎麼讀? 1.著重文意領會。2.著重知識運用。再次提醒: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
四、文言文怎麼讀?多記文言文常出現的字詞,能記多少詞義就記多少。並提醒自己:雖然不解詞意,也可能推敲出文句大意,但頗費時,且有判斷錯誤的可能。如何學得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請參考
《試在畢得》更多相關作法。
五、多從測驗題訓練線索判讀力。「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若是認為「畫記線索」這
件事複雜、麻煩,而不去做,那麼學生不會養成習慣,遇到試題,只碰運氣。運氣好,看得懂題目,
能寫對答案,而看不懂題目,也可能「猜」對答案;運氣不好,結果只有一個:寫錯答案。「畫
記線索」可以使學生專注於題目(這也是培養專注力的一種方法)。熟能生巧,習慣(畫記線索)
成自然,遇到複雜的題目,不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它麻煩,更不會打退堂鼓(放棄它),那麼作答
這件事,就一點也不複雜了。以上是我對「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這句話的新詮釋。
補充:一張試卷中,畫記線索的原則是「先求有,再求好」。學生每練習一張評量卷,必須提醒自己:
1. 一題都不能錯:每年考生同分者不可勝數,多錯一題就掉了一個志願。
2. 在限定時間內,先完成整張試卷,再檢查兩次。第一次作答過程,藉由畫記,使自己更能專注閱讀試題。當下能決定關鍵詞(呼應題幹者,可連線或畫線、畫圈;證明敘述有誤者,則將該處打「X」),更好;若憑語感即知者,或者無從判斷者,可不作記號。整張試卷完成第一次作答後,開始第一次檢查。檢查過程,藉由第一次作答的畫記思考是否判斷無誤,並以第一次作答較無信心的題目優先。整張試卷檢查完一遍,開始的二次檢查時,思考原先畫記的線索之外,是否有其他線索被自己忽略,又或者當初判斷錯誤。然時間是催人魔,沒把握有充裕時間檢查者,則在第一次作答即專注精神。因此,邊閱讀試題,邊畫記自認為的重點(特別是閱讀測驗,多畫不會怎樣)。待閱讀四個選項時,能找到選項證明與題幹相合或不合處,則與連線。
六、 平日撥出時間閱讀經典名句(尤其是文言文),也多閱讀知識性的閱讀測驗(文章)。前者常是國文老師喜歡入題,後者以補自己因國三壓力而變得閱讀貧乏。
更多教學內容與學習心得
請見以下部落格:
1.《試在畢得》
2.《畢老師寫作裁縫室》
3.《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4.《畢仙蓉FB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