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甲午戰爭與台灣民謠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又稱第一次中日戰爭)是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為甲午戰爭。豐島戰役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清朝政府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中國戰敗,只得向日本求和,簽下《馬關條約》。1895年間,清廷派李鴻章前往日本簽約。

條約指明,中國須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撤出朝鮮半島。割讓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條約又要求中國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慶、蘇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賠款,日本便獲得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

還規定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上述個通商口。日本貨物在中國內地必須免去內地稅。這使日本經濟迅速發展,並由於獲得臺灣殖民地取得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改變了東亞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導致1902年的英日聯盟及1904年的日俄開戰。

台灣民謠~一隻鳥仔哮啾啾

而在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但臺灣人民抵死不從,抗日大火拼在各地燃起,死傷不計其數,抗日義軍門節節敗退,其中諸羅山一役是最悲壯的,義軍成仁遍野,最後終至失守,英勇戰士只好含淚分離,四處離散,每當想起痛失台灣之事,悲從中來,就唱著這首能表達內心感傷的民謠~一隻鳥仔叫啾啾,如同弄破窩的小鳥一般,常常遍啼至三更半夜仍不止,隨時想找人復仇,而歌詞以「覆巢之下無完卵」來暗喻日本的野蠻霸道,活生生見證了殖民歲月中,臺灣人的憤怒和無奈,因此這首歌可以說是臺灣民謠中,最具歷史意義的歌曲。

嘿!嘿!嘿都一隻鳥仔哮啾啾 荷哩

哭到三更一又半暝找無巢 嘿!嘿!

嘿都什麼人啊甲我撞破一個巢 荷哩

乎阮抓著不放伊甘休 荷嘿荷